「观察之家」“五眼联盟”大起底

【五眼联盟】大起底

五眼联盟,又称五国联盟。是指二战后英美多项秘密协议催生的多国监听组织。该机构由美国、英国发起,后来英国人又拉来三位英联邦的“好基友”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的情报机构后组成。其英文名 Five Eyes,简称 FVEY。这五个国家组成的情报间谍联盟内部实现互联互通情报信息,监听和刺探得到的数据数据在这些国家的政府部门和公司企业之间共享。

“五眼联盟”,主要目的是在成员国之间分享信号情报。并不断背离其初衷,在5国之间形成特殊的军事贸易情报交流“朋友圈”,开始沦为美国对外军售军情的工具。

“五眼联盟”的来源

二战初期,通信情报合作在盟军之间几乎不存在。为了改变这种单打独斗的局面,英、美两国于1941年3月达成协议,考虑正式建立情报合作关系。“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最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是破解日本海军的通信密码。为此,美国军事情报局于1943年4月派人前往英国布莱彻庄园,向英国密码人员学习德国“超级”密码的破解经验和技术。一个月后,双方签订协议,建立情报共享和人员交流机制,以共同应对日本、德国海军的威胁。

战争结束后,英、美双方决定将合作延续下去。1946年3月5日,为了共同对抗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英美两国签订的“英美防卫协定”(UKUSA Agreement),确定共同搜集、分享苏联以及其他“华约”国家有关的通信情报,开启了两国的“铁杆盟友”之路。

英国政府通讯总部和美国国家安全局联合操作,将这一系统以英美两国的国名缩写定名”优库萨”(UKUSA),其高度机密的代号是“梯队”。为了增加讨价还价的分量,英国于1948年开始拉来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参会。最终,为英国站脚助威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3个英联邦国家都被吸纳进英、美情报协定,“五眼”情报联盟正式成立。

「观察之家」“五眼联盟”大起底

运转神秘而神迷

每份联盟情报不仅标有秘密等级,还标明了哪个国家具备阅读权限。比如,一份新西兰情报机构才能阅读的情报上会盖上“绝密——仅限新西兰眼睛”的红色印戳:而一份五国都能阅读的情报则会标上“秘密——澳、加、新、英、美眼睛均可”的字样。在这里,“眼睛”就是国家的代名词。一来二去,五国情报人员开始在私下交流时使用“五眼”这个简洁的名字,而不是又长又拗口的“澳加新英美情报联盟”。

因为是情报合作,这个联盟一直没有公布于众,甚至到1973年澳大利亚总理戈夫·惠特拉姆才知道该国竟然是这个联盟的成员国。2010年6月,英美两国政府公布协议全文,这也是第一次正式承认了这个情报合作联盟。在冷战时期合作至关重要,英国在北大西洋和北海搜集苏联潜艇并且提供弹道导弹情报,美国通过在英国传统势力范围的一部分地区建立的情报搜集站获得相关资料,特别是在中东地区。

构筑军火贸易壁垒

五眼联盟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即使德国、以色列、土耳其等也不例外。最早对“五眼联盟”成员国购买军工产品的行为进行抱怨的,是以色列宇航工业公司。“五眼联盟”成员国一致决定,英国应该“无竞争购买”波音公司的E-737“楔尾”预警机。本打算参与竞争的瑞典萨博公司很知趣地退出,不过,坚持到最后的以色列公司最终没能敌过“五眼联盟”的“潜规则”。以色列政府一名高级官员对此非常气愤,通过“最新防务”网站表达强烈不满:“对英国来说,不通过真正竞争就决定购买美国产品是天大的错误。我们的产品性价比最高,而且经过了实战检验,没有理由被排除出竞争!”

以色列《国土报》评论称,“五眼联盟”现在就是一个封闭的小团体,在其成员国周围设置各种壁垒,阻止他们购买其他国家的军工产品。“我们发现,向这些国家推销产品时,就像面对一堵墙,很难突破。”

以色列宇航工业公司因“五眼联盟”的干扰未能向英国成功推销产品,并不是孤立事件。2006年韩国购买预警机时,也曾受到“五眼联盟”的影响。该组织一致向韩国推销美国产品,韩国最终决定绕过以色列预警机,花费16亿美元购买4架波音公司的同类产品。一名以色列官员表示:“我们向韩国方面提交了一份非常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但很快明白过来,这根本不是一场公平竞争。”

美国国防情报局前任局长文森特·斯图沃特对“最新防务”网站说,这个20世纪遗留下来的情报联盟近些年的行为,越来越接近一个“排他性军火销售联盟”。“美国政府曾出台一项政策,限制其他国家向定期购买美国军火的老客户售卖防务产品。这项政策在‘五眼联盟’范围内得到了响应和支持。这等同于各成员帮助美国设置军火贸易壁垒,同时推销美国产品。他们的影响力甚至超出‘五眼联盟’的范围。”

污名化伎俩

类似于“白头盔组织”,五眼联盟除监听之外,在“五只眼”情报联盟的间谍行动中,还包括一个名为“网络魔术师”的任务,对对手进行污名化、肆意抹黑。据悉,这五个国家组成的情报联盟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利用社会学原理来操纵网络言论,从而达成他们想要的结果。

具体来说,间谍可能假冒某位网友,在他的博客上发布虚假的日志,或者是发布关于一家公司的负面消息,从而破坏某个商业交易。最终的目的,是“利用网络手段,对网络世界或真实世界造成影响”。

分工合作包打天下

为提高效率,联盟的每个成员都对世界特定地区的进行分工。英国监测欧洲,俄罗斯西部,中东和香港。同时,美国也监听中东,加上中国,俄罗斯,非洲和加勒比地区。澳大利亚则负责南亚,东亚和新西兰的南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加拿大监听俄罗斯和中国以及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尽管存在这种分工,但是相互合作是核心,而最终的情报都分享给每一个成员,互相帮助是这项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在其中的作用非同一般,其实是处在主导地位。

五眼联盟之间远不止促进合作或促进信息共享的原则,而且也是为了避免重复劳动和利用彼此的优势分工协作。

专业知识和地理因素在五眼联盟分工协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每个成员国都根据自己的国家优先级收集某个特定地理区域的情报,但其收集和分析是作为一个整体开展的。例如,澳大利亚的分析师可能对从亚洲收集到的通讯有更好的文化和语言洞察力,因此,即使从位置方面来讲美国能更好地收集这些信息,但澳大利亚是分析信息的更好选择。

2015年,斯诺登就曾爆料新西兰情报机构的监视多达约2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中国、朝鲜、伊朗等,也包括与新西兰关系密切的日本等国家,并将收集到的情报跟美国国家安全局、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的情报机构分享。

「观察之家」“五眼联盟”大起底

英语五国为轴心

五国联盟是一个铁轴,不吸收英语以外的国家,但并不排斥有条件、有层次的对外合作。五眼成员国和友好政府包括但不仅限于北约成员建立双边关系,双方均提供技术支持以便更好地收集和共享信号情报以及最终的产品情报报告。已知的第三方联盟包括情报共享网络“九眼(Nine Eyes)”,包括丹麦、法国、挪威和荷兰。另外还有“十四眼(Fourteen Eyes)”即SSEUR (SIGINT Seniors Europe,欧洲高阶信号情报),即与“九眼”和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典的军事信号交换。

斯诺登公布的一份机密文件显示,新加坡和韩国是五眼联盟在亚洲的伙伴国,协助美国和澳大利亚在亚洲铺设海底通讯电缆。澳大利亚电子间谍机构国防信号局(DSD)与新加坡情报机构展开合作,共同窃听SEA-ME-WE-3电缆。该电缆始于日本,经新加坡、吉布提、埃及苏伊士、直布罗陀海峡通往德国北部,是一条极其重要的国际电信通道,由新加坡国有运营商新加坡电信(SingTel)协助铺设。除新加坡外,韩国成为五眼联盟设在亚洲的另外一个重要信息拦截据点。借由铺设在太平洋港口城市釜山附近海域的海底电缆,“五眼”间谍联盟可获取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的外部通讯信息。

最新动态

《五国联盟2017年部长级会议联合公报》中文全文:

作为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以及美国的内政部长、移民部长与总检察长,我们于2017年6月26日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会议,旨在探讨各国当前所面临之安全挑战以及如何立足这一领域进行积极合作。作为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联盟组织,目前五国联盟间伙伴关系正表现出远超以往任何时候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应对恐怖主义、暴力极端主义、网络攻击与国际不稳定性因素的持续性威胁,同时亦需要保障自身对于民主、人权与法治等共同价值观作出的深远承诺。

当然,这只是一个借口,五眼联盟已经广泛介入军事争霸、贸易战和地缘政治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