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哥德式!一種風格一種華美

什麼是哥特式風格?在風格中我們經常能聽到一個詞,哥特式,那什麼是哥特式風格呢?除了在西方以及影視作品中能聽到外,我們還能在什麼地方聽到呢?什麼是哥特式風格,這篇文章超詳細為你介紹哥特式風格,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狂野”哥特式!一種風格一種華美

哥特式風格?

哥特(Gothic),原指哥特人,屬西歐日耳曼部族。哥特人曾於公元3~5世紀侵略羅馬城並瓦解羅馬帝國。在人類學意義上,哥特是所謂的未開化的蠻族之一,這個部族以破壞和掠奪為樂的部族以無知和缺少藝術品位而著稱。

“狂野”哥特式!一種風格一種華美

後來哥特代指一種藝術風格。

最早是文藝復興時期被用來代指中世紀時期(5~15世紀)的藝術風格。

在15世紀時,意大利人渴望振興古羅馬文化因而掀起了燦爛的文藝復興運動,由於意大利人對於哥特族摧毀羅馬帝國的這段歷史情仇始終難以釋懷,因此為了與這段時期有所區分,他們便將中世紀時期的藝術風格稱呼為“gothic”,即“哥特”,意為“野蠻”。

在中世紀後藝術家們的眼裡,哥特這個詞代表藝術的倒退、粗野、不開化。

“狂野”哥特式!一種風格一種華美

要了解其中的恩恩怨怨愛恨情仇,得科普一下幾個名詞——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文藝復興、中世紀。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安敦尼王朝皇帝圖拉真在位期間(公元98年—公元117年),羅馬帝國達到極盛,經濟空前繁榮,疆域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為歐洲的前身。

西羅馬帝國(公元395年—公元476年):公元395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分別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實行永久分治。

410年8月,羅馬城被西哥特人攻陷,西羅馬帝國皇帝淪為高級將領的傀儡,最終於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東羅馬帝國(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是的,東羅馬帝國比西羅馬帝國多延遲了將近1千年。直到1453年才為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所滅。

中世紀(約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近千年的漫長時代(主要是西歐),自西羅馬帝國滅亡到東羅馬滅亡這段時期。

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基督教對人民思想的禁錮,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早期在歐美普遍被稱作“黑暗時代”,傳統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展比較緩慢的時期。

文藝復興(14世紀到16世紀):在14世紀城市經濟繁榮的意大利,最先出現了對天主教文化的反抗。當時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識分子,一方面極度厭惡天主教的神權地位及其虛偽的禁慾主義,另一方面由於沒有成熟的文化體系取代天主教文化,於是他們藉助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文化主張,這就是所謂的“文藝復興”。

哥特式建築

哥特風格的藝術載體,最早在建築,切確的說是在教堂。

其實不光哥特,文藝復興之前歐洲的藝術風格首先看建築,建築成就首先看教堂!

“狂野”哥特式!一種風格一種華美

“狂野”哥特式!一種風格一種華美

文藝復興之前

崇尚以神為本的封建教會勢力牢牢控制了社會政治經濟命脈,最好的資源都被集中為教會集團服務,作為傳播教義的教堂是整個時期藝術力量和社會資源最高水平的體現。

文藝復興之後

逐漸富裕起來的崇尚以人為本的新興資產階級逐漸掌握政權,開始興建起更多的世俗建築。

哥特式建築始於12世紀40年代的法國,13、14世紀傳播至英國、德國、北歐、中歐各地,其影響力一直延續至15世紀。

“狂野”哥特式!一種風格一種華美

在當時,這種建築形式並不被稱為“哥特式建築”,而是因為出現地法國,而被稱為“法國式建築”,而“哥特式建築”的叫法是在文藝復興時期才流行起來的。

“狂野”哥特式!一種風格一種華美

巴黎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特式建築成熟期代表作品,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狂野”哥特式!一種風格一種華美

“狂野”哥特式!一種風格一種華美

“狂野”哥特式!一種風格一種華美

哥特式教堂特點

以粗獷奔放、靈巧、上升的力量體現教會的神聖精神。

  • 在體量和高度上創造了新紀錄,從教堂中廳的高度看,德國的科隆中廳高達48米;從教堂的鐘塔高度看,德國的烏爾姆市教堂高達161米。
  • 形體向上的動勢強烈,輕靈的垂直線直貫全身,尖塔高聳,在設計中創新實驗十字拱、立柱、飛券以及新的框架結構支撐頂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築高聳而富有空間感。特色是尖形拱門、肋狀拱頂與飛拱。
  • 透過彩色玻璃窗的色彩斑斕的光線和各式各樣輕巧玲瓏的雕刻的裝飾,綜合地造成一個“非人間”的境界,給人以神秘感,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氛圍,把人們的意念帶向“天國。

最富盛名的哥特式建築有越南聖母大教堂、意大利米蘭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國巴黎聖母院等。

哥特式雕塑

哥特式有人專指建築,哥特式雕塑最初附屬於建築,公元13世紀後與建築分離。

哥特式雕塑是教堂建築不可缺少的裝飾,它的人物形象開始保持獨立的空間地位,追求三度空間的立體造型,力求符合真實的形象,追求自然生動的塑造,使人體逐漸豐滿起來,衣褶也隨之有了結構的變化,使人感到衣服裡面是實在的人體。雕像不再是人的外形的模擬,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了。

“狂野”哥特式!一種風格一種華美

哥特式建築上多采用圓雕和接近圓雕的高浮雕。哥特式藝術接近生活和寫實,遍佈歐洲,因此也稱國際哥特式風格。晚期的哥特式雕塑藝術越來越繁瑣堆砌,意味著一個藝術的終結即將到來。

“狂野”哥特式!一種風格一種華美

哥特式繪畫

哥特式繪畫巔峰在公元14—15世紀。

哥特式繪畫發源於意大利,繪畫對哥特式影響的吸收遠比建築和雕塑來得緩慢。直到13世紀末,才在佛羅倫薩和錫耶納絢麗的“板上畫”中有所表現。

“狂野”哥特式!一種風格一種華美

“狂野”哥特式!一種風格一種華美

哥特風格代表什麼?

儘管“哥特”這個詞曾經多少有些負面的意味,但事實上,是歷經中世紀漫長思想禁錮過程後人們開始對世界重拾思考的跡象。

現在,哥特藝術風格已經演變成為一種波及面極廣,影響極大的重要藝術風格,為數眾多的哥特風格作品其藝術價值是非常高的。

迄今,軍團寫過四個藝術風格了,巴洛克風格歷經一百多年,洛可可風格歷經兩百多年,孟菲斯風格歷經不到十年,但是哥特風格卻經歷一千六百多年,經歷兩次復興和無數的演繹,是最有生命力的風格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