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崛起之路

中平六年八月,大將軍何進在宮中為宦官所殺,袁術火燒皇宮,攻破宮門,張讓等人挾天子出走北邙,袁紹在宮中大肆誅殺宦官,吳匡襲殺車騎將軍何苗……一時間,洛陽皇城大亂,無人能收拾殘局。

就在這關鍵的時候,董卓率兵殺到,開始了他把持朝政的生涯。

董卓,字仲潁,潁川人氏,涼州隴西臨洮人,少年時代的董卓,和所有年輕人一樣,傾慕遊俠,但他遊歷的地方和一般人不同,董卓的遊歷結交的都是羌人中的頭領。按史書記載,董卓“膂力過人,雙帶兩鞬,左右馳射”,端的是好漢一條,又因輕財仗義,在羌人中積累了不小的威望,所以後來歸家後,依舊有羌人前來拜會,並贈與董卓大量牲畜。

董卓的崛起之路

董卓劇照

董卓是地方豪族出身,祖輩有人出仕,父親曾在潁川當過縣尉,相較於何進,出身好了太多,是大漢帝國的中堅力量。所以董卓可以和一般世家子那樣,以良家子的身份被召入宮中成為羽林郎中的一員,護衛皇帝。

漢桓帝延熹十年,羌人再次叛亂,寇略三輔,董卓因表現突出,遷軍司馬,隨使匈奴中郎將張奐出征,一舉擊潰叛軍,因功獲賜縑九千匹,徵拜郎中。但年輕的董卓顯然明白自己的優勢所在,雖是豪族出身,但比起關中、關東各個世家,自己是明顯不如的,想要按部就班進入朝堂核心,那太困難,那些所謂的“四世三公”世家不會給自己這個邊鄙之地的土豪任何機會。所以他只能發揮自己的長處,把所有的賞賜分給士卒,收買軍心。

這時的董卓,已經給自己規劃了一條道路,那就是走軍隊路線。身處邊陲的董卓十分明白大漢面臨的局勢,羌人之亂是不可能輕易斷絕的,包括張奐在內的所謂的“涼州三明”,都是在平定羌人叛亂的戰爭中得以迅速升遷。而除卻羌人,還有南匈奴、鮮卑、烏桓等許多對大漢有威脅的胡人,有大把的戰功等著他。

這個時候,他也絕不會想到,二十年後,自己居然能夠權傾朝野,甚至廢立皇帝。

此後的十餘年間,董卓歷經廣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全都是在大漢邊疆地帶為官。後來因為犯了事而被免官。對此,董卓沒有灰心,作為大漢新一代邊將,他知道,只要有機會,一定會重新起復。果然,不久之後,就被重新啟用,擔任幷州刺史,再遷河東太守,成為二千石的高官。

中平元年黃巾賊反,何進為大將軍坐鎮指揮平叛,因老一代將軍段穎、張奐、皇甫規等人離世,夏育、田晏、臧旻因戰敗被免官,何進看到董卓的履歷,於是任命其為東中郎將,帶兵討伐黃巾。但可惜的是,董卓未能把握住這個機會,前期的黃巾軍氣勢如虹,董卓戰敗,再次被免官。

但很快的,機會再次來臨,黃巾之亂才被平息,羌人再度叛亂,董卓因身為西涼人,再次被拜為中郎將,隨皇甫嵩西征,後又從屬於張溫。張溫在擊敗邊章、韓遂之後,因輕敵冒進追擊,反為所敗,六位追擊的將領,只有董卓設計全軍而還,保存了實力,因而被封斄鄉侯,食邑1000戶。

從中平元年起,直到中平六年,羌人的叛亂一直沒有被平息,而董卓的也在對羌人的叛亂中勢力不斷擴大,後來朝廷再次啟用皇甫嵩,董卓升任前將軍,終於擊破了羌人叛軍,西部戰事暫時平息。

在幾年的戰爭中,圍繞著董卓,形成了一支以涼州人為主體、夾雜羌胡的混合軍隊,勢力龐大,引起了朝廷的重視。於是劉宏徵召董卓擔任九卿之一的少府,董卓明白這是朝廷要收自己兵權,於是拒絕了朝廷的徵召。大漢剛經歷了數年平叛戰爭,急需休養生息,加上董卓是平叛功臣,只能作罷。

不久之後,劉宏病重,為了消除新君登位的威脅——畢竟有拒不奉召的先例,於是遷董卓為幷州牧,令其將軍隊交給皇甫嵩。董卓再次拒絕,並且從中覺察出朝廷發生了變故,於是帶軍屯駐河東,窺視洛陽。

董卓再次抗旨,自然引起劉宏的不滿,只是他還沒來得及再做什麼就病死了。之後何進誅殺蹇碩,奪取兵權,想要繼續誅殺宦官受阻後,於是傳召董卓入京,以大軍威脅何太后。

接到命令,董卓大喜,立即向洛陽進發,行至澠池,何進受何苗遊說反悔,又對董卓的有所懷疑,於是派諫議大夫種邵前去制止董卓,但董卓不聽,繼續前進直入河南境,於是種邵當面斥責董卓,不得已,還沒想過造反的董卓只能停下來,駐軍洛陽西面的夕陽亭。

就在此時,何進為宦官所殺,袁術火燒皇宮,以致董卓夜間發現了洛陽的變故,立即率軍前往,在半路迎上劉辯與劉協,送回洛陽。而因為車騎將軍何苗被吳匡與董卓的弟弟董旻所殺,無人掌控局面,董卓趁勢掌控了朝廷。因為兵少,於是讓自己的部下夜間出城,白天回來,以壯大自己的聲勢,終於拖到大軍到來。

手裡有了兵馬,董卓就有了底氣,於是劉宏編練的新軍從落入董卓手中,勢力大增。又暗中結交呂布,讓其殺掉丁原,將京畿周圍的兵馬全部納入掌控,徹底掌控朝廷。

至此,董卓完成了他的崛起之路,勢力達到巔峰。於是心中的慾望被釋放出來,開始作死,廢立皇帝,淫亂宮廷、擅殺大臣,引來諸侯討伐,被迫西遷長安,終為王允、呂布所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