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又复杂,聊聊扩张型心肌病背后的原因

  扩张型心肌病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常见原因,既然它以“病”字命名,就应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扩张型心肌病可算作是一类 “综合征”,其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病因。今天我们就从一个病例开始,讨论一下这个“名不副实”的扩张型心肌病。


  一例“简单”的病例

  患者36岁男性,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体重增加及双下肢水肿,程度逐渐加重,近期伴有呼吸困难,轻度活动即可发作,休息后可减轻,夜间尚可平卧。否认高血压等疾病。

  查体:BP 130/90 mmHg,P 90次/分,RR 20次/分,SpO(未吸氧) 96%,双肺呼吸音低,双肺底可闻及吸气相湿啰音,心律齐,心尖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双下肢水肿。急诊完善了相关检查。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非特异性ST-T改变(图1)。

  简单又复杂,聊聊扩张型心肌病背后的原因

  图1 急诊心电图

  胸片示:心影增大,双侧肺淤血并肋膈角变钝(图2)。

  简单又复杂,聊聊扩张型心肌病背后的原因

  图2 急诊胸片

  超声心动图示:LV 66 mm,EF 16%,左室扩张,收缩功能弥漫性减低,二尖瓣形态正常,中度反流(图3)。

  简单又复杂,聊聊扩张型心肌病背后的原因

  图3 超声心动图

  NT-proBNP:5026 pg/ml;心梗三项正常。

  从病史和相关检查来看,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病例。简单总结一下病例特点:患者青年男性,以体循环及肺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超声心动图示左室扩大、收缩功能明显减低,NT-proBNP升高。因此,考虑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诊断明确。

  鉴于患者左室扩大,收缩功能呈弥漫性减低,结合患者发病年龄较早,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亦无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史,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反流为继发性改变,并未见其他严重瓣膜病变和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改变。参考《2018年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指南》中的诊断标准:①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0 mm(女性)或>55 mm(男性),或大于年龄和体表面积预测值的117%;②LVEF<45%,FS<25%;③发病时除外高血压、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或缺血性心脏病。故可考虑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成立。

  到此为止,大家也许会认为该患者的诊断已经很清楚了,接下来可按照指南推荐给予心衰的规范化治疗,同时需要与患者沟通将来有ICD植入或心脏移植的可能性。但是,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扩张型心肌病是“综合征”

  如本文开头所说,扩张型心肌病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类“综合征”,其背后可以有各式各样的病因。对于该患者而言,扩张型心肌病这一诊断并不是最终诊断,而仅仅是诊断思辨的开始。

  按照2016年ESC立场声明,扩张型心肌病可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两大类。其中,遗传性扩张型心肌病按受累范围可分为以心脏受累为主、以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为主和综合征三类;非遗传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相对复杂,包括药物、中毒、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疾病、感染、自身免疫病及围产期心肌病等。

  表1 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分类

  简单又复杂,聊聊扩张型心肌病背后的原因

  在详细询问病史和经过一系列辅助检查后,发现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TSH 100 IU/ml(0.5~5),FT4 0.054 ng/dl(0.7~1.9),TT3 60 ng/dl(80~180)。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如何引起心衰的呢?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可通过以下机制导致心衰:①心肌细胞中多种酶活性受抑制,引起心肌细胞儿茶酚胺受体下降,心肌细胞中蛋白合成减少,肌浆网中钙储备功能减低;②心肌结构发生非特异性病理性改变,包括心肌细胞间质中黏蛋白和粘多糖沉积,以及心肌细胞发生粘液性水肿、变性、坏死和纤维化。

  因此,考虑甲状腺功能减退性扩张型心肌病可能性大,故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及抗治疗,定期复查超声心动示左室逐渐缩小,EF明显升高,1年后EF恢复至57%。

  结束语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发现潜在的病因,而仅仅按照扩张型心肌病而给予相应的治疗,该患者的预后绝对会是天壤之别。因此,每一位心内科医生都应树立起扩张心肌病是“综合征”这一概念。积极寻找疾病背后的病因,是所有临床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下ESC推荐的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流程(图4)。

  简单又复杂,聊聊扩张型心肌病背后的原因

  图4 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流程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心肌炎心肌病协作组. 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8; 34(5):421-434.

  [2] Pinto YM, Elliott PM, Arbustini E, et al. Proposal for a revised definition of dilated cardiomyopathy, hypokinetic non-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a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ESC working group on myocardial and pericardial diseases[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6, 37(23):1850-1858.

  [3] Seol MD, Lee YS, Kim DK, et al. Dilated cardiomyopathy secondary to hypothyroidism: case report with a review of literatures[J].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ultrasound, 2014, 22(1):32-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