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发展60年

中国铁路和列车机车发展的历史并不长,晚于西方欧美发达国家,也不及亚洲的日本。但建国以后,发展非常迅速。

从1958年,中国自行设计并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火车头至今,在短短的60年时间,我们从蒸汽机到内燃机,再到动车、高速铁路及机车车辆,实现了飞速的跨越式发展。

到目前为止,铁路及机车车辆已经赶超了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可以和世界顶级的德国、日本等国在技术上抗衡,展开激烈竞争;高速铁路的建设,高铁列车的制造,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中国铁道博物馆在北京有几座,位于前面附近一座,其中东郊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1号院北侧。

这里有影视拍摄基地《年代站》,年代站像一座曾经铁路的三等小站;有车站候车室,有铁路站台,有停靠在站台上的旅客列车、货运列车;当然,那个年代的铁路还是蒸汽机火车头;从20世纪的7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有了自己设计制造的内燃机火车头;这些场景,在《年代站》都历历在目。

离年代站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大型的《机车车辆展厅》。里面收藏着自19世纪末以来,100多年前,国外进入到中国的早期蒸汽机火车头;也有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设计并制造的蒸汽机车头、内燃机车头、第一辆电动列车“中华之星”号及部分车辆车厢。

这里大致收藏了英、德、美、日4个国家,自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的蒸汽机车头。最早的是英国1881年制造的一个比较小的火车头;当时的机车速度仅有20公里;曾在唐山铁路服役,1976年地震时损坏,于2006年修复收藏;已经有近150多年的历史。

而150年前,中国还没有自己的铁路和轨道交通工具。原来,我们国内曾流传一个讲述清代末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段子。说慈禧太后思想固执保守,拒绝接受国外的现代工业技术和新鲜事物?未曾见过冒着烟在铁道上行走的火车?第一次看见火车头,大惊小怪,称这是什么怪物?快让马车把它拉走?我不想见这个奇怪的庞然大物?

确切地说,不知道这个段子是否真的?但我觉得,不应该像真的?为什么说,不像真的呢?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期间,不管是不是她的主意?还是当年光绪皇帝的决策?李鸿章曾代表清朝政府在德国购买了大批海军舰艇,组建了亚洲第一大的海军队伍?

我曾去过清代朝廷的创始人努尔哈赤的老家,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的赫图阿拉城。努尔哈赤的后人称:清朝没落,不是从慈禧太后开始的,而是从康熙爷开始的。康熙皇帝坚持保守,不肯让大清帝国学习吸收国外的经验。当年,他说:“我大清帝国为何要学习西方先进?我们才是最先进的帝国!让西方学习我们。”后来,西方人用炮舰政策,洋枪、洋炮攻打我们,而我们手持长矛、大刀与人家拼杀,如何不白给西方列强?

相反,正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期间,朝廷第一次派出留学生学习西方,中国铁路的鼻祖詹天佑先生,就是当年派遣到美国去学习的。他回到国内,建成了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到张家口);并发明了铁路机车使用的“詹式挂钩”;中国铁路正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当然,这只是一个戏文,不一定准确?

在中国铁道博物馆,就可以看到中国铁路曾经第一辆英国制造的火车头。也证实,我国的铁路始于晚清。

中国铁道博物馆仅仅介绍了1915年6月的民国初期,沿北京老城墙与护城河之间,修过一条12、6公里的环城铁路;1916年1月正式通车,主要是方便旅客和货物运输。1954年以后,为了不影响城市交通,这条铁路逐步被拆。

其次,是英国制造的机车车头;德国生产的客车车厢。据介绍,这辆车头和客车车厢是从邻国缅甸收藏来的。

由美国生产制造的火车头是从昆明铁路局和上海铁路局收藏过来的。有一辆介绍说,是由美国鲍尔温机车厂1947年生产的,时速为90公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联合国救济总署为中国战后经济恢复,无偿援助给我国的。曾配置在广州和上海铁路局使用,美国制造的机车头大部分在南方的铁路部门。

显而易见,由日本制造的蒸汽机火车头,是日本入侵中国时,进入中国领地的。特别是曾被中共中央命名的“毛泽东号”机车头;被东北铁路局命名的“朱德号”蒸汽机车头;前一辆是日本1941年制造,另一辆“朱德号”是日本1942年生产的。

为什么日本制造的火车头被命名为我们的“领袖”号?原因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他们成为中国的战败国。临逃和撤退的时候,破坏了日本侵略时的大部分工业机械。

1946年,在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铁路出现了严重的运力不足,为了尽快恢复生产,支援前线,哈尔滨机务段开展了“死车复活”运动,铁路工人加班加点,经过27昼夜努力,修复了这两辆机车,加入了解放东北的战场。运兵、运物资,“辽沈战役”取得了灭敌45万的重大胜利。10月30号,经中共中央批准,1941年,由日本生产制造的机车头被命名为“毛泽东号;”经东北铁路局批准,1942年,日本制造的火车头被命名为“朱德号”;这两辆机车时速均为80公里,于1977年正式退役。

我们国家自己生产制造的蒸汽机车头,是1958年,由大连机车车辆厂完成的,命名为《前进0004号》,时速为80公里;

1972年,由大连机车车辆厂制造出第一辆内燃机车头;

2002年,由株洲车辆厂制造出中国第一辆电动机车头,为“中华之星号”;设计时速270公里,最高达到321、5公里;载人773人,主要安排在沈阳至山海关这段铁路;2013年退役收藏。

目前,我们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和谐号”电动车,奔跑速度30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复兴号”,一般时速可达355公里。

有一位以前在铁路工作多年的朋友,曾在铁路做过多种工作。在文工团工作过,开过叉车、当过老师。虽然离开铁路20多年了,但因公外出乘坐高铁的时候,还是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感慨:“中国铁路发展快速,高铁生猛!乘坐以后,时速达355公里,上去以后一直开,4个小时不下来,直到目的地,真牛!世界第一!Number On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