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中國」「七擒七縱」——亂世三國,攻心爲上!

三國時期,亂世、英雄、戰爭、謀略構成歷史長卷主題。其中,各式各樣的投降成為貫穿三國始終的重頭戲。

而這一次的投降,被演繹成了一個傳奇故事,堪稱三國史上最心服口服的投降。那就是——

七擒七縱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

「古建中國」“七擒七縱”——亂世三國,攻心為上!

諸葛亮

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以無雙的智謀獲得天下人的敬仰。在他的比比戰績中,七擒七縱孟獲,讓後世感嘆他的胸襟氣度以及無雙心智。

劉備因夷陵之戰大敗而病亡,諸葛亮奉“託孤”遺命,總攬蜀漢軍政。一時間軍心渙散,且天下未定。北方有曹操,西邊有孫權。

此時,南中(指蜀國西南的永昌、益州、越嵩、四郡)少數民族中的上層和落籍南中的漢族豪強雍闓,趁蜀元氣大傷之機,勾結少數民族首領孟獲、越嵩夷王高定、郡丞朱褒起兵叛蜀。諸葛亮不得不先安定內政,平息叛亂才能抵禦外敵。

「古建中國」“七擒七縱”——亂世三國,攻心為上!

公元225年,諸葛亮在經過兩年“閉關息民”把內政外交都處理好之後,決定親自率軍大軍南征,平息叛亂。參軍馬謖為諸葛亮送行時候提出平定叛亂要採取“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戰略,諸葛亮亦接納此建議。

事實上蜀國的國力經過大戰已經損耗嚴重,也不宜在此時大動干戈,只是叛亂又不得不平,事急從權必須出兵。

孟獲,中國三國時期南中少數族首領。他在民間的威望較高,極得人心,就是漢族中也有不少人欽佩他。

而當時叛亂的領軍人物雍闓不得人心,部落間的酋長都不滿他的所作所為,不支持他叛亂。所以他就收買孟獲,希望他去遊說各部落,都聽他號令,支持他抗蜀。

「古建中國」“七擒七縱”——亂世三國,攻心為上!

孟獲像

孟獲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就只能騙他們說蜀漢有意刁難他們,要他們進貢那些三百隻胸前全黑的黑狗,和珍貴的木頭。各部落的酋長信以為真,便對蜀漢心生怨氣,繼而支持雍闓。

諸葛亮深深明白孟獲的重要性,便想通過生擒迫使他歸順,從而達到收服南中民心的目的。

孟獲雖然勇敢,但不善於用兵。第一次上陣,見蜀兵敗退下去,就以為蜀兵不敵自己,不顧一切地追上去,結果闖進埋伏圈被擒。

孟獲認定自己要被諸葛亮處死,因此對自己說,死也要死得像個好漢,不能丟人。不料諸葛亮親自給他鬆綁,好言勸他歸順。

孟獲不服這次失敗,傲慢地加以拒絕。諳葛亮也不勉強他,而是陪他觀看已經佈置過的軍營,之後特意問他:“你看這軍營佈置得怎麼樣?”

「古建中國」“七擒七縱”——亂世三國,攻心為上!

孟獲觀看得很仔細,他發現軍營裡都是些老弱殘兵,便直率他說:“以前我不知道你們虛實,給你贏了一次,現在看了你們的軍營,如果就是這樣子,要贏你並不難!”

諸葛亮也不作解釋,笑了笑就放孟獲回去。他料定孟獲今晚準來偷營,當即佈置好埋伏。

孟獲回去後,得意洋洋地對手下人說,蜀軍都是些老弱殘兵,軍營的佈置情況也已經看清楚,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營,定能逮住諸葛亮。

當天夜裡,孟獲挑選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進蜀軍大營,什麼阻擋也沒有。孟獲暗暗高興,以為成功在即,不料蜀軍伏兵四起,孟獲又被擒住。孟獲接連被擒,再也不敢魯莽行事了。

「古建中國」“七擒七縱”——亂世三國,攻心為上!

他帶領所有人馬退到滬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滬水,沒有船不能過去,天氣又熱,困難重重。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

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裝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對岸射來的箭立即退回來,隨後再去渡河;一面將大軍分成兩路,繞到上游和下游的狹窄處,渡過河去包圍孟獲據守的上城。後來,孟獲又被擒住。

孟獲雖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氣。諸葛亮還是不殺他;款待他後又放他回去。將士中有人對諸葛亮的這種做法不理解,認為他對孟獲大仁慈寬大了,諸葛亮向大家解釋說:

“我軍要徹底平定南方,必須重用孟獲這樣的人。要是他能心悅誠服地聯絡南人報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萬大軍。你們現在辛苦些,以後就不必再到這裡來打仗了。”

「古建中國」“七擒七縱”——亂世三國,攻心為上!

孟獲這次被擒又釋放後,下決心不再跟蜀兵作戰。但時間一長。營裡快斷糧了,他派人向諸葛亮借糧,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獲親自出來,與蜀軍大將一對一比武。

孟獲接連打敗了幾名蜀將,但剛到大堆糧食旁,被絆馬索絆倒被擒。蜀將當即傳達請葛亮的命令,讓盂獲回去,並把糧食搬走。

在這種情況下,孟獲終於從心裡佩服諸葛亮。為了讓各部族都歸順蜀國,他把各部族首領請來,帶著他們一起上陣。結果又被蜀兵引進埋伏圈,一網打盡。蜀營裡傳出話來,讓孟獲等回去,不少部首領請孟獲作主,究竟怎麼辦。

孟獲流著眼淚說:“作戰中七縱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來沒有聽說過。丞相對我們仁至義盡,我沒有臉再回去了。”就這樣,孟獲等終於順服蜀漢,聽從管轄。

「古建中國」“七擒七縱”——亂世三國,攻心為上!


那麼為何諸葛亮不直接殺了孟獲以除後患,卻要七擒七縱呢?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

一,南蠻地處南疆,地形複雜,山川眾多,蜀軍進剿困難。同時,南蠻部族眾多,又非常分散。他誘惑孟獲出來決戰,每次打敗孟獲就把他放回去,孟獲重新招募兵馬來戰,諸葛亮在用計削弱南蠻勢力。

二,南蠻不服教化,桀驁不馴,所以要以攻心為上,諸葛亮七擒七縱收了孟獲之心,得以重新在南中設立行政機構,還得到了一支精銳的山地部隊,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三,諸葛亮知道無法徹底降服南蠻諸部,因此只能採取懷柔。孟獲是南蠻的王,是勢力最大的蠻族勢力,諸葛亮真不敢殺了孟獲,因為他的目的是收服南蠻,安定大後方。

「古建中國」“七擒七縱”——亂世三國,攻心為上!

“七擒七縱”故事的真假雖存在爭議,但諸葛亮高超的智謀,在群雄混戰的年代,無疑是非常厲害的,“七擒七縱孟獲”是南征勝利的關鍵戰役。

“攻心為上”的戰略比硬打硬碰、簡單粗暴的軍事行動收效明顯,更容易達至“兵不鈍而利可全”的目的。只有讓別人心悅誠服,才是真正戰勝別人。

古建中國-未來建築的產業鏈孵化平臺。融合建築、文化、文創三大行業,彙集“資訊、商務、文化、交流”四大服務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