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從可比公司看康美藥業的現金和存貨

康美藥業在A股比較獨特,因此在財務上也總是受到質疑,似乎沒有可對比公司。但其實如果我們深入研究康美藥業的商業本質和商業模式,是很容易找到康美藥業的對比公司的,本文從康美藥業的商業本質出發,回應市場對康美藥業現金和存貨的質疑。

一、康美藥業本質上是一個商業公司

表面上,康美藥業是一個醫藥公司,大家總是將康美藥業和恆瑞醫藥、雲南白藥對比,我認為這是根本性的錯位。商業模式決定了康美藥業和恆瑞醫藥、雲南白藥有本質上的區別,他的財務更像一個醫藥商業公司。康美藥業收入分為幾部分:中藥飲片和中藥材貿易、西藥、中藥材種植。西藥主要是藥房託管。所有業務核心都是向醫藥賣藥。但和製藥企業不同,製藥企業以生產為主,通過醫藥商業向醫院賣藥,康美藥業是直接向醫藥賣藥(醫院託管),製造端的鏈條很短(比如將中藥材炮製成中藥飲片)。這決定了康美藥業在財務上會很醫藥商業公司類似,比如醫院佔款造成的應收款過多,過多的負債等。但與醫藥商業不完全相同。一些醫藥商業很大部分收入來自於醫藥分銷,康美藥業面對醫院更近,且中藥材的特徵決定了公司週轉速度會更慢一些。基於以上的理由,康美藥業財務上的可比公司應該是醫藥商業公司,如九州通、柳藥股份、上海醫藥,其次是中藥飲片和中藥種植的公司,如港股的央企中國中藥。

二、利息收入低是否正常?

康美藥業財務上的一個詬病是,為何公司有那麼多現金,還需要不斷融資,以及現金產生的利息收入很少。如果我們將康美藥業本質上理解成一個商業公司,則對公司的現金、利息收入就不會費解了。我們選取了九州通、柳藥股份、南京醫藥幾家純醫藥商業公司,上海醫藥工商一體化公司,中國中藥這種中藥飲片和種植的公司進行對比。以利息收入/現金的比值看,2017年康美藥業是0.79%,高於中國中藥、九州通、南京醫藥和柳藥股份,低於上海醫藥(上海醫藥有很大部分是醫藥工業,有部分業務的商業模式不同)。從利息支出方面,康美藥業的利息支出/有息負債是5.51%,低於九州通的7.27%和南京醫藥的5.74%,高於國有企業中國中藥和上海醫藥。另外,從現金/有息負債的比例看,康美藥業是1.54,顯著好於中國中藥、九州通、南京醫藥和上海醫藥,低於收入規模較小的柳藥股份。因此,從商業本質上看,康美藥業的現金和利息收入是正常的,甚至一些指標好於可比公司。

「報告」從可比公司看康美藥業的現金和存貨

三、存貨是否過大?

康美藥業涉及重要飲片和上游的中藥材種植,商業特性決定了隨著收入規模擴大,存貨的規模必然擴大,因此對於康美藥業,相比於存貨的絕對規模,我們從存貨週轉天數這個指標看康美藥業是否異常。從存貨週轉天數看,康美藥業2011-2017年存貨週轉天數不斷提升,但是我們也注意到,中國中藥這個與康美最具有可比性的公司,存貨週轉天數也是逐步提升,且從比值看兩者差異不大。從趨勢上看,我們注意到中國中藥2017年以來存貨週轉出現跳升,這與中國中藥近兩年開始佈局上游種植有很大關係。實時上,2017年底中國中藥的中藥材基地達到2.79萬畝,而康美佈局時間更早。南京醫藥、九州通、柳藥股份、上海醫藥的存貨週轉天數更低,原因在於儘管都是賣藥,但中藥和西藥的產業鏈長短不同,且有不少這些醫藥商業公司一部分收入來自於批發,時間更短。由於佈局上游,康美藥業的存貨週轉天數不斷拉昇,但從對比公司看,我們不能因此判斷公司在存貨方面有何異常。

「報告」從可比公司看康美藥業的現金和存貨

四、對於康美的估值

一直認為,以前市場將康美藥業當做如雲南白藥、恆瑞醫藥一樣的醫藥藍籌股,實際上不公平的,它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康美藥業的估值不可能如雲南白藥、恆瑞醫藥這類公司,但是如果僅僅無法理解公司的一些財務數據,就認為公司財務上造假,也是對公司商業模式研究不夠深刻。康美醫藥目前的市值,

個人認為合理,談不上高估,但也沒有低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