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2018年投资人,对区块链项目投的少?

投资,往往是一个行业兴盛与否的风向标。敏锐的资本市场,永远不会错过任何一场狂欢盛宴。2015年以来,号称“世界第九大奇迹”的区块链行业一夜之内火遍整个投资圈;直至2018年,我们捕捉到区块链行业开始趋于理性,投资也在降温。以深圳投资圈为样本调研了近20家机构发现,面对区块专业投资人明显形成了意见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

2015年以来,整个区块链投融资热浪灼人,一时风头无两。

为何2018年投资人,对区块链项目投的少?

数不清的逐利的资本在这场狂欢盛宴中争夺厮杀。有人欢笑,有人恸哭,也有人开始沉默

以深圳投资圈为样本,调研了近20家机构发现,面对区块链,专业投资人之间明显形成了意见分野的两个阵营。

信奉利润至上的“古典价投派”将区块链与曾燃爆投资圈的石墨烯类比,认为其产业化还很遥远,且泡沫已经开始显现,不宜下水;拥抱新技术的“新锐梭哈派”则持积极态度,唯恐错失区块链风口下一夜暴富的机会。

古典价投派:区块链如同石墨烯

左手科技右手金融,深圳在区块链发展方天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并迅速跻身中国区块链创新城市四强行列。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深圳2962家区块链企业遍地开花。但整个区块链产业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日前调研了近20家投资机构发现,在深圳投资圈,还有不少专业投资人对区块链的投资价值持保留意见。

“为什么那么前卫,要去投区块链呢?”谈及区块链投资时,一家专注于TMT投资的中型投资机构这样反问,“我们公司可搞不了这么时髦的,对区块链比较谨慎,还是稳健点。”

深圳创新投、深圳高新投、深圳银桦投资在内的其他机构更直接,他们表示:“看不懂”、“不关注”、“不投”……

对于“古典”投资人而言,他们靠专业知识获得利润。目前区块链投资已初入正轨,传统投资人其实有很多经验可谈,去帮助项目方成长;但他们进入区块链领域并不多。

业内人士这样评价该现象,“传统投资人天然更倾向于合规性的投资。区块链刚诞生不久,的确有些虚,也摸不着。而且突然间所有人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传统投资人以前积累的资源和知识都不作数了,这个技术对所有人都是新的。在看不懂的情况下大部分传统投资人还是不敢贸然进入的。”

进一步交流获悉,“古典派”们自动绝缘于区块链项目,主要出于两个原因:

第一、区块链缺乏真正的应用落地。

在前述TMT投资机构看来,“目前区块链最主要的应用场景还是数字货币,但数字货币在中国是明令禁止的。我们也接触到证券、食品溯源、电力行业的一些区块链项目,但这些公司主业都不是做区块链。要不就是赚个噱头,引一些投资者进来;要不就是像百度、腾讯、阿里那样做产业投资。”

第二、区块链项目缺乏盈利。

银桦投资指出,“目前区块链行业虽然很火,但基本没有产生利润。传统投资公司是要为投资者要赢取回报的,顶多3-5年要退出。区块链这个技术实际上有点像石墨烯,甚至还不如石墨烯看得见摸得着,没个10年周期出不来。其实石墨烯也是提了很多年后才做出来的,而且远远还没到产业化的临界点,盈利比较困难。

基于以上考虑,在多数传统投资人看来,有些风口宁愿错过,有些钱宁愿不赚,看不懂就先不投。

新锐梭哈派:群狼逐肉

看上去,“中年”气息浓厚的老牌投资机构掣肘较多、束缚重重,无法真正下水。

新兴投资机构就大不一样了,它们往往在2013、2014年入场,在早期比特币投资中赚到了分量不轻的“第一桶金”。

区块链大火之后,他们再经过进一步资金募集,快速杀入投资江湖。

“新锐梭哈派”们坚信,区块链的大方向前景明朗,其主要作为天使投资者的角色,参与还未火起来但有价值的项目,尽管其一级市场份额的争夺极其惨烈。

去年行业尤其火爆的时候,多数新兴机构连白皮书都没看,“闭着眼睛投”,而且还得时刻紧绷一根弦,获得投资机会后第一时间打钱。项目如同一块搁在狼群中的肉,被多家投资方紧紧盯着,谁都想一口叼走。

今年以来,尽管区块链行业经历了调整,仍有一些投资机构陆续入场试水。

其中,刚在区块链领域大展拳脚的创大资本说,“我们非常看好区块链,今年投入了大量精力来重点跟踪这个方向。最近我们投资了两个区块链前沿项目。”

2018:区块链投资慢年

在2017年之前,有很多投资机构看不懂区块链的商业模式就去跟投,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步入2018年以后,整个投资圈对区块链的态度开始趋于理性。区块链行业沉淀,投资也在降温。

2017年不少公司采用ICO的方式募资,现今出于政策风险和市场考虑,更多地选择了私募和股权融资。整个行业显而易见地变“稳”了。

对此,一家“新锐梭哈派”投资机构打了个比方,“就好像有三四百人突然到了一个从没来过人的岛上,基于岛上的原始财富和资源,刚开始他们会抢夺。等到这一波疯狂过去之后,冷静下来的人们还是会思考经济规则怎么建立、上中下游怎么分工,作为个人来说怎么生活、怎么赚钱,疯狂最终要回归常识。”

另一家深圳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则直言,“最明显的变化是,今年终于可以慢下来好好与项目方聊聊了。”

和这家机构类似,在深圳的投资圈里,还有一批投资人对区块链怀抱中立态度,“不抵触、长期关注和跟踪”。在进退之间,相对游刃有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