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套餐,運營商的瀕死掙扎

自老用戶套餐更換限制取消以後,互聯網套餐呈現出飛一般的增速。截止目前,聯通與騰訊合作推出的騰訊大王卡用戶數量已經突破了5000萬。而2017年5月,大王卡的用戶數量只有2000萬。也就是說,在半年時間裡,騰訊大王卡的用戶數量新增了3000萬人。

“良心”運營商

聯通混改以來,中國聯通與BAT推出各種各樣物美價廉的套餐,如:騰訊王卡,百度聖卡,阿里魚卡,京東強卡、米粉卡……前前後後近百種套餐業務,得到了市場的追捧。

互聯網套餐,運營商的瀕死掙扎

面對眼花繚亂的套餐、各式各樣的流量卡,消費者也是霧裡看花,鏡中望月,分不清到底能優惠多少,哪一種套餐更好一些。很多用戶認為,互聯網套餐相當的便宜,所以辦理者很多,甚至很多老用戶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強烈要求能夠轉化新套餐。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互聯網套餐都是在降低資費,對用戶展現出友善的笑容。

一時間,聯通成為了大家口中的“良心”運營商。

聯通的不歸路

互聯網套餐身穿提速降費的外衣,贏得了市場一片好評,但這並不能掩蓋聯通政策的愚蠢。

提速降費是政府所言,是用戶所想,是時代大勢。從用戶角度而言,運營商必須“死”,當然不是說倒閉,而是徹底管道化,達到一個合理的資費,成為電、天然氣一般的存在。卻沒想到,時代還沒有到來,運營商選擇了“求死”。

聯通互聯網套餐與互聯網企業通過補貼獲取用戶的方式如出一轍。

互聯網公司在面對“風口”的時候,基本都是通過燒錢拉用戶,從而提高市場佔有率。比如當前外賣軟件,當初用戶就是因為“優惠”、“減免”選擇使用這些軟件,市場到了後期取消了補貼,這時候用戶使用習慣已經形成,平臺就可以通過用戶實現盈利。

但是,聯通與這些企業展開互聯網套餐業務,雖然能夠獲取大量的用戶,但拉低了整個行業的競爭能力和議價能力。簡單說,經過互聯網套餐的衝擊,流量再也不可能回到原本的價格。再者,低價互聯網套餐政策如東施效顰,有過之而無不及。最終只能被互聯網綁架,喪失運營商的主導權。

互聯網套餐,運營商的瀕死掙扎

聯通終究不是互聯網企業,如果說混改前的聯通屬於在病床上掙扎,那現在的互聯網套餐政策,更像是在自掘墳墓。聯通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無辜的陪葬

當然,也許聯通早已經看透一切,向死而生。然而自己能不能“生”現在還不好說,但是卻讓別人死的死、殘的殘。

帝王崩塌,總有萬千宮人殉葬。在“管道化”的大勢面前,運營商謀求出路的做法可以理解,但這互聯網套餐卻是自掘墳墓,還把很多無辜人拉下水,並刨了人家的祖墳。

以騰訊大王卡為例,月租19元,針對微信、王者榮耀、騰訊視頻、QQ、騰訊音樂等騰訊系應用免收流量費。面對這樣的套餐,用戶會選擇騰訊音樂還是XX音樂,是選擇騰訊視頻還是選擇XX視頻?答案不言而喻。這樣的套餐卻讓中小企業更加步履維艱,而原本的就處在頂端的企業更具備了壟斷的能力。

互聯網套餐,運營商的瀕死掙扎

另外,移動的資費對於消費者而言雖然較高,但業績還是很不錯的,而面對聯通的互聯網套餐,只能打造“廉價套餐”,否則就將會面對用戶的口誅筆伐,面對用戶群體流失。聯通反正都已經到了瀕死狀態,已經是倒數第一,再捨棄一些利益也沒什麼影響。可讓移動、電信怎麼辦呢?聯通開展的互聯網套餐,如同是一個重病的傳染病患者,硬生生的把自己的病傳染給了兩個健康的人,寫成了一段死亡與陪葬的故事。

這場拼死的掙扎還在繼續。賣流量的時代過去了,聯通的未來,或者說運營商的未來究竟會如何,沒有人說得清楚。送信的郵政,以郵政銀行站穩了腳。在這個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無數風口湧現的時代,於運營商而言,一切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