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縣歷史故事」玄奘西行佛留村


「乾縣歷史故事」玄奘西行佛留村


  玄奘(602-664),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俗家姓陳名禕,法名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武德九年(626),天竺僧波頗抵長安,玄奘得聞印度戒賢於那爛陀寺講授《瑜伽論》總攝三乘之說,鑑於中國法相學出現北方地論學、南方攝論學的差異,發願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譯,以求統一中國佛學思想的分歧。


「乾縣歷史故事」玄奘西行佛留村


貞觀元年(627)玄奘陳表,請求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但他決心已定,貞觀二年,二十七歲的玄奘,一人西行取經他首先來到今乾縣佛留村。佛留村當時叫傅留亭,佛留寺叫佛爺寺,當時頗負盛名。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西方佛文化與東方周禮文化發生了“兩教”碰撞,碰撞點就在今乾縣。公元前243年的戰國時期,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令西域高僧釋利房等人攜帶佛祖真身舍利,歷經艱辛,到達秦國好時縣(今乾縣)梁山腳下漠谷河西岸的四利方村一帶。夜幕中,釋見一個周身透亮的長者緩步而來,竟是佛祖釋迦牟尼規地,向其項禮膜拜,眾人圍過來時,未見釋年尼,利房面前凸起一座高高的“聖冢”,於是,眾人商定將物埋入“聖冢”,之後一路東行,投宿好時傅留亭的傅相同,

今佛留村,秦始皇得知後,下令將他們囚禁起來。後獲釋放秦始皇還在秦宮接見了釋利房一行。嗣後,他們又來到傅留亭傳教誦經,並埋下《浮屠經》玄奘來到佛爺寺,寺廟裡古色古香的建築,靜謐的院落,多天的古柏、古銀杏樹,一派深邃幽靜的氣象。玄奘沉浸在寂靜空明的化境之中,在無量的深邃裡打撈宇宙萬象的倒影,領悟鏡花水月的空靈之美。


他先在供著“三世佛”的大雄寶殿焚香,由大雄寶殿繼線往前,便來到了圓通寶殿。圓通殿又名觀音殿,殿中供有觀音銅像,還有其他佛像,佛像大小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神情動作千姿百態。有的朱唇微啟,面帶微笑:有的盤膝而坐,雙手合十;有的金雞獨立,手舞鋼鞭:有的眼睛半閉,手持經卷,玄和寺廟僧人誦經拜佛,交流佛法。

玄奘在佛爺寺住了一晚,翌日,又踏上了西行取經的漫漫程。佛留村和佛留寺便由此得名在佛留村還留傳著很多歷史故事和傳說,這裡的古道遺蹟直通到楊家莊。漢代的高僧曾走過這條道,班超父子也走過這條路,唐肅宗李亨也曾夜宿佛留村。

同時,佛留寺也是唐高宗、武則天奉佛的寺廟,唐高宗為此題寫了御頂“佛留聖地”。

另外,佛留村還是《西遊記》故事的發源地。佛留材周邊五峰山、注泔河、高家莊等,因而傳說五峰山即五行山,注泔河即流沙河,高家莊即高老莊,佛爺寺即雷音寺等,吳承恩在此獲得了不少靈感,積累了大量素材。可見,由佛留村為源頭,演繹出了一部千古流傳的西天取經的佛教故事。靈源鎮的“靈源”正是出自《西遊記》第一回開首語“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