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重陽詩:戰地黃花分外香!

1929年,對於創建僅僅兩年的人民軍隊來說,尚處在生命幼年。年輕的毛澤東,也在經歷著人生中第一次重大考驗。

這年1月,從井岡山遊擊贛南閩西的紅四軍在瑞金城北大柏地大獲全勝。然而,一場戰鬥的勝利並不能掩蓋存在的問題。“三灣改編”之後,這支隊伍已經開始擁有了靈魂,但一支軍隊的鑄“魂”過程,遠非贏得一場戰鬥那麼簡單。

毛澤東的重陽詩:戰地黃花分外香!

打下閩西古城汀州,紅軍籌到5萬銀元,舊式軍隊“打家劫舍”的氣息開始瀰漫。

春季的贛南閩西,雨一場接著一場。5月,一位名叫劉安恭的中央特派員來到紅四軍,他指責毛澤東“自創原則”,提出實行“完全選舉制度,使黨內負責同志輪流更換來解決糾紛”。

在這樣的背景下,6月22日,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在龍巖召開。“爭論”的最後結果是,毛澤東失去了前委書記職務,被迫離開紅四軍到閩西山區養病。

緊接著,紅四軍又召開了“八大”,結果爭論依舊、問題依舊:單純軍事觀點、極端民主化等思想捲土重來,打罵士兵、槍斃逃兵等舊軍隊習氣再度抬頭。更為嚴重的是,動搖了黨指揮槍原則、忽視了賴以生存的根據地建設的紅四軍,連戰連敗。

新當選的前委書記陳毅,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幾經周折,他輾轉來到上海向中央彙報。分管軍事工作的周恩來以中央名義,鮮明肯定了毛澤東建立農村根據地的思想和建設一支新型人民軍隊的主張,明確指示維護“朱毛”領導,毛澤東“應仍為前委書記”。

在周恩來指導下,陳毅起草了《中共中央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這就是著名的“九月來信”。這一年,周恩來31歲,陳毅28歲。

消息傳來,已是菊花怒放的農曆九月。毛澤東登上上杭城裡的臨江樓,心情一如秋日晴空,揮筆寫下《 採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毛澤東的重陽詩:戰地黃花分外香!

毛澤東沒有想到,這期間還發生了一段“插曲”。共產國際英文版《國際新聞通訊》發了一則簡短訃告:“中國游擊隊的創立者和中國紅軍的締造者之一的毛澤東同志,因長期患肺結核病,而在福建前線逝世。”

返回紅四軍途中,毛澤東得知這一消息,開懷大笑。

邁過坎坷的山路,中國革命又見平川。

1929年11月23日,朱德率紅四軍再佔汀州城。11月26日,毛澤東從上杭趕赴汀州。老友見面,欣喜萬分:“朱毛,朱毛,朱不離毛,毛不離朱。”

11月28日,紅四軍前委擴大會決定:正式召開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

5天之後,紅四軍開赴連城新泉,進行著名的“新泉整訓”。毛澤東與陳毅主持政治整訓,朱德主持軍事整訓,為紅四軍“九大”召開奠定思想基礎。

毛澤東起草了會議決議主要部分的初稿,讓大家用半個月時間逐條討論修改。他要做一篇大文章,回答一個共產國際和當時的中央都未能回答的重大問題,這就是:如何使一支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佔絕大多數的軍隊脫胎換骨,真正建成歷史上不曾有過的、置於黨絕對領導之下的新型人民軍隊。

風雲突變。國民黨攻佔長汀,直逼新泉。為確保會議安全召開,紅四軍移師閩西山區小鎮——古田。

深夜,古田“松蔭堂”燈光閃爍。思重千鈞的毛澤東甚至忘記了剛剛過去的12月26日是自己的36歲生日。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古田召開。

那是南方少有的大雪天。廖氏宗祠廳堂裡,燒旺的炭火映紅了人們臉龐。毛澤東建黨、建軍思想在實踐的檢驗中得到了全體代表的堅決擁護。

會議通過的《古田會議決議》,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規定了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的原則,規定了紅軍中政治機關和政治工作的地位……若干年後,鄧小平說,“把列寧的建黨學說發展得最完備的是毛澤東同志……大家看看紅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的決議就可以瞭解。”

一週之後,毛澤東在古田留下了又一篇著名的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澤東的重陽詩:戰地黃花分外香!

黑暗遮不住如炬的目光。從“三灣改編”到“古田會議”,毛澤東腦海中,奪取中國革命最終勝利的藍圖已然形成,這就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朱德、陳毅率領紅四軍主力先期離開古田,轉戰贛南。毛澤東則率領另一部阻擊從龍巖方向來犯之敵。兩路大軍調動敵軍狼奔豕突,國民黨“三省會剿”被徹底粉碎。

望一眼萬山叢中的獵獵戰旗,毛澤東欣喜高吟:“山下山下,風捲紅旗如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