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火箭筒时有人往发射者头上拍一下?

远方的明天618


火箭筒对于步兵来说是跟重机枪、迫击炮一个级别的伴随重武器。这种武器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限制。因此,步兵在使用火箭筒的时候一般会采用多人配合的方式完成操作。以中国陆军使用的最暴力的反坦克武器:PF-98式120mm火箭筒(江湖人称幺二零)一般由2-3人构成,在用作连队级下放至班的反坦克武器时,PF-98不携带三脚架,士兵一般采用卧姿或跪姿射击,一名主手携带120火箭筒筒身,身上背着一枚120mm火箭,副手携带一个双联装120mm火箭携行具。在常规状态下,这两人一共携带有四枚120mm火箭。

整个射击流程实际还是蛮繁琐的,在指挥员发现敌方目标后告诉反坦克火箭手地方位置。该战士会根据地方位置,当前状况选择发射姿势和位置,副手将主手身上的封装弹药取下,打开包装取出其中的反坦克弹并解除运输保险。

在运输保险接触后打开120mm火箭筒的固定销(也可以提前打开),将炮弹从后方插入120火箭筒,将击发线圈与导电带定位后固定。此时只需要发射主手手指一扣,火箭弹就飞出去。

然而在一切完成之前,需要进行两次确认。如果战场条件允许,会在发射之前朝火箭筒后方喊一句:后方净空以保证在火箭筒后方没有人员存在。在确保后方没有我方人员之后,操作副手会用手碰一下主手的头盔或者肩膀以示可以发射,此时射手就可以根据要求随时发射了。

在国产综艺节目《真正的男子汉》中王宝强就曾经作为120火箭筒的主手操作过。

(然后就被罚了)


军事观察员东旭


一般情况发射火箭筒里都是分两人一组,正射手与副射手;副射手主要是给正射手装弹。有的火箭筒是在筒口前部装弹,而有的则是后部装弹。

在战场环境下,各种枪炮噪音巨大,另外士兵为了保护自己还要佩戴头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士兵的听力。打过火箭筒的同学们都知道,虽然它被称为无后座力武器,但是发射一瞬间的噪音相当大,我个人曾在只有棉花塞耳这种超级简易的防护条件下打过69式火箭筒,一发火箭弹出去,瞬间右耳就失聪了,听力至少下降70%。相当于我捂住左耳,只有用右耳的情况下,外人使用正常的说话音量跟我说话,我根本根本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直到一周之后听力才完全恢复。在战场上肯定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因此喊叫的沟通肯定是不合适的,不如拍一下有效果。

另外,战场上时间就生命。持续的火力打击才有可能战胜敌人。对于正射手来说,不可能每一次副射手装完弹都自己有时间再回头看一遍弹是否装好和是否后方已经无人而分散精力,正射手精力要用在观察前方目标,以掌握最新的战场情况,这时候对副射手是要绝对信任的。因此副射手在装好火箭弹时,会用拍正射手的头盔或者上半部身体部位来告诉正射手,装弹完毕,可以瞄准发射。另外,现在单兵护具齐全,正射手如果带着护耳,那也会让听力降低,这时副射手采用触碰方式提醒正射手,要远比喊叫更加便利有效。还有的作战环境要求隐蔽作战,比如机动到发射位置时装好弹,副射手为了不暴露目标不会发声提醒,而只是会拍击触碰方式提醒正射手,弹药已装好可以瞄准发射。

实际上,这种触摸碰就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不一定非要拍头,其他部位只要两人协商好都是可以的。


陶德中士


火箭筒这一发明可谓在战场上日益扮演中重要的角色,最早追溯到二战的德国的铁锤,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可以迅速打击敌方的坦克装甲部队,以及在巷战中摧毁掩体和建筑物。现在的中东和北非地区的一些反政府军和恐怖分子拥有的RPG几乎适用范围和AK-47制式步枪一样,迅速的火力支援和拥有强大机动能力,让政府军和安全部队吃尽了苦头。所以火箭筒的使用时越来越来广,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往往看到装填手装填完毕后会拍打发射手的头部,然后发射手开始发射,这是为什么哩?

我们在看一些炮兵作战以及演戏中,知道首先指挥下达指令后炮手才开炮的。当然很多人都知道在战场中,枪林弹雨的,所以断定是噪音太大的缘故,但是装填手和发射手的距离那么近,噪音还不至于让两人听不见对方说话,这个其实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

真正的不是战场的枪弹导致噪音,而是火箭筒自身引起的噪音,火箭筒是没有坐力的武器,也就是说火箭筒在发射的一瞬间会造成强大的冲击波引发的巨大噪音。所以必须要求发射手配搭防止耳朵失聪的护耳用具,从而保护听力。同时在发射后,正射手需要保持高度精神集中来观察战场情况,那么势必无法顾及装填的情况,在此就需要装填手的来装填弹药。同时火箭筒也容易成为重点的打击目标,所以拍发射手头这个肢体动作更加增强隐蔽性。


诸葛小彻


实际上,在士兵头上拍一下其实仅仅是一个信号,那就是装填手已经装填好火箭筒的弹药了,可以进行射击了。而在战场条件中,噪音等其他影响因素过多,比如巨大的噪音就会干扰正常的交流,而在此时,拍一下火箭筒的操作手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不过这种情况也主要出现在后部装填设计的火箭筒,对于一些前装弹的火箭筒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比如二战中美军的巴祖卡火箭筒,就采用的是后部装填设计。而由于火箭筒的弹药比较特殊,发射手不能携带太多弹药,因此一般副射手也会携带一些弹药,增强其火力。而在作战时,像巴祖卡火箭筒这样的武器使用起来是比较危险的。

首先就是目标太大,容易遭到打击。火箭筒体积巨大,而且外形特征十分明显,识别起来非常容易。而由于火箭筒一般是高价值目标,因此往往也会遭到敌人的优先打击。所以在操作火箭筒时,一般是隐藏在尽量低矮隐蔽的环境下使用通过敌人坦克碉堡等这些目标的视野盲区攻击。

但是有时首发没有命中或者需要继续攻击的时候,装填就成了问题,火箭筒体积过大,尤其是后部装填设计的火箭筒单人装填起来比较耗时麻烦,而且在此期间很容易遭到打击。而副射手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助装填。但是由于战场条件下噪音等太大,士兵在发射火箭筒时听力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装填完成后,装填手一般不是通过说话,而是拍打发射手来告知其装填工作已经就绪,可以发射,同时副射手隐蔽起来,避免被尾焰伤及。这样一来极大的提高了装填工作的效率。

不过这种方式如今而言已经不占主流了。如今的火箭筒在反坦克导弹等这些武器的冲击下,作用已经很小了,一次性使用的火箭筒成了主流,比如美军的M136(AT4)火箭筒,就是这种设计。不过也有像我军的120毫米火箭筒这样的多次性火箭筒,这就需要装填了。


雇佣兵


对于火箭筒来说,尤其是可以反复装填使用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发射时都会有一个很大后方危险区,火箭弹和无后坐力炮的尾喷火焰很大,比如82无的尾喷火焰长达二三十米,后方危险区内如果有易燃物,容易被引燃,人员容易被烧伤甚至烧死,准备用炮的时候要清理尾喷区,火箭筒的尾喷区小一点,但是也有也需要清理。

在用炮的时候,前方的瞄准手要注意前方的目标动向,装填以及清理尾喷区的工作就交给副射手完成,完成清理以及装填动作后,副射手会给瞄准手信号,表明工作完成,可以发射。在环境噪音比较大或者需要安静的情况下,拍一下就成了比较好的选择。


有痰


看看你们说的那个复杂啊,,,拍队友头盔一下就是告诉他,炮弹装好了,,爱特么往哪轰就往哪哄吧,就这么简单,,,,

本人不是当兵的,,,全靠猜


AChina君少


副手是装填手(弹药手背着一捆弹弹和突击步枪)也是负责观察周围敌情的,主射手提着发射器,注意力都在要打击的目标身上,往往会忽略其他,拍一拍是替代喊叫更直接也隐蔽,意思准备好了可以发射,也是代表你打吧周围安全,我也在安全区内,壳!


微电脑也疯狂


也不是都拍头。这只是一种沟通方式,装弹手告诉射手可以发射了。战场环境要么噪音大,要么得保持安静隐蔽,因此喊话肯定不是最好的方法。射手要一直注意目标,因此装弹手装填完成,再从后面走到他眼前告诉他,肯定也不好。所以拍一下最简单直接,只要双方能理解沟通就行


雨季218609878


示意:我这边已经搞定,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