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幾點思考

  近幾年,國家對文博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博物館免費開放政策中,專門要求博物館要加強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2016年3月,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在“拓展利用”部分明確要求“大力發展文博創意產業”。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文物局四部門《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所提十六項“主要任務”中涉及到“文化創意產品”的主要有兩項,其八“大力推進文物合理利用”,提出“文物博物館單位要強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盤活用好國有文物資源。支持社會力量依法依規合理利用文物資源,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文化產品與服務”;其十“激發博物館創新活力”,提出要“發展智慧博物館,打造博物館網絡矩陣。鼓勵文物博物館單位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可見,做好文物資源的保護利用,“讓文物活起來”,更好地開發相關文化創意產品,已是文博單位需要認真面對的重要任務,也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之所在,需要群策群力,積極探索。

  基於“用戶需求”注重大數據的採集和應用

  隨著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廣大人民群眾對高品質、多樣化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充滿期待,同時也孕育著廣闊的需求市場,一些有實力的博物館積極致力於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將其作為事業發展新的增長點。不過,在實際的工作運行中,很多博物館雖然身處“互聯網+”影響越來越廣泛的時代,但還是在傳統的老路上躑躅前行,並沒有將互聯網和信息技術作為重要的技術支撐和發展要素,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方面不知如何應對。

  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其目標的確定非常重要,目標的確定又要以觀眾、用戶的喜好為前提和重要基礎。選取哪些藏品,開發哪些類型,針對什麼人群和用戶,主體客戶的主要需求和潛在選擇,如何更好地設計、製作和推廣,所有這些產品開發製作的鏈條和環節,都得充分地考慮到主體客戶和潛在客戶的喜好,所以產品開發中的市場分析至關重要。相關用戶需求和市場信息的採集和調研,就可以充分地依賴於互網聯進行。現在的博物館觀眾,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機,每人都是信息的採集者和攜帶者,很多人還將相關信息上傳到互聯網上,無形中就積攢了海量的數據資源,逐漸就形成了有別於傳統時代的極為豐富的信息庫。可以通過其拍攝和微博微信的分享,在博物館行走的路線和空間停留時間的統計,以及購物需求和偏好等市場信息分析,就能夠比較好地把握不同類型觀眾的喜好,或者說不同產品的客戶市場。也可以有針對性地開發概念性設計和製作展品嚐試,通過多種形式的互聯網宣傳、展示以及客戶意見調研,建立虛擬賣場,逐步推廣。在觀眾至上、用戶至上的時代,充分地採集和分析這些大數據,自然有利於更為客觀地把握觀眾的訴求,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能夠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按需生產”,開發出更具客戶歡迎和市場競爭力的文化創意產品。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撰寫的《大數據時代》被認為是大數據研究的開山之作,他本人被譽為“大數據商業應用第一人”。正如他在書中所言,大數據帶來的信息風暴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大數據開啟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大數據的核心就是預測,已經成為了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事實上,這些來自互聯網的“數據資源”,早已被各行各業的高手們充分運用並取得了可觀的收效。美國總統競選團隊也運用大數據實時分析選民的好惡。華爾街通過大數據運用根據股民的情緒拋售股票。一部《紙牌屋》讓文化產業界都感受到了大數據的力量,據說,拍什麼,誰來演,怎麼播,都是通過對數千萬計觀眾的喜好大數據統計分析來決定的。

  與之相對應,產品開發成功與否,也可以通過市場反饋信息來衡量和評價。產品的開發和推廣,最終要面對“客戶”和“市場”,“客戶”與“市場”的歡迎程度決定了其生命力的長短。因此,博物館應藉助於“互聯網+”的平臺,及時收集相關設計、製作、銷售的數據,根據績效目標和績效指標,及時進行市場過程分析,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並隨時準備調整思路和方向。有條件的博物館,還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第三方機構運用大數據手段開展績效評價工作,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以促進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的可持續開展。

  重視數字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和展陳傳播

  “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已經成為所有文博人和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如何“活起來”,有很多的探索和路徑,其中“數字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也是一條重要途徑。在當今時代,博物館已經不能只是“物的陳列”,而是要在充分了解觀眾需求的基礎上,積極藉助於各種新型科技,包括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技術,著力建設科技型、智慧型的博物館。近一年來,多檔精心製作的文博節目廣受歡迎,其中《如果國寶會說話》就是其中的傑作,據報道稱有接近20位導演帶領各自的團隊,用一年多的時間深入全國各地博物館,從全國億件文物中精選出100件代表性國寶級文物,第一次在電視領域運用最新的全息數字採集技術和全息存拓技術將100件文物全方位、人格化地呈現,製作成了百集紀錄片,每集5分鐘,以“微記錄”、“微電視”的方式講述一件件文物,讓原本可能陌生的文物走近尋常百姓家,知曉其時代特徵和文化價值,帶動了“博物館熱”,成為通過數字文創“讓文物活起來”的範例。

  在“互聯網+”時代,博物館堅持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並重,藉助“互聯網+”、“數字化+”等技術,不但有助於增強博物館藏品的傳播力、表現力和感染力,而且可以賦予藏品新的生命力。以浙江自然博物院為例,近年來,致力於“建立掌上新時代,推動展覽信息化、信息網絡化和網絡移動化”建設,2017年至今上傳了兩萬多件展品信息在雲平臺,實現了即使“不到博物館”也能輕鬆觀展;而且通過“智慧導覽系統”,讓遠距離的觀眾也能通過微信轉發、聆聽中英文講解、觀看講解微視頻、給展品點贊留言互動。也可以基於“自然·生命·人”基本主題陳列(2011年榮獲第九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開發相關音像製品、影視節目、音頻節目、電子出版、網絡傳媒等原創數字文化創意產品,講述地球生命進程,激發人們對地球、對生命的瞭解、熱愛和保護意識,培育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基本理念,進一步凸顯博物館主旨。

  積極關注和借鑑國外博物館以及其他行業的先進經驗

  互聯網時代,無形中拉近了世界各地的人們與不同博物館之間的“距離”,也為了解國外博物館的發展以及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提供了諸多便捷的途徑,與此同時還擴展了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國際市場。只要不涉及到核心的開發技術,一些設計形式和功能用途的開發,其實都是可以互相仿效和學習的,這既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體現,也是文化繁榮的重要途徑。

  “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是我國探索中國特色國家治理之路的重要路徑。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其實也可如此。一方面要“不忘本來”,做到“以我為主”,立足於博物館自身的資源和基本館情,發掘優勢和特色。另一方面要“吸收外來”,瞭解國際博物館相關領域理論與實踐的動態趨勢,發展措施和具體行動,同時更好地反觀自身情況,對比分析,尋找差距,學習互鑑。當然,發展最終要“面向未來”,要探尋各自更具特色的發展之路。如此,方有助於做好產品定位,並借鑑“他山之石”,開發出既富特色又能廣受歡迎的文化創意產品。

  比如,英國的大英博物館、法國的盧浮宮、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以及華盛頓藝術博物館和一些中小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都與博物館本身的代表性藏品密切關聯,很受觀眾喜愛。一些著名高校,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也都有各自頗具規模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既豐富了校園文化,也成為傳播校園文化的重要媒介。此外,還可以向全球商業運營極為成功的迪斯尼樂園、樂高樂園等學習,他們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滲透到了日常生活的諸多方面,廣受孩子們的熱愛,由此也獲得了每年相當可觀的經濟收益。

  要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創新、保護和管理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大發展,博物館已迎來了大發展的時代機遇。在“讓文物活起來”的號召下,相關行業都在躍躍欲試,尋求特色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但是不可否認,在具體工作實踐中,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方面,在品牌培育、品牌授權等方面,很多博物館還缺乏主動性和前瞻性。而且,在信息資訊快速傳播的互聯網時代,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相互模仿,多有雷同,原創精品較少;在鼓勵、支持創作創新方面,還缺乏有效的激勵政策和長效的保護機制,不利於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研發、生產、經營。

  身處行業生態發生鉅變的時代,如何保護好博物館自己的知識產權,是博物館應該認真對待的戰略問題。一方面要謹慎對待自己和產品開發合作方的設計,防止對他方享有的知識產權的侵權和疑似侵權,另一方面也要嚴防自己的文物精品被他方未經授權許可就大量商業使用的侵權行為。這方面的案例已有不少,而博物館方面維權艱難乏力,收效甚微,應該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博物館相關各方有必要儘早達成共識,改變各自為戰,單打獨鬥,互不溝通、互不合作的局面,建立合作機制,將“互聯網+”作為深化知識產權保護方式改革的重要手段,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知識產權侵權假冒在線識別、實時監測、源頭追溯中的作用,最大程度減少對博物館正常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影響,提升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行為的效率、力度及精準度,增強博物館知識產權領域的治理能力。

  結 語

  “互聯網+”時代,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有著極為廣闊的空間,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當然,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也要遵循一般產品開發的基本原則,要充分地做好客戶和市場調研分析,要對未來的發展有準確的預判,要善於藉助先進科技的應用,要有好的立意和審美,在實現博物館藏品展示與再現、體驗與教育、研究與創新、分享與傳播等基本功能方面,將大有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