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建設者 致敬禮!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平凡的崗位,在祖國需要的地方,風雨兼程,默默奮鬥。他們是國家重大工程一線的建設者,他們用奮鬥書寫人生,也推動著一張張“國家名片”砥礪前行。

2018年國慶期間,央視新聞推出全媒體節目【國家建設者】,多路記者走進正在建設中的國家工程,將鏡頭對準了樸實無華的建設者們,在和他們的相處中,記者感受到的是平凡崗位上的堅持和動人。他們每一個人都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寫給國家建設者的一封信】是參與報道的記者寫給每一個心懷家國的國家建設者們的心裡話,也是記者在採訪中的感悟和感動。

正是每一個普通人點滴的努力,才成就了國家的夢想!

新華隧道的建設者們:

神農架大山深處,雲霧繚繞,你們的堅守和奉獻就是一道最美的風景。

国家建设者 致敬礼!

有時候覺得你們挺幸運的,因為你們有“大機”,有這個最先進的鑿岩機陪伴身邊。正如李亨說的,操控著大機,看著隧道一點點推進,感覺自己在駕駛著戰鬥機,特別有戰士的感覺。

国家建设者 致敬礼!

再過幾年,天塹變通途。正如劉子波所說的,當有一天我們老了,可以驕傲地對兒孫們講,這一條鐵路是我們修的,那一個隧道是我們打的,那該是一種怎樣的自豪啊。

向你們致敬!

央視記者 李紅剛

徐俊和“華龍一號”的建設者們:

你們好!今年的這個九月是我第一次到防城港,也是第一次見到你們。一個東北人,真的難以想象那樣的高溫還要連續作業,一個愛貪睡的人,也難以接受經常凌晨四五點就要開始工作。五天的時間,我跟著你們長了見識,也知道世界上辛苦的人太多,要少一點抱怨。

国家建设者 致敬礼!

因為工作性質,要在各個工程上奔波,你們大多與家人分居兩地,提起孩子,總是低低頭。節目裡徐俊的兒子奶聲奶氣的問“爸爸你吃飯了嗎”,這句話我反覆聽了幾十遍,希望長大了的他能看到這段,希望小小的孩子能夠明白,爸爸做的事情很了不起,爸爸很愛你。

国家建设者 致敬礼!

防城港會記得你們,“華龍一號”會記得你們,而我呢,就希望很快還能再跟你們見見面,聊聊天。

央視記者 王世玉

深中通道的建設者:

你們好!現在回憶你們這個群體,閃現的第一個畫面就是黑。每天從深中通道西人工島採訪回來,臉都被曬得火辣辣的疼,幾天下來,周圍人都說我黑了很多,而最讓一個女記者心痛的是,曬出了一臉斑!

国家建设者 致敬礼!

島上沒有信號,沒有任何娛樂,回到岸上要坐一個多小時的船。我曾經想過,如果在這裡生活,我能堅持多少天?我不敢想答案,而你們-----深中通道的建設者們已經在這裡工作了近兩年,並且還將有六年。

国家建设者 致敬礼!

你們在島上的每一分、每一秒的堅持,使得深中通道能夠從設計藍圖逐步生動、鮮活地呈現出來,如汪洋大海中的鯤鵬、終將展翅飛翔。感謝你們,深中通道的建設者們!

央視記者 喬亞美

老和:

你好!以前沒有接觸過海上風電的施工,這次咱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幾天下來,印象太深了。那個吊籠,從小船到大船的交通工具,啥安全措施都沒有,幾十米就那麼稀裡糊塗地上去了。剛開始,我以為是為了圖省事,隨便編了個籠子,後來才知道,全世界海上作業都用這玩意,這回是漲了見識了。不過,千萬得抓牢啊,這要是手一滑,人就掉海里了!

国家建设者 致敬礼!

老和,你兒子明年上高三了吧,最關鍵的一年了,多抽點時間陪陪他,免得將來後悔。

国家建设者 致敬礼!

最後,期待你們併網發電的勝利時刻!

央視記者 李寧

京張高鐵的年輕人們:

你們好!京張高鐵的工地上到處都是銳利的鋼筋,即使穿著厚牛仔褲,我們腿上也被戳出了好幾道口子。軌枕上鋪著的保護膜,踩上去一不小心就容易滑到。這就是你們的工作環境,而你們這群年輕人居然不覺得苦!

国家建设者 致敬礼!

因為氣候條件侷限,高鐵的底座和道床施工必須在冬季之前完成。工地上24小時不停地在施工,當然這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之下。大學剛畢業兩個月的王海龍就得經常上夜班,才來工地兩個多月,已經從滿臉膠原蛋白的“小白”,變成了工地上的“小黑”。

国家建设者 致敬礼!

“少年強則國強”,從你們這群朝氣勃勃,精益求精的年輕人身上,我們懂得了中國高鐵為何能成為國家驕傲,也看到了國家未來的希望。

央視記者 文為明

云云:

你好!這已經是我們第二次見面了。初見你,就被你純真而又堅定地眼神吸引了。“胖五”這個“胖子”讓你深愛並“痛”著。進艙跨度大,你身材嬌小,跨不過去,你就練劈叉、練下腰;“胖五”隨便一個零件就二十幾斤,力氣不夠大,你就回家舉槓鈴,生生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女漢子。

国家建设者 致敬礼!

云云,馬上就要去海南執行發射任務了,願你此行順利,永遠這麼陽光、美好。

国家建设者 致敬礼!

央視記者 龐靜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