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我軍驅逐艦動力進化史,055動力富足利於高能武器上艦

國產第一代驅逐艦是051型,上世紀70年代服役,它參照蘇聯50年代科特林級驅逐艦設計。051型是90年代前我海軍的頂樑柱,它採用2臺453型蒸汽輪機(仿科特林的TB-8),總功率約72000馬力,讓該艦能輕鬆跑出30多節高速,據說在船廠測試時最高跑到38節。

正本清源:我軍驅逐艦動力進化史,055動力富足利於高能武器上艦

當年051型133重慶號監視洛夫級巡洋艦

051型遠落後於當時的國際水準,卻讓人永遠記住的是:1985年11月18-19日,051型133重慶號負責監視路過東海的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和現代級驅逐艦,重慶號孤身緊隨兩艘蘇聯鉅艦,時而在前、時而在側,直到蘇聯兩艦到了海參崴才返回,這悲壯一幕讓日本攝影師深感震撼。

蒸汽輪機燃油效率高、可使用劣質燃料,造價低,在續航力上有天然優勢,但最大的缺陷是啟動時間長,響應慢,體積大,但卻是當時我軍大中型戰艦唯一動力,且不受制於人。

正本清源:我軍驅逐艦動力進化史,055動力富足利於高能武器上艦

052型112哈爾濱號

1989年開建的052型112哈爾濱和113青島號,得益於中西蜜月期,罕見採用了2臺美制LM-2500燃氣輪機(單臺25000馬力)和2臺德制柴油機,動力世界一流。

燃氣輪機體積小,同等功率下體積只有柴油機的1/3、蒸汽輪機的1/5,啟動加速快,一兩分鐘就能達到最高轉速,沒有龐大的蒸汽管路。缺點是油耗高、價格昂貴,柴燃聯合則實現了優勢互補。

短暫的中西蜜月期後,西方對華軍事禁運,我國開始從烏克蘭引進10臺UGT-25000系列中的DA80燃氣輪機(單臺功率約26000馬力)。新世紀開建的兩艘052B、頭兩艘052C,被稱“江南四劍客”,它們都採用了UGT-25000燃氣輪機,4艦用了8臺,剩餘2臺備份與研究。

正本清源:我軍驅逐艦動力進化史,055動力富足利於高能武器上艦

052B型168廣州號

後來引進技術資料,並參照美製LM-2500,最終完成了DA80燃氣輪機的國產化,單臺功率提升到大於33000馬力。2010年率先由169艦試裝一臺國產化GT-25000,該艦數次往返索馬里,耗時數年經受了高負荷測試,以至於後續4艘052C直到7年後才開始下水。這期間,陝西柴油重工完成了德制柴油機的國產化,功率提升到10000馬力。

自此,我國大中型水面戰艦的動力問題總算得到了解決,“下餃子”時代正式來臨,後續4艘052C快速開建、052D批量下水、055大驅開工。055還是我國第一型採用4臺燃氣輪機的驅逐艦,首次實現了全燃聯合動力輸出。

正本清源:我軍驅逐艦動力進化史,055動力富足利於高能武器上艦

052C首艦170蘭州號

從烏克蘭曙光機械設計局官網可看到,UGT-25000燃氣輪機是整個系統型號的總稱,GT是燃氣輪機英文Gas Turbine的首字母縮寫,25000是功率等級,UGT-25000系列有四大型號,其中只有DA80是用於艦船,所以DA80是最正規的叫法。

關於國產化後的DA80,有叫GT25000的(本文以該名稱代稱),也有叫CGT25000的,也有叫GT28的,官方並沒有透露過具體型號。在國產化中,哈爾濱船舶鍋爐渦輪機研究所(中船重工703研究所)是主抓,負責設計和研製,燃氣發生器由中航西安航發生產(430廠),渦輪由老牌哈爾濱汽輪機廠生產。

正本清源:我軍驅逐艦動力進化史,055動力富足利於高能武器上艦

052D首艦172昆明號

430廠曾自行生產過GT25000,並命名為“QC-280”,並向海軍推介,試圖繞過703研究所,但海軍並未採用這個“盜版貨”。在中航大力宣傳下,導致國內眾多媒體都認為國產化的UGT-25000燃氣輪機的型號是QC-280。

052D採用了兩臺GT25000燃氣輪機和兩臺國產化德制柴油機,7000噸能跑出31節高速,完全可跟上航母的速度。

正本清源:我軍驅逐艦動力進化史,055動力富足利於高能武器上艦

055首艦(舷號和艦名未知)

而055則採用了四臺GT25000,經典的燃燃聯合(全燃),總功率大於13萬馬力,兩兩並聯分別驅動一根主軸和一副螺旋槳,高速開四臺,中速開兩臺,低速開一臺。

目前來看,055的動力強勁有富餘,以至於有俄羅斯專家稱055能跑35節。但是055並非只是為了跑得快,而是為後續高能武器的上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