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股」中弘股份將退市 仍緊急換帥

“仙股”中弘股份将退市 仍紧急换帅

股價第3次跌破1元,中弘股份第9次提示公司被終止上市風險,A股或迎首隻“仙股”退市

連續19個交易日(2018年9月13日-10月17日)股價低於1元,中弘股份提前一天被判了“死刑”。10月17日收盤,中弘股份股價跌9.89%,報0.82元,這也意味著即使10月18日收盤漲停,中弘股份的股價也無法超過1元“生死線”。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中弘股份或難逃被終止上市的命運。

如果中弘股份確定退市,將成為A股史上首隻因為股價跌破1元退市的股票。

10月17日,新京報記者多次撥打中弘股份證券處電話,無人接聽。

A股或迎首隻股價跌破1元退市股

10月16日晚間,中弘股份發佈《關於公司股票可能將被終止上市的第九次風險提示性公告》指出,從9月13日-10月16日,中弘股份股票已經連續18個交易日收盤價格低於股票面值1元。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如果中弘股份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公司股票可能將被終止上市。

儘管10月17日中弘股份尚未發佈第十次風險預警,但公司股價連續19個交易日收盤價格低於1元已經成為事實,這也意味著,留給中弘股份提升股價的時間僅剩最後一天。但是,由於中弘股份17日股價報收0.82元,18日就算漲停也無法超過1元“生死線”。

這已經是中弘股份今年第三次淪為仙股。

今年6月,中弘股份股價就曾首次跌破1元。中弘股份股價第二次跌破1元的直接原因是涉嫌財報造假。

今年7月13日,中弘股份發佈半年度業績預告稱,報告期內,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876.59%,基本每股收益虧損約0.17元。關於上半年業績變動的原因,中弘股份表示,因報告期內公司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大多處於停工狀態,融資發生的資金成本費用化,導致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10億元。

公司於8月14日收到安徽證監局《調查通知書》指出,因公司披露的2017年一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三季度報告涉嫌虛假記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8月15日早盤,中弘股份跌破1元成“仙股”。

8月29日晚間,中弘股份發佈2018年上半年年報,報告期內,中弘股份營業收入同期增長9.04%,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3.26億元,同比大減4625.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同比大減3764.20%。

此次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不能再度回到1元以上,中弘股份恐成為第一隻退市的房地產股票。

逾期債務56億,四度尋求“接盤俠”

根據中弘股份16日的公告,截至2018年10月14日,中弘股份已有56.17億元債務未能到期清償,全部為各類借款。公司目前正在與相關債權人協商妥善的解決辦法,並且在全力籌措償債資金。

正是由於諸多債務,中弘股份在不斷尋找救星、尋求重組,而這也為中弘股份本次股價跌至1元以下埋下了伏筆。

據瞭解,今年3月起,中弘股份相繼尋求“接盤俠”中國港橋、新疆佳龍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加多寶、宿州國厚及中泰創展。

8月27日晚間,中弘股份發佈公告稱,由於管理不善,資金緊張,在建地產項目均陷入停工狀態,面臨多起訴訟,已經陷入嚴重經營困難及債務危機,持續虧損。而公司與加多寶等多方簽署了經營託管及債務重組協議,加多寶等相關方擬向中弘股份提供流動性支持及管理服務,以解決中弘股份的債務危機。

然而僅僅過了一晚,8月28日一早,加多寶就發聲明否認,稱加多寶對協議所述內容完全不知情,從未對協議中籤名的“黃偉清”有任何授權,公告中所述加多寶的財務數據嚴重不符。一時間,這場重組變為“羅生門”。

到了8月30日晚間,中弘股份公告稱,公司經審慎判斷,認為《債務重組及經營託管協議》實質性上已終止。公司將在取得該協議終止的書面文件後,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儘管如今加多寶重組一案告一段落,但中弘股份的逾期債務問題仍未解決。

在這一背景下,中弘股份10月9日晚間披露與宿州國厚及中泰創展共同簽署了《經營託管協議》。中弘股份委託宿州國厚對公司實施託管經營,中泰創展同意在宿州國厚實施託管經營過程中,酌情給予中弘股份流動性支持,促進中弘股份恢復正常生產經營。

據披露,宿州國厚是由安徽國厚資本、宿州城投和陝國信託共同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中泰創展的控股股東為解茹桐,截至今年上半年結束,中泰創展總資產337億元,淨資產60.4億元。

為儘早解決逾期債務問題,化解中弘股份債務危機,10月16日,中弘股份公告稱公司擬召開債權人大會,會議內容為審議組建中弘股份債權人委員會的相關事宜和商討解決中弘股份逾期債務的相關問題。這場會議被部分業內人士解讀為中弘股份解決逾期債務問題邁出實質性步伐。

不過與此同時,中弘股份也表示,宿州國厚和中泰創展對公司及公司子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尚未開展全面盡職調查,對公司及公司子公司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尚未有全面瞭解。公司能否與債權人就債務重組達成一致意見,以及能否就具體項目引入流動性資金或戰略投資者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 聚焦

控股股東股份被司法凍結,董事長總經理雙雙辭職

中弘股份的危機持續不斷,並在緊急換帥中。10月7日,新京報記者獨家獲悉一份(2018)京03執298號法院裁定書,從裁定書信息可知,申請執行人中泰創展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標的額為5億元及利息、違約金,被執行人包括中弘股份、中弘卓業、王繼紅、王永紅等,中弘股份及中弘卓業持有的股權被輪候凍結。同時,根據最高法院網站信息顯示,中弘股份、中弘卓業、王永紅均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10月8日,中弘股份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被要求說明公司是否與中泰創展簽訂過借款協議或者擔保協議,5億元債權糾紛的借款主體及擔保人情況。10月15日,中弘股份回覆稱,公司控股股東中弘卓業收到貸款5億元,債務到期後未能履行償債義務,債權人浙江中泰創展依照法律規定主張債權,並申請法院查封了債務人的部分資產。

就在中弘股份回覆問詢函的三天前,10月12日,其公告稱,公司獲悉公司控股股東中弘卓業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再次被司法輪候凍結。

截止公告日,中弘卓業作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共持有公司股票22.27657410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6.55%,其中22.20961822億股已經辦理質押登記手續,佔其持有公司股票的99.70%;中弘卓業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已被司法凍結和司法輪候凍結。

對於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司法輪候凍結中弘卓業部分股權事宜,公司已告知中弘卓業儘快核實具體原因,儘快通報給本公司。公司將持續關注中弘卓業股份被司法輪候凍結的事項,進行後續披露。

控股股東的股份被司法凍結一事還未告一段落,10月16日,中弘股份公告稱,收到公司董事長王繼紅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及董事、總經理張繼偉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兩人辭職均繫個人原因。

根據《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張繼偉的辭職自辭職報告送達公司董事會之日起生效,其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的任何職務,其所負責的工作已平穩交接,其辭職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影響。

王繼紅的辭職將導致公司董事會成員人數低於法定最低人數,在補選出新的董事前,王繼紅仍應按照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履行董事長、董事和法定代表人職責。

根據中弘股份最新公告,經董事長王繼紅提名,中弘股份聘任張永宏為公司總經理。簡歷顯示,張永宏出生於1964年9月,北京大學法律系學士碩士,2005年到2007年博雅智業公司總經理,2008年到2012年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長,2013年至今深圳源泉匯創業孵化器總經理。張永宏未持有公司股票,與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實際控制人之間不存在關聯關係,不是失信被執行人,亦未受過中國證監會及其他有關部門的處罰和證券交易所懲戒。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