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臨夏有個八坊十三巷


轉發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臨夏有個八坊十三巷

大型河州磚雕《八坊十三巷》矗立在街區中心

圖片由八坊十三巷景區管理局提供

一條條幹淨整潔的青石路、飽含歷史文化韻味的街巷,一幅幅展現八坊人民生產生活的河州磚雕,一扇扇古色古香的木質門窗,再加以八坊民俗館、八坊手工藝館、八坊人物故事館等展館,走在甘肅臨夏市的八坊十三巷,城市的文化肌理深刻而清晰。從又臭又髒的老瓦房,蛻變為今天充滿活力的街區,八坊十三巷已然成為臨夏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名片。

貧困瓦房區尋求蛻變

“八坊民居久寂寥,鎖在塵世人不識。”這句話曾是八坊十三巷的真實寫照。八坊十三巷原是臨夏市一片古老的瓦房區,在改革開放後的城市建設中保留下來。轄區常住2000多戶,8200人。居民中以回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佔98%以上,是典型的老城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

由於人口結構複雜、貧困面廣、開發難度大,民生問題比較突出,八坊十三巷曾一度與貧困掛鉤,居民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思想觀念落後,創業就業問題比較突出,貧困面達35%。為改善人居環境,從2015年開始,臨夏市著手於八坊十三巷的打造,對原有的瓦房區進行修葺,在保護原有風貌的同時,本著“一巷一特色,一步一景觀”的方針對它進行保護性開發。

“這八個坊、十三條巷內仍完整地延續著回族圍寺而坊、圍坊而商的格局,我們在改造時非常重視保存這裡的歷史沉澱。”臨夏八坊十三巷景區管理局局長馬旭介紹。八坊十三巷裡有八座教坊,有較為完整的26院古典建築,完整的格局、建築、民俗和文化都被保存了下來。

不僅如此,在改造開發前期,街道還在居民中回收了1020份的調查問卷,瞭解他們對八坊的歷史、民族文化、民居、特色飲食等方面的價值認同,改善、開發八坊的真實意願,八坊歷史價值的展示範式,以及八坊開發後是否有意願參與旅遊經營等等,為八坊十三巷的改造開發夯實基礎。

“文化味”讓這裡獨具風情

“過去街道坑窪不平,沿街房子的土牆露在外邊。紅水河又臭又髒……現在大變樣了!”在八坊十三巷住了60多年的馬忠福老人這樣感嘆道。

依照“文化為先、利民為本”的指導思想,2017年,臨夏對八坊十三巷重點保護開發了專員巷、王寺巷、石橋巷、細巷、壩口巷、小南巷、大南巷、沙尕塄巷、北巷以及紅水河兩岸的九巷一河,總長約3.3公里。

雖然八坊十三巷最大的亮點是巷巷有特色,但在不盡相同的巷子中,“文化味”卻始終不變。不管是隨處可見的精美的河州磚雕,還是兩步一家的非遺工藝館、極具當地風情的美食店,都提醒著參觀者,這裡不是別的地方,這裡是臨夏。

在大旮巷口一家名叫“回味·家”的農家院,河州包子、髮菜鴿蛋湯、羊肉糊茄等這些地道美食應有盡有。店主馬炳山以前在上海做餐飲,後來他決定回鄉發展。“八坊十三巷是我們的傳統,‘賞傳統文化,品民族美食’是我在這兒開店的宗旨,就是讓客人體驗圍著炕桌盤腿而坐吃手抓羊肉、喝蓋碗茶的民族風情。”

在葫蘆館,臨夏非遺傳承人、甘肅省高級葫蘆雕刻師白正兵的葫蘆雕刻作品琳琅滿目、惟妙惟肖。“我的工作室去年搬到了八坊十三巷。如今臨夏市的旅遊業不斷壯大,來八坊十三巷遊玩的人越來越多,外地遊客見到我們的葫蘆,評價特別高,都說見過燙畫葫蘆、鏤空葫蘆,還從來沒見過用針雕刻的,大家都懷疑是不是畫上去的,有人直接用手摸,看能不能擦掉。”白正兵笑著說。他的刻葫蘆如今已成為備受市場青睞的工藝品。

當地居民幸福指數提升

截至目前,八坊十三巷總投資達4億元,撬動民間投資2億元,旅遊人數達319.1萬人次,旅遊綜合收益13.8億元,解決就業近1000人。

“八坊十三巷的改造,既保護了民族民俗文化,又開發了旅遊資源,更加提升了街道的品位。與此同時,保護改造項目的實施也改善了人居環境,提升了居民的經濟收入,更主要的是廣大居民的思想觀念有了質的轉變,拓寬了他們增收致富的路子,增強了信心。”臨夏州委宣傳部副部長馬學志表示。

行走在八坊十三巷,可以看到不少院落的門楣上,都釘有“和諧家庭”“文明家庭”和“衛生整潔庭院”的牌子。在當地頗有名氣的祁建忠一家便是其中孝老愛親的典型模範。三代同堂,一大家子十幾口人,和和睦睦。祁建忠74歲的老伴馬麥燕老人笑稱:“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很熱鬧,三個兒子都很孝順,我享福了!”

現在八坊十三巷成了旅遊景點,馬麥燕老人高興不已,“成了景點就更熱鬧了,我經常在街上散散步、曬曬太陽,許多外地遊客還請我和他們合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