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服务实现最美夕阳红 我市全省率先实现养老“公建民营”全覆盖

不久前,随着郭庄镇、茅山镇、茅山管委会首批3家乡镇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正式签约,标志着我市乡镇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一张覆盖市区与乡镇的新型养老体系网在句容全域范围建成,这在全省县域中尚属首家。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近年来,市民政部门积极探索养老新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事业,通过引入三方专业服务公司参与“公建民营”新模式,不断加强养老机构安全质量管理,实现服务质量的提档升级。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公建民营是指由各镇(街道、园区)政府出资兴建并拥有所有权的养老机构(敬老院),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委托给具有一定资质的社会力量进行整体运营和管理。公建民营后敬老院定性为履行公办养老机构保基本、兜底线的政府保障职责,兼顾面向广大普通老年人的公益性,提高公办养老机构资源绩效和服务品质。

据了解,全市共有8个镇、3个街道、2个管委会,截至2017年末,户籍人口58.9万人。据统计,全市11家公办养老机构(敬老院)共有床位1430张,入住五保老人713名。作为当前各镇(街道、园区)养老福利主体,由各镇人民政府包办,存在经济效益较差、工作效率偏低、竞争力不强以及环境改善、服务质量不高等短板,还停留在满足老人一日三餐等基本物质的需求上,缺少更多精神层面的服务和观照。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激发公办养老机构活力,我市出台了《全市养老机构(敬老院)“公建民营”工作实施意见》。2018年6月通过公开招投标,由上海人寿堂国药有限公司取得我市8镇(街道、园区)敬老院20年的租赁运营权,总投资约1.7亿余元。

目前,句容市社会福利中心按照“公建民营”模式,实行租赁运营。2016年11月,上海人寿堂国药有限公司由其设立的句容市逸仙颐养院有限公司负责中心运营管理,实现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运作。该公司运营1年多以来,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关注、认可和称赞。

记者在该中心家庭式养老楼看到,老人们的房间宽敞明亮,床单被褥干净整洁,每个房间都配有电视、衣柜、桌椅等生活设施;生活区内,厨房、餐厅、娱乐室、医疗室一应俱全。老人可以到阅览室读书看报,到活动室打牌、下象棋、玩麻将,去健身室做健身运动、跳广场舞。在饮食方面,中心根据老人的需求和口味不同,聘请全职的专业营养师为老人配餐。“在这里住得好、吃得好、护工照顾得好。”84岁的老人孙永春带着老伴去年11月搬入中心,他们非常喜欢这里的环境,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该中心作为公建民营性质的大型“医养融合”养老机构,融“吃、住、乐、学、医”于一体,为入住老人提供生活居住、医疗康复、体育锻炼、文化娱乐等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让老人在这里既能享受到居家养老的温馨,也能感受机构养老的专业服务

下一步,我市将在2-3年内对8镇(街道、园区)敬老院实施提档升级改造工程,逐步实现句容养老市场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目标。通过调动社会力量介入养老机构,采取公建民营,用科学的养老服务理念,专业的管理服务经验,不断提升养老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养老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市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指数和获得感。

刘冰冰 潘雪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