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陽區城市總體規劃 打造汕頭西翼現代化新城區

規劃範圍和空間層次

全區:潮陽區行政轄區範圍,包含文光街道、棉北街道、城南街道、金浦街道等4 個街道及海門鎮、和平鎮、谷饒鎮、貴嶼鎮、河溪鎮、關埠鎮、西臚鎮、銅盂鎮、金灶鎮等9 個鎮,總面積674.68 平方千米。全區層次實行結構管控,統籌全區發展規模、重大基礎設施佈局和城鎮職能分工,並劃定禁建區、限建區、適建區和已建區,明確空間管控底線,通過下轄鎮總體規劃進行傳導實施。

中心城區:潮陽區域內劃定具有城市形態,用於城市發展和集中建設的區域,由文光街道、棉北街道、城南街道、金浦街道和海門鎮、和平鎮、河溪鎮華陽片區組成,總面積238.73 平方千米。中心城區層次明確土地利用空間佈局和核心管控要素(這是潮陽首次將和平鎮和河溪鎮納入中心城區

潮陽區城市總體規劃 打造汕頭西翼現代化新城區


潮陽中心城區規劃圖



城市發展目標與戰略

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提出“堅持城鄉

統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有序推進城鄉空間、促進區域交通一體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保護利用歷史人文資源”六大發展策略。

01

城鄉統籌策略

堅持“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指導思想,大力推進

城鎮化、工業化和城鄉一體化,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促進人口和工業向中心城區、重點鎮、新城、產業園區適度集中,完成農業人口“近地”與“就地”的非農化轉換。完善城鄉交通、能源、市政公用、信息等基礎設施的網絡化建設,健全城鄉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形成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互促共進機制,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

02

生態環境保護策略

按照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

制定潮陽全域空間管制規劃,劃定不可建設用地的範圍,對極高敏感區與高敏感區的建設應嚴格控制,嚴格保護山丘林地、水系、灘塗等生態敏感地區的生態環境。重點對練江及其支流進行綜合整治,改善城鄉衛生環境,建設符合潮陽特點的城鄉排水和垃圾處理系統;落實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嚴格控制土壤汙染來源。

03

城鄉空間發展策略

完善空間資源在城市功能方面的優化配置,推進

由原來的“增量增長”向“存量發掘”發展模式的改變,保持適度的用地功能混合,集約、高效利用土地,控制城鎮建設的無序蔓延。

在城市拓展方向,優化潮汕地緣特色的城鄉聚落空間,向海近江、緊湊集聚。通過濱海濱江新城區的建設迅速拉開中心城區框架,重塑城市公共服務中心體系;依託廈深鐵路潮陽站的發展優勢,提升和優化潮陽中心城區和谷饒鎮區的功能和定位,形成潮陽全區副中心城區和經濟中心,形成汕頭南部公共服務核心區帶動整個區域的良性發展。

在榕江南岸重點打造“江灣新區”形成綜合性生態創新型中心區,作為新一輪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平臺,並建設成為汕頭引領汕潮揭一體化發展的空間紐帶。

04

交通發展策略

促進全域交通一體化和配套設施的完善,發揮鐵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區域性交通基礎設施對城市發展的帶動作用,強化公共交通在空間發展中的導向性作用,加強區域內各主要組團、功能區間的交通聯繫,建設外通內暢的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體系。依託逐步建設完善的市域城鄉快速交通走廊,強化潮陽區與汕頭中心城區、潮陽區以及揭陽市的聯繫。沿練江和榕江堤岸,建設兩條堤路結合的城市主幹道,與汕南大道、234 省道、237 省道等區域性道路串聯全區各功能區,加強各功能區的經濟和產業聯繫。

05

產業發展策略

全面優化產業佈局,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產業高地,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重點大力推進農業現

代化進程,積極發展技術含量高、融生態、經濟、社會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都市型農業;加速新型工業化進程,深入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孵化和傳統優勢產業的創新升級,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空間支撐力度,形成以先進製造業為主導的工業發展結構;利用交通基礎設施和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和濱海旅遊業,顯著提升第三產業發展質量,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06

歷史人文資源保護策略

加強對潮陽“千年古縣”歷史文化名片的宣傳和展示,延續歷史文化發展脈絡,保護好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街區、傳統村落、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等歷史文化要素,使之與現代城市和現代

文化共榮並存,塑造具有鮮明潮汕文化特色的景觀風貌。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和保護,使無形文化遺產與有形文化遺產相互依存、相互襯托,協調發展;合理推進保護與文化旅遊、文化產業的結合,發掘歷史遺產的社會經濟價值,從而實現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城市職能


練江和榕江中下游平原重要經濟增長極和輻射帶動區

粵東重要的電力能源基地

汕頭市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特色產業培育區。

汕潮揭區域綜合服務副中心

汕頭市臨港產業基地和民營經濟聚集區


區域特色民營經濟示範區

汕頭西翼現代化新城區

東南沿海宜居文化

名城。


周邊地區協調發展

1、加強與汕頭中心城區、揭陽市區、普寧市等周邊城市和區域的協調,

實現共同發展。

(1)主動加強與汕潮揭臨港空鐵經濟合作區基礎設施的對接,建立資源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積極融入汕潮揭同城化發展架構,在形成多中心、網絡化的汕潮揭都市區中發揮重要作用。

(2)加強與周邊城市和區域在環境保護、資源利用和減災防災方面的合作。共同保護好榕江、練江、小北山等自然山水資源;保護好海洋環境,協調區域水資源的利用;共同完善防洪排澇等安全防護設施的建設。

(3)堅持陸海統籌和區域聯動,注重與廣東省沿海經濟帶沿線城市在產業類型和區域性功能選擇上的分工協作,實現錯位發展。

2、通過沿海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港口等區域性交通基礎設施加強與珠三角地區的連接,接受粵港澳大灣區輻射。

全區形成“一主一副、三區多核,軸線整合、內優外聯”的網絡狀城鎮空間結構。


1

一主

潮陽中心城區,由棉北、文光、城南、金浦四個街道和海門鎮、和平鎮、河溪鎮華陽片區構成,是潮陽區的政治、文化、服務中心。

2

一副

打造谷饒鎮為潮陽副中心城區,建設潮陽練江北岸工業發展帶的生產服務中心,是潮陽區的經濟中心。依託高鐵潮陽站,重點發展輕工商貿、服務及商貿物流等第三產業,打造高鐵客貨物流商貿中心,女性內衣產業基地。

3

三區

指潮陽城鎮綜合發展區、榕江南岸生態發展區、練江北岸工業發展區。其中,潮陽城鎮發展區由棉北、文光、城南、金浦四個街道和海門鎮、和平鎮、河溪鎮華陽片區構成;榕江南岸生態發展區由關埠鎮、金灶鎮和西臚鎮三個沿榕江分佈的城鎮以及周邊山體構成;練江北岸工業發展區由谷饒鎮、銅盂鎮和貴嶼鎮三個沿練江分佈的城鎮構成。

4

多核

指潮陽外圍城鎮組團多個服務中心,依託關埠鎮、金灶鎮、西臚鎮、貴嶼鎮、銅盂鎮等外圍城鎮的產業優勢和資源稟賦發展特色小鎮,打造城鄉統籌示範區。

5

軸線整合、內優外聯

通過榕江和練江兩條水系軸線的生態環境改善以及國道324、省道234、省道237 和省道337 等區域性交通軸線的等級提升,統籌練江、榕江流域帶型空間的發展,通過實現交通引導城鎮轉型,推動新型城鎮化和產業轉型升級,強化潮陽都市組團和潮南都市組團的跨區域功能空間聯動。


潮陽區城市總體規劃 打造汕頭西翼現代化新城區


潮陽區城市總體規劃 打造汕頭西翼現代化新城區


規劃重點做大做強中心城區,增強對全區的帶動力和輻射力;扶持和培育副中心城區與中心城鎮,促進外圍組團的區域發展;適當發展一般城鎮,提升城鎮規模,根據區位特點挖掘發展潛力,從而構建中心城區—副中心城區—中心鎮—一般鎮的四級城鎮體系

。包括:

1 座中心城區——由棉北、文光、城南、金浦四個街道和海門鎮、和平鎮、河溪鎮華陽片區構成(綜合性城鎮)

1 座副中心城區——谷饒鎮(物資與商品集散城鎮)

1 箇中心鎮——關埠鎮(農業專業化城鎮)

以及4 個一般鎮——金灶鎮(旅遊城鎮)

西臚鎮(農業專業化城鎮)

貴嶼鎮、銅盂鎮(工業城鎮)。

潮陽區城市總體規劃 打造汕頭西翼現代化新城區



城鎮綜合發展區發展指引

潮陽中心城區屬於市域“1 心6 組團”中的潮陽都市組團,功能定位為:汕頭市域副中心城區,歷史文化名區。重點強化城市功能,教育、醫療、服務、旅遊、歷史文化,提升城市品質、提高城市品位,並突出發展科技產業,打造成一座活力宜居的歷史文化名城。


以文光街道、棉北街道和城南街道北部區域形成潮陽傳統商貿和歷史文化街區,通過環境整治和城市功能整體提升,建設文化和宜居城市組團。沿中華路一帶包括西環城路特色商業街及周邊街區形成潮陽傳統商貿服務業集中區,並結合文光塔、潮汕著名私家園林(西園、林園、耐軒磊園)、東巖和西巖風景區等歷史文化節點為基礎共同構成古棉城歷史文化展示區,一般製造業空間和其它低品質空間逐步升級置換為品質居住、綠地和交通等公共空間。

在城南街道南部沿練江區域形成潮陽練江新城,承擔潮陽新中心功能,主要職能包括行政、文化、居住、濱水休閒等,區域內大量的城中村用地通過逐步舊城改造和更新形成配套完善、環境優美的新型城市住區。

潮陽區城市總體規劃 打造汕頭西翼現代化新城區

金浦街道依託潮陽職教中心等教育科研設施,建設金浦科技產業園,以市域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和民營企業研發中心為主體功能,形成科技型產業集中區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現在正在進行場地平整工程招標)

潮陽區城市總體規劃 打造汕頭西翼現代化新城區

海門鎮依託汕頭市產業轉移工業園海門片區,重點發展臨港產業,並通過培育發展特色小鎮,打造濱海文化休閒旅遊基地。

潮陽區城市總體規劃 打造汕頭西翼現代化新城區

和平鎮從功能與潮南峽山主城區統籌協調,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成為潮陽和潮南兩個都市組團的功能銜接和產業輻射區域。

河溪鎮重點發展生態康體旅遊,山地運動驛站



榕江南岸生態發展區發展指引

榕江南岸生態發展區功能定位為:市域和汕潮揭區域重要的生態涵養帶。安全高效農產業區,生態型城鄉統籌發展示範區,綜合性生態創型新中心區。


關埠鎮加強與榕江對岸炮臺鎮的互補聯合,依託內河運輸港口建設榕江流域農產品集散及加工中心,成為服務於汕潮揭榕江平原農業地區的農產品物流配送與加工基地,共同帶動相對落後的榕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發展。

金灶鎮依託小北山優美的生態景觀和特色農產品,重點發展鄉村生態旅遊,打造以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為代表的粵東綠色安全食品基地。

西臚鎮沿榕江農業生產區域建設中荷農業合作園區,打造粵東綠色安全食品基地和汕頭特色職教基地



練江北岸工業發展區發展指引

練江北岸工業發展區功能定位為:高鐵客貨物流商貿中心,國家循環經濟產業基地。

谷饒鎮規劃為潮陽副中心城區,重點依託廈深鐵路潮陽站,發展商貿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打造高鐵客貨物流商貿中心和內衣業基地。

貴嶼鎮以貴嶼循環經濟產業園為核心,充分發揮省市共建循環經濟產業基地的優勢,積極培育環境汙染小、經濟效益高的新興支柱產業,打造國家循環經濟發展示範區。

銅盂鎮重點發展文具產業。


全區產業佈局規劃

全區規劃形成“兩心、兩廊、十園區”的產業空間結構。

1

“兩心”:指區域現代服務業中心和區域特色產業服務中心。

2

“兩廊”:指榕江南岸生態產業走廊和練江北岸特色民營產業走廊。

3

“十園區”:指貴嶼循環經濟產業園、谷饒特色產業園、銅盂特色產

業園、金浦高新科技園、和平傳統產業提升園、海門臨港特色產業園、榕江特色農產品產業園、金灶特色農業示範園、中以產業合作園、海門文化休閒旅遊基地。


城鄉基本公共服務


1、公共服務中心體系

優化公共服務中心體系,形成區級、組團級、社區級和若干專業中心的公共服務中心體系,優先安排公益性公共設施用地。統籌城鄉發展,建立覆蓋城鎮密集區的功能完善的綜合公共服務體系。

區級主中心:由棉北街道、文光街道、城南街道及周邊地區構成潮陽區級中心,承擔潮陽綜合性商貿、商務、文化及行政主中心職能。區級副中心:依託高鐵潮陽站,將谷饒鎮打造成潮陽練江北岸工業發展帶的生產服務中心。

組團級中心:依託都市總體空間結構,規劃形成海門、和平、金浦、河

溪、海灣、銅盂、西臚五個組團級中心。

專業中心:結合特色小鎮的培育,規劃形成關埠綠色農產品物流服務中

心、金灶鄉村旅遊服務中心、貴嶼循環經濟服務中心、海門臨港產業新城四個專業中心。

社區級中心:圍繞各個社區的公共服務設施網點,打造社區級中心。

2、教育科研設施

(1)統籌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系統性綜合改革,大力推進教育水平,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實現全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標準化發展,普通高中優質特色多樣化發展,建成教育強區。至2035年,全區規劃教育科研用地共209.69 公頃。

(2)按照每所小學施教服務人口1~1.5 萬人左右,每所初中施教服務人口2~3 人左右,每所高中施教服務人口5 萬人以上,科學佈局基礎教育設施,交通不便地區的辦學應符合基本班額標準的要求。學校等級參照城鎮級別和服務方便性進行佈局,除中心城區外,高中重點在中心鎮佈局,初中重點在建制鎮佈局;加強獨立高中建設,改擴建一批普通高中,擴大高中規模。重視學齡前教育,加強對幼兒園的投入。

(3)做強做優中職教育。進一步優化中等職業學校結構,切實提升中等職業教育的核心競爭力。加強區潮陽區職業教育中心、潮陽西臚建築工程學校的統籌規劃建設,緊密結合當地支柱產業、特色產業發展的實際,整合資源、優化佈局,建成一批支撐區域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優質中職(技工)學校。

(4)完善特殊教育體系,推進特殊教育健康發展。

3、醫療衛生設施

(1)以全面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加強基層衛生工作、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基礎醫療服務為工作重點,著力構建綜合性醫療衛生體系。加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密切與大學院校戰略合作,引進優質高端醫療資源。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規劃建設吉林大學白求恩潮陽醫院、潮陽區人民醫院、潮陽區婦幼保健院、潮陽區中醫院、潮陽區大峰醫院、潮陽區第二人民醫院、潮陽城南醫院、潮陽金浦醫院、谷饒醫院等公共衛生服務設施。至2035年,全區規劃醫療衛生用地共39.52 公頃。

(2)加強衛生信息網絡化和“智慧醫療”建設,大力推進“互聯網+”醫療應用,實現醫療信息共享與應用。健全網絡化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運行機制,促進鄉鎮衛生院標準化、村衛生站規範化,按3-5 萬人(居住區)配置1 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1.5 萬人(居住小區)配置一處社區衛生服務站。完善合理分級診療模式,建立社區醫生和居民契約服務關係。

4、文化體育設施

(1)基本形成完善的現代化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體系,全面提升公共文化體育服務標準,實現城市公共文化體育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人人享有較高的公共文化體育服務。

(2)整合各類公共文體設施和服務資源,加快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基礎文化設施全覆蓋,加快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規劃建設潮陽新文化中心和谷饒文化中心,按3-5萬人(居住區)配置1 處文化活動中心,1.0-1.5 萬人(居住小區)配置一處文化活動站。弘揚潮汕特色歷史文化,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街區的保護、傳承和開發。至2035 年,全區規劃文化設施用地共108.71 公頃。


(3)完善城鄉公共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盤活體育資源,建設一批便民利民的體育場館和社區體育設施,規劃建設潮陽區體育中心、潮陽新體育中心(位於金浦鎮)和谷饒體育中心,按3-5 萬人(居住區)配置1 處體育活動中心,1.0-1.5萬人(居住小區)配置一處居民健身場地。積極發展體育休閒旅遊,建設一批體育休閒基地。至2035 年,全區規劃體育用地555.07 公頃。



5、社會福利設施

(1)進一步完善城鄉救助體系,建立健全各項救援機制。深化優撫、安置,加強社區建設和農村基層的社會福利設施建設。至2035 年,全區規劃社會福利用地共80.33 公頃。

(2)在潮陽區兒童福利院基礎上,加快建設潮陽區白求恩社會福利中心,配套有關設施,提供重點面向老年人,孤兒、殘疾人、精神病人等,基本滿足特殊群體、社區居民與村民的生活服務需求。

(3)規劃形成居家養老為主體、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輔助的養老服務網絡。

全區綜合交通體系

綜合交通發展目標

1、對外交通發展目標

構建全區綜合運輸網絡,形成鐵路、公路、港口多種運輸方式立體化、綜合化的交通運輸體系。強化潮陽區作為區域性重要交通節點地位,促進全區城鎮空間結構形成,建立與潮陽區社會經濟發展、空間佈局調整相協調,組織合理、設施完善、銜接順暢、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強化城鎮體系規劃空間結構中的軸帶導向性作用,突出中心城區、副中心城區與中心鎮的帶動作用;合理安排規劃線路,完善內部交通網絡;合理設置客貨站場,促進重點地區的發展。

2、城市交通發展目標

構築以公共交通為主導的客運交通體系,能適應作為市域次中心城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城市結構調整的需要;注重交通和環境的協調,營造安全、宜人、暢達的空間。

全區綜合交通結構

全區規劃形成“五縱九橫的交通骨架,十四篇特色交通分區”的綜合交通總體結構。

1

“五縱”:指揭惠高速、潮汕環線、瀋海高速、金谷公路及延長線、

廈深鐵路交通環線。

2

“九橫”:指潮惠高速、潮汕環線延長線、汕湛高速、汕南大道、國

道324、省道237、練江大道、榕江大道、省道234。

3

“十四片特色交通分區”:指棉城中華路歷史文化街區、練江新城核

心區等2 片公共交通優先區;棉城老城區、和平鎮區、谷饒鎮區、貴嶼鎮區等4 片慢行交通友好區;棉城練江親水休閒運動區、東山休閒運動區、西山休閒運動區、金灶休閒運動區、西臚休閒運動區、河溪休閒運動區、玉嶼山休閒運動區、大坑東山休閒運動區

等8 片休閒運動交通區。

客貨運樞紐方面


1

客運樞紐

規劃綜合客運樞紐分為區域級客運樞紐、市級客運樞紐兩個層次。規劃至2035 年,全區規劃主要客運樞紐有3 個,其中區域級客運樞紐1 個,為廈深高鐵潮陽站客運樞紐;市級客運樞紐2 個,為潮陽汽車客運站、練江新城汽車客運站


2

貨運樞紐與物流園區

規劃綜合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分為國際性貨運樞紐、區域性貨運樞紐兩個層次。規劃至2035 年,全區規劃主要貨運樞紐有4 個,其中國際性貨運樞紐1 個,為海門港區;區域性貨運樞紐3 個,分別為

潮陽金浦物流園、谷饒公路貨運站、關埠農產品物流園


鐵路方面


1

廈深鐵路

起點為廈門鐵路樞紐(廈門北站),終點為深圳鐵路樞紐(深圳北站),正線全長508.178 千米,在潮陽區谷饒鎮設潮陽站(根據潮陽新聞,潮陽站未來可能升級打造為汕頭西站),技術標準為國鐵一級,正線數目為雙線,設計速度為每小時200 千米。

潮陽區城市總體規劃 打造汕頭西翼現代化新城區


2

汕汕高鐵

起點為廣汕鐵路汕尾站,終點為廣梅汕鐵路汕頭站,正線全長162.750 千米,途經潮陽區海門鎮,技術標準為客運專線,正線數目為雙線,設計速度為每小時350 千米。


3

汕頭港疏港鐵路

起點為汕頭站,經汕頭海灣、達濠島進入廣澳港區、海門港區,設置鐵路作業區,向西經潮南區連接揭陽港疏港鐵路。


軌道交通方面


1

普汕饒城際軌道

起點為廈深高鐵普寧站,終點為廈深高鐵饒平站,線路長度114 千米,在潮陽區設濱海站、棉城站、和平站

2

汕頭城市軌道2 號線

起點為澄海區蓮下,終點為潮陽區西麗園,線路長度49.29 千米,在潮陽區設濱海、城南、白嶺、東山、潮陽、金浦六個車站。

3

汕頭城市軌道6 號線

起點為金平區牛田洋,終點為潮陽城際站,線路長度18.8 千米,在潮陽區設海灣南、棉田、東山大道、棉新大道、潮陽、潮陽南、潮陽城際站七個車站。

4

交通場站用地和車輛維修基地

每個都市組團按照軌道交通線路走向及車站佈局,預留控制軌道交通路線和場站用地,包括公交接駁、換乘及停車場用地,與城市其它公共交通銜接的大型換乘樞紐等。軌道交通場站用地可進行TOD 綜合開發與利用。


公路方面


1

高速公路

規劃高速公路五條,分別為瀋海高速公路(G15)、潮汕環線高速公路(含聯絡線)、揭惠高速公路(S13)、潮莞高速公路(S20)和汕湛高速公(S14)。


2

城市快速路

規劃快速路兩條,分別為汕南大道和北山大道。


3

普通幹線公路

在現狀G324 的基礎上,新增G228,進一步加強潮陽-潮南-惠來的交通聯繫。規劃主要省道包括:S234、S235、S237 以及S337 等。幹線公路按照一級以上公路標準控制。

港口和內河航道

1

港口

規劃海門港區,分成東西兩部分。東部港區佈置華能海門電廠和通用散

貨作業區,佈置3~15 萬噸級散貨泊位18 個;西部港區佈置石化作業區和多

用途作業區,佈置0.5~10 萬噸級泊位16 個。


1

內河航道

規劃榕江港區(關埠內河港),佈置3000-10000DWT 泊位35 個。規劃榕江(礐石大橋至雙溪咀)為I 級航道,通航10000 噸海輪;規劃榕江南河(榕華大橋至雙溪咀)為I 級航道,通航5000 噸海輪。


潮陽區城市總體規劃 打造汕頭西翼現代化新城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