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話,華爲 Mate 20 系列的國行售價應該就在這裡了

華為 Mate 20 系列新品發佈會如期在倫敦舉行,這次共帶來了四款新產品,分別是:

Mate 20Mate 20 ProMate 20XMate 20 RS

這是 Mate 系列歷史上產品最多的一次更新,也可能是看起來最眼花繚亂的一次更新,就連坐在我對面的資深花粉郭大佬也在感嘆:「這次的產品線略微顯亂啊。

不出意外的話,華為 Mate 20 系列的國行售價應該就在這裡了

乍看之下確實很亂,但如果從廠商的角度來考慮似乎仍有依據可循,我們想聊的就是今年 Mate 系列的產品邏輯以及預測一波國行售價,當然預測接過僅供參考,貴了還是便宜了您都別找我麻煩。

對於華為來說,Mate 系列可以看作是一個單獨的品牌,它的定位更高,主要的競爭對手是國外的三星、蘋果之類的大廠,它也有獨特的產品訴求和品牌訴求,以及需要為華為創造獨特的價值。

不出意外的話,華為 Mate 20 系列的國行售價應該就在這裡了

往年,Mate 系列的影響力建構方式,主要是在市場的一段真空期內打一個時間差。簡單來說,Mate 系列慣常的發佈時間「每年10月中旬」通常是一個「上一代驍龍 SoC 在市場上已經因出現次數過多而難以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同時下一代驍龍產品還需要數個月才能正式首發」的時間段,那麼 Mate 系列只需要通過首發海思的新一代 SoC 就足夠提振市場——這也是華為自研 SoC 所帶來的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是 Mate 系列有資格凌駕於其它國內品牌之上的核心優勢。

不出意外的話,華為 Mate 20 系列的國行售價應該就在這裡了

前兩年的 Mate 系列的產品策略很簡單:普通版為 Mate 入門產品;Pro 版為 Mate 核心產品; Porsche Design 版為 Mate 的奢侈產品。分別看來,普通版 Mate 因「真空期」的存在而足夠有性價比; Pro 版 Mate 也總能帶給用戶別樣的體驗;有了 Porsche Design 這家世界頂級設計團隊的光環加持,奢華版 Mate 也足以說服消費者掏腰包。但顯然,Mate 系列往年的策略在今年這個特別的時間點上,有可能失效了——因為今年的市場關注重點並沒有放在 SoC 上,而是放在了「全面屏」和它帶來的交互體驗上。

不出意外的話,華為 Mate 20 系列的國行售價應該就在這裡了

今年至少有三家廠商希望藉助「全面屏大潮」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來衝擊高端市場。分別是坐擁 MIX 系列的小米、重啟了 FIND 系列的 OPPO以及新創了 NEX 系列的 vivo,當然還要加上一個攪局者「小米8探索版」。為了更好地說明今年 Mate 系列的產品思路,我們把這幾款產品的「全面屏」及「新交互方式」整理成了表格:

不出意外的話,華為 Mate 20 系列的國行售價應該就在這裡了

本來能以最低配衝擊5000元檔的手機,僅有 Mate 一枝獨秀,但由於「全面屏」大潮的到來,讓 vivo 和 OPPO 這兩家也獲得了向高端進發的機會——更甚至,FIND X 還有模有樣地學起了 Mate 系列的套路,人家既然有 Porsche 奢華版,那我們為什麼就不能來個 Lamborghini 奢華版呢?不過 Porsche Design 和 Porsche 並不 是一碼事兒,Lamborghini 的設計團隊也不像 Porsche Design 一樣經常踏足電子產品設計領域,這是後話。

不出意外的話,華為 Mate 20 系列的國行售價應該就在這裡了

上圖是前兩代 Mate 系列的產品分野和定價情況。能看出這兩代的 Mate 系列因為在國內沒有實質意義上的對手,因此它的定價邏輯(正如上文所說)是基於產品本身的分級的,即「性價比版、完全版和奢華版」。另外,能看出 Mate 10 的定價要比 Mate 9 整體偏高,我們認為這是因為 Mate 10 搭載的麒麟970是國內首款配備的 NPU 的手機 SoC,因此 Mate 9 系列的實質意義上的競爭對手僅有同年的 iPhone 8(Plus)和 iPhone X。因此定價偏高也是理所應當的。

不出意外的話,華為 Mate 20 系列的國行售價應該就在這裡了

而今年 Mate 系列所面對的情況截然不同,雖然迄今為止,Mate 20 系列仍然是國產安卓陣營的最強機型,但它真正能與對手拉開差距的要素,如三攝像、更快的 NPU 、40W 快充等等,與 FIND X 和 NEX 相比並不是有和無的本質差別,而是強或若的程度差別,更何況還有企圖後來居上猶抱琵琶的小米 MIX 3 呢?

不出意外的話,華為 Mate 20 系列的國行售價應該就在這裡了

不論花粉們是否願意承認,今年的 Mate 20 確實是有競爭對手的,因此今年的定價的上浮程度非常有限,如果保守估計的話,甚至有可能定價不變。

不出意外的話,華為 Mate 20 系列的國行售價應該就在這裡了

上圖是華為 Mate 20 系列的全面屏及其交互方式情況。能夠清晰地看出,今年新加入的 Mate 20 X 其實是 Mate 20 的加強版,發佈會上餘承東特意強調了 Mate 系列的一個小變化:在保證更大屏幕的前提下,追求更好的握持感。因此相較往年,Mate 20 系列尺寸偏小——這會提升手機的手感,但也違背了 Mate 系列向來「大尺寸」的風格。因此,Mate 20 X 更像是對 「Mate 風格」的補充和強調,以及,填補一定的市場空白。而正是因為有了 Mate 20 X,那麼 Mate 20 普通版,由於既沒有屏下指紋,也沒有結構光識別,更缺乏 Mate 系列的辨識度,就必須要下探到更低的價格區間來保證自己的競爭力。

不出意外的話,華為 Mate 20 系列的國行售價應該就在這裡了

下面的問題是,華為對 Mate 20 系列最大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新三攝」的溢價能力有多強的信心呢?

不出意外的話,華為 Mate 20 系列的國行售價應該就在這裡了

能看出華為對「徠卡三攝」的溢價能力非常有自信,P20 Pro 的定價要比 P10 Plus 高了足足600元。反觀今年,經過華為的宣傳和營銷,「三攝」已經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話題之一,未來必然會有很多廠商在這方面跟進,如果華為想要讓 Mate 20 系列在市場上保持長時間的競爭力的話,那勢必要對 「新三攝」的溢價能力保守估值。綜上,我們認為華為 Mate 20 系列的定價策略應該是:「整體偏向保守,但三攝仍然保持一定的溢價能力」。下面就可以把 Mate 20 系列的表格補充完整了。

不出意外的話,華為 Mate 20 系列的國行售價應該就在這裡了

要說明的是,之所以把 Mate 20 Pro 的競爭對手判斷為 FIND X 並保持價格一致,是因為 FIND X 本身就因為發佈較早而有定價偏高的情況,而 Mate 20 Pro 更具備三攝、40W快充、屏下指紋以及更快的 SoC 。此外,Porsche Design 版的 Mate 20 RS 的消費意義不大,它的品牌價值才是重點,因此華為很有可能仍然延續 8999 的定價以強調這一系列的延續性和品牌性。

不出意外的話,華為 Mate 20 系列的國行售價應該就在這裡了

以上就是本次對 Mate 20 系列國行定價推測的全部信息了,如果你有任何

其它看法歡迎留言評論,此外,如果我的推斷屬實的話,不知道這個價格能不能說服你打開錢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