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勤:非傳統母嬰商品及服務對母嬰門店應錦上添花,不能本末倒置

高勤:非傳統母嬰商品及服務對母嬰門店應錦上添花,不能本末倒置

愛嬰島兒童百貨&副總裁 高勤

近兩年,越來越多的非傳統母嬰商品和服務出現在線下的母嬰實體店當中。對於這些業務的開展,很多同行都是出於自身競爭能力弱、原有商品銷售增長乏力等原因。在他們看來,商品品類跟服務項目的延伸是其應對門店發展困難而不得不採取的措施。

對於同行這個選擇正確與否我們不做評論,但我認為,如果只是為應對門店經營的困難而盲目增加新的經營品類和服務,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因為在我看來,母嬰店生存的價值就在於門店商品以及我們提供服務的專業性,如果連這最基本的兩點特性都無法滿足的話,我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自然也無法與別人的專長進行競爭。

根據我個人對母嬰實體店運營的理解,如果消費者有100 件商品需要購買,40% 從母嬰門店購買,60% 選擇商超或者電商渠道。站在商人的角度,我們都想努力爭取那60% 的其他渠道的份額,但如果努力之後爭取不到,我建議母嬰店應盡力滿足消費者對於母嬰渠道的那40% 的需求,從而留住這部分消費者。

若是過度將精力放在其他渠道的佔有上,我們很可能會力不從心,從而喪失自身優勢。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反對母嬰店開展非傳統母嬰商品和服務,但我們需要明確,非傳統母嬰商品和服務對門店而言,只能是錦上添花,不能本末倒置。我們不能只是一味追求門店的銷售額,提升品牌形象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最終目標。

另外,在增加新品類或者開展新的服務項目時,母嬰零售行業其實很難跳脫這個行業所特有的年齡段以及其家庭需求的限制。

比如在服務的延伸上,我們一定是基於孩子或者媽媽所處的階段性需求,比如為1 歲以內的寶寶提供音樂類的服務,或者為產後的媽媽提供瑜伽、健身等課程。在商品方面,我們以母嬰產品為切入點,再延伸至保健品、營養品,或者銷售糧油、有機食品等。這些產品的增加並不意味著打破了母嬰店原來的定義,因為這些附帶商品的目標消費者還是我們的原有消費者,我們只是通過新增品類滿足他們的其他方面的需求。

成為一家專業的母嬰店是愛嬰島的定位,除了傳統的母嬰商品之外,目前我們也在銷售一些非傳統的母嬰商品以及就某些服務項目進行一些異業合作。比如,在成人保健品方面,我們與合生元就開展了良好的合作。目前我們保健品和異業服務項目合作在門店的佔比在5% 左右,雖然比例不是很高,但這部分商品和服務的利潤還是相當不錯的。此外,對愛嬰島而言,上述業務不僅為我們提供了銷售額和利潤,同時也是我們跟消費者延長關係的手段之一,未來我們也將會在新品類和服務項目上面尋找突破。

對母嬰實體店而言,通過自身的專業性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是我們的優勢。當然,在開展新興業務時,我們也需要特別注意,與商超、電商相比,能否讓消費者在我們這裡實現消費升級的需求。同時,我們也要跟上時代步伐,積極參與行業展會,認真研究並推出更多滿足目標消費者需求的商品,確保自己的門店始終走在商品端的最前沿。

《中國孕嬰童》於2010年7月正式創刊,是國內孕嬰童界重要的思想交流載體。雜誌關注國內外孕嬰童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最具影響力的孕嬰童人和企業,並且深入市場,瞭解孕嬰童業者最真實的生存狀態和產業痛點,以獨立的思考對行業現象進行深入剖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