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勤:非传统母婴商品及服务对母婴门店应锦上添花,不能本末倒置

高勤:非传统母婴商品及服务对母婴门店应锦上添花,不能本末倒置

爱婴岛儿童百货&副总裁 高勤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非传统母婴商品和服务出现在线下的母婴实体店当中。对于这些业务的开展,很多同行都是出于自身竞争能力弱、原有商品销售增长乏力等原因。在他们看来,商品品类跟服务项目的延伸是其应对门店发展困难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对于同行这个选择正确与否我们不做评论,但我认为,如果只是为应对门店经营的困难而盲目增加新的经营品类和服务,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因为在我看来,母婴店生存的价值就在于门店商品以及我们提供服务的专业性,如果连这最基本的两点特性都无法满足的话,我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自然也无法与别人的专长进行竞争。

根据我个人对母婴实体店运营的理解,如果消费者有100 件商品需要购买,40% 从母婴门店购买,60% 选择商超或者电商渠道。站在商人的角度,我们都想努力争取那60% 的其他渠道的份额,但如果努力之后争取不到,我建议母婴店应尽力满足消费者对于母婴渠道的那40% 的需求,从而留住这部分消费者。

若是过度将精力放在其他渠道的占有上,我们很可能会力不从心,从而丧失自身优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反对母婴店开展非传统母婴商品和服务,但我们需要明确,非传统母婴商品和服务对门店而言,只能是锦上添花,不能本末倒置。我们不能只是一味追求门店的销售额,提升品牌形象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

另外,在增加新品类或者开展新的服务项目时,母婴零售行业其实很难跳脱这个行业所特有的年龄段以及其家庭需求的限制。

比如在服务的延伸上,我们一定是基于孩子或者妈妈所处的阶段性需求,比如为1 岁以内的宝宝提供音乐类的服务,或者为产后的妈妈提供瑜伽、健身等课程。在商品方面,我们以母婴产品为切入点,再延伸至保健品、营养品,或者销售粮油、有机食品等。这些产品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打破了母婴店原来的定义,因为这些附带商品的目标消费者还是我们的原有消费者,我们只是通过新增品类满足他们的其他方面的需求。

成为一家专业的母婴店是爱婴岛的定位,除了传统的母婴商品之外,目前我们也在销售一些非传统的母婴商品以及就某些服务项目进行一些异业合作。比如,在成人保健品方面,我们与合生元就开展了良好的合作。目前我们保健品和异业服务项目合作在门店的占比在5% 左右,虽然比例不是很高,但这部分商品和服务的利润还是相当不错的。此外,对爱婴岛而言,上述业务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销售额和利润,同时也是我们跟消费者延长关系的手段之一,未来我们也将会在新品类和服务项目上面寻找突破。

对母婴实体店而言,通过自身的专业性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是我们的优势。当然,在开展新兴业务时,我们也需要特别注意,与商超、电商相比,能否让消费者在我们这里实现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我们也要跟上时代步伐,积极参与行业展会,认真研究并推出更多满足目标消费者需求的商品,确保自己的门店始终走在商品端的最前沿。

《中国孕婴童》于2010年7月正式创刊,是国内孕婴童界重要的思想交流载体。杂志关注国内外孕婴童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最具影响力的孕婴童人和企业,并且深入市场,了解孕婴童业者最真实的生存状态和产业痛点,以独立的思考对行业现象进行深入剖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