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的歷史《三國志》,和羅貫中的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有何區別?

紅哥生楚國


首先說說三國內容

三國時期最牛的人,沒有之一,曹操曹孟德,他在事業初期時,手下有一個重要的謀士叫毛玠,給他提出過一個戰略性的方針,“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軍資”,(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他的對手袁紹手下謀士沮授建議袁紹說的,我們挾天子以令諸侯,誰能御之),而曹操也就是按照這個政策,讓由於東漢末年飽受饑荒的百姓有了地種,讓整個黃河以北以及黃河流域又重新安定下來,可見曹操在歷史上的功績是相當大的,當然不僅如此,曹操的琴棋書畫的成就都是很高的,在當時的全國都可以排的上名次,而且一直到了唐朝,曹操在文人心中的地位依然是非常高的,比如這個人

唐代著名愛國詩聖杜甫老先生,他在送自己好朋友曹霸的詩中的第一句話就說到“將軍魏武之子孫”,可見在杜甫的眼中,魏武帝曹操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歷史人物。

但是這麼一個有功之人在我們現代人的評價是褒貶不一的,而且貌似還是貶低大於褒獎,當我們要說一個人很陰險的時候,就說他像曹操一樣,而也可以看到在學校裡面學習三國的時候,學生在學到曹操敗了的時候就拍手叫好,學到劉備集團輸了的時候,都很沮喪,原因就是因為一部明代的著作《三國演義》,羅貫中在裡面大大提高了劉備集團和降低了曹操集團,也就造成了這樣情況的發生,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要從羅貫中所處的歷史環境以及三國時期發生的一些真實事件對羅貫中的影響

羅貫中的具體生卒年不詳,只是大約是公元1330-1400年,這個時候正是元末明初的動亂時代,百姓生靈塗炭,羅貫中是個有志圖王的人,也希望能夠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去為天下百姓做點事,所以在1356年加入了元末農民起義的一位領袖張士誠的麾下,1357年,在羅貫中的建議下,張士誠打敗了他統一天下的對手朱元璋手下的大將康茂才,不過他的弟弟被元朝俘虜了,結果張士誠就又投降元朝了,羅貫中看到張士誠把自己的弟弟看的比天下的百姓要重要,就很失望,而且這個情節比較像三國時期袁紹和曹操官渡之戰時,曹操分兵打劉備,袁紹的謀士田豐跟勸袁紹說要趁著個機會攻擊曹操後方,結果袁紹卻因為自己的小兒子發燒了而不出兵,所以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把袁紹寫的很慫以諷刺張士誠,而且張士誠在投降元朝之後也是貪圖享樂,直到1363年,張士誠看到元朝真的不行了,才又想稱王,而當時他的很多幕僚包括羅貫中都建議他現在不合時宜,要稍微緩緩,可是他不聽,最後這些幕僚們都很失望的離開了他,也就造成了1367年被朱元璋打敗,最後自縊而死。

那有人會問了,白老師說了這麼多,和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貶曹褒劉有什麼關係呢?彆著急,白老師上面是告訴大家,著名的文學家和作家都會通過歷史事件來影射他們自己時代的事件,那咱們來看看羅貫中那個時代都發生了什麼。

這是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也就是南京稱帝,建立大明朝,不可不說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朱元璋雖然是一位偉大的皇帝,但更是一個暴君,在位期間殺人無數,而且為了鞏固權力,也為了給他的兒子朱標以後繼位掃清障礙,當年隨他一塊打江山的那些肱股之臣基本都被他殺了(結果朱標還沒繼位就病死了),這些事情羅貫中都看在眼裡,所以他是一定要通過他的著作來諷刺一下的。那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曹操做過什麼

這是奠定了三足鼎立局面的決定性之戰,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在此之前,曹操的志向是統一全國,但是此戰失敗之後,曹操意識到自己的有生之年可能是無法達成這個願望了,所以就將目光轉回到朝廷內部,把心思放在了奪取東漢政權上了(其實在早期,曹操是想做一個能臣為國家做出一番貢獻的,不過到了後期思想發生了轉變),這樣就要先把自己的爵位提高,在古代,爵位分五個,公、侯、伯、子、男,公爵是在各個朝代中除了與皇帝同姓的藩王裡面位置最高的,也就是說在東漢時期,除了姓劉的之外,公爵最高,而在212年,曹操想加封自己為魏公,他手下的著名且功勞極大的謀士荀彧認為不妥,有些操之過急,曹操不高興了,之後就在荀彧去當督軍的途中將其賜死。

關於荀彧,白老師要稍微說一下,因為如果他是個普通人的話,曹操殺了他也沒什麼大的影響,但是他並不是一個普通的謀士,他被曹操成為“吾之子房”,也就相當於說荀彧對曹操來說就像是張良一樣重要,而且荀彧也給曹操推薦了很多的好人才,著名的郭嘉就是荀彧推薦的,而曹操就因為人家建議他不要著急封魏公就把人家殺了。

當然曹操殺的不只是荀彧,還有當時非常著名也是曹操的肱股之臣崔琰,在公元216年曹操要稱魏王,崔琰並沒有任何反對,說出的話也是很正常的,而且是支持曹操封魏王的,但是曹操就認為崔琰說的話有不敬之意,也就把人家殺了,這個崔琰是在曹操早年接見匈奴使節時,由於曹操知道自己外形不太好,讓崔琰假扮自己接見使節,自己當帶刀護衛,關係這麼好,而且著名的司馬懿,就是崔琰推薦給曹操的,曹操把人家給殺了,還有之前給曹操提出堪比隆中對方針的毛玠,也被曹操下了獄了。可見曹操在後期為了鞏固政權篡奪漢室,殺了不少有功之臣,以告誡其他人,這些功臣我都能殺,你們都給我老實點。顯然羅貫中是看到了這一點,由於他沒法直接攻擊自己所在的明朝,所以就在三國演義裡面通過貶低曹操集團來諷刺他所處時代的朝廷。

通過以上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羅貫中要在三國演義裡黑曹操,那為什麼又要刻意抬高劉備集團呢?

這是桃園三結義,這件事在正史上沒有記載,很有可能也沒有發生過,不過歷史上的劉備重義卻是真的,劉備從來是用人不疑的,記載他與關羽張飛雖“名為君臣”,但“實為兄弟”,他們經常同床而眠,可能有人說,同床而眠不稀奇呀,但是在古代,這是很罕見的,我們來看一首詩,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轍寫的《逍遙堂會宿二首》中的其一,

逍遙堂後千尋木,

長送中宵風雨聲。

誤喜對床尋舊約,

不知漂泊在彭城。

從第三句中就可以看出,蘇轍誤以為實現了他跟自己的親哥哥蘇軾對床而睡的約定,可見在古代,親兄弟都是睡在一間房的兩張床上,而劉備可以跟手下睡在同一張床上,可見他對手下的信任,更有在公元223年,劉備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的時候跟諸葛亮說,要是阿斗可以輔佐就輔佐,要是輔佐不起來,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所以充分體現了劉備的用人不疑,當然也就是劉備的這種性格和做法,也讓他手下的文臣武將都是各個忠義,有關羽的身在曹營心在漢,不為曹操封賜的漢壽亭侯所動,毅然掛印封金尋找兄長劉備,也有趙雲在長坂坡時不顧自身安危,反向衝進曹軍單騎救主,救出了後主劉禪(歷史上沒有七進七出),更有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常使後世英雄淚滿襟的武侯諸葛亮,可見劉備集團是是一個充滿著仁德和忠義的集團,那這些與羅貫中抬高劉備集團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知道羅貫中處於元末明初時期,是一個戰火紛飛的時代,國家大亂、民不聊生,而在任何一個亂世,老百姓們都希望能有一個仁德的君主站出來為他們做主,當然也包括羅貫中本人,而劉備正是符合這樣的要求,所以雖然在歷史上劉備的功績和成就要比曹操小很多,但是羅貫中在寫的時候,能讓劉備集團做主導的就虛構一些事情讓劉備主導,比如說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長坂坡七進七出、關羽千里走單騎等等,要是在有歷史事實的事情上,就把某些和劉備集團有關的小點特別的放大,比如說在赤壁之戰中,很顯然主導人物是周瑜,但是就在東風這個點上,把諸葛亮描寫的繪聲繪色,讓讀者認為如果沒有諸葛亮,周瑜是打不贏赤壁之戰的,在曹操敗退時把劉備集團對他的攔截描寫的很精彩,還杜撰出來一個關羽在華容道義釋曹操,讓人們認為劉備集團其實比孫權和曹操都要強,但其實當時是劉備派兵追趕曹操,但是並沒有追上。所以可見羅貫中這樣抬高劉備集團,也是反映了當時老百姓的真實內心。

以上我們分析了羅貫中通過貶低曹操集團來諷刺當時的朝廷內部的現象,通過抬高劉備集團來反應身處亂世的百姓和自己渴望能有一個真正仁德的君主和很多為國為民的忠臣的願望,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正史的評價標準和民間演義的評價標準是不同的,正史的評價標準就是看功績和成就越大,就評價越高,而民間的評價標準是歷史人物的性格,歷史人物越是能把仁和義做到極致(禮智信考慮的比較少),那麼評價就越高,所以沒有哪種評價標準好與不好,只是兩者的評價方式不同,所以要想更加客觀的評價歷史事件以及身邊的事件,多方面的讀書和了解是必須的~


A天問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三國志》是二十四史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當時魏,吳兩國已有官府修史,而蜀國為自行收集,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之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單獨流傳於世,直到北宋鹹平六年,公元1003年,三書才合為一書。與正規史書略有差異。

《三國演義》描寫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上演了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人文長篇小說。

兩書的區別表現如下:

1.兩書的性質不同。《三國志》是史書,是正史,而《三國演義》是小說。

2.兩書的作者不同。《三國志》是西晉初年史學家陳壽著,而《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羅貫中著。

3.兩書的內容不同。《三國志》是三國時期的史料,共六十五卷。包括《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歷史。而《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章回體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一百年的歷史風雲。

4.兩書的體裁不同。《三國志》是國別體,而《三國演義》是長篇章回體小說。

5·創作年代不同。《三國志》創作於西晉初年,而《三國演義》則成書於元末明初的洪武年間。


張小廣


《三國志》是史書,史書要求最大限度的真實記載歷史。《三國演義》是小說,追求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絃,是否真實不重要,也沒有讀者會介意故事的真實性,所以叫“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