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池古城故事多

麻池古城故事多

作者 : 朱丹林

一、麻池古城概况

麻池古城非常古老,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它产生在战国时期,现在保留下来的城墙,是秦汉时期的遗迹。

古城的位置在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乡政府西北,昆都仑河以东三点五公里,黄河以北八公里的二级台地上。

这里南临黄河,背靠阴山,控制着阴山中路最重要的通道——石门峡谷,所以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不能孤立地看待麻池古城,它是一个完整的古代军事布防系统里的指挥中心,并且与周边的几座古城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扼守阴山山脉石门峡谷的防御体系,目的就是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

这些古城分別是孟家梁古城,古城湾古城,东老藏古城、石家碾房古城,城梁古城、梅令山古城、下城湾古城和冯湾古城。

这些看似散乱的秦汉古城,分布却大有文章,仔细研究后可以明显的看出,古人是出于军事斗争的需要,来“排兵布阵”的,而且严谨、缜密。

让我们看看古代兵家对包头境内古城的排布,就可以了解这些城池位置安排的奥妙。

麻池古城、(九原郡治)孟家梁古城,(九原县治,今消失)位置都在石门水即今天昆都仑沟南口;而冯湾古城和梅令山古城,(石门障)扼守石门峡谷所在的昆都仑沟北口,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用几个古城的屯兵互相呼应,守护石门水道和峡谷,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通过这条石门峡谷进入阴山以南。

另外一条九原境内的主要阴山通道——五当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城湾古城和城梁古城遗址在五当沟北口,当五当沟穿越阴山之后,向南进入黄河冲积平原的最狭窄处,古人部署了古城湾古城,(汉代稒阳城) 古城湾古城东侧,是东老臧古城,(汉代称咸阳县)这样部署有明显的军事目的——扼守五当沟,同时与麻池古城呼应,保障阴山南麓的云中郡和九原郡的交通畅通。

所以从谷歌地图上俯瞰包头境内的古城分布,实在是在阅读一部精妙无比的古代兵家地图。

包头在秦汉时期保留下的九个古代城障,有一个共同的中枢神经,就是麻池古城。

在战国时期它叫临沃(九原邑治)秦代叫九原郡、(是郡治)汉武帝时期,把九原郡分成朔方、五原两个郡,麻池古城成为五原郡治。

现存的麻池古城遗址里保留了南北两个城,北城是秦代的九原郡治,南城是汉代扩建后的五原郡治。

南城南墙和北城北墙中部,有二十米左右的豁口,为秦汉时期的城门旧址。

城墙为就地取土夯筑。

建国后,在麻池古城城垣和周边墓葬群多次考察,出土大量安阳布范、布币、刀币等一批钱币,可以佐证在战国时期古城已经出现。

古城到底是战国时期的哪座城池,目前学术界说法较多,有九原邑城、临沃古城、稒阳城、宜梁古城等,本文取临沃古城(即九原邑治所)说。

麻池古城建成时间已不可考,大约建立于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公元前三百年)后的公元前三百零二年左右。

到东汉晚期的公元二百一十五年,曹操掌握中央政权时,五原郡与朔方郡、云中郡合并为新兴郡,郡治麻池古城也逐渐消失,作为历史上的郡邑治所,它历经了战国、秦、两汉,存在了五百余年,是阴山河套地区、包头市、九原区重要的国家级历史保护遗址。

麻池古城存在的五百年间,见证了战国到秦汉五百年来“北边”的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众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包括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秦代的秦始皇、蒙恬,公子扶苏,西汉时期的汉武大帝、卫青、司马迁、呼韩耶单于,王昭君,东汉时期的大司徒蔡邕、五原太守崔寔、三国时期第一猛将吕布等,都与麻池古城有关。

下面就来讲一讲麻池古城的故事。

二、古城故事之一

赵武灵王与麻池古城

先秦时期九原的先民是游牧民族,他们有过好多不同的称呼,包括土方、鬼方、猃狁、犬戎、林胡,到了战国后期,又统称为匈奴。

他们主要的生产方式是畜牧业,中原农耕势力进入九原是在战国中期,也正是麻池古城的前身--临沃古城产生的时候。

临沃如果从字面上分析,是古城面临着一片沃野。

今天的麻池古城,正好在昆都仑河与黄河入河口的冲击平原上,背靠阴山,南邻黄河,周边是宜农宜牧的开阔地。

所以,从古代军事和经济的角度考虑,适合设立军事要塞屯垦养兵。

那么,临沃古城为什么会在战国时期出现?

当时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这要和战国时期一位诸侯王的名字连在一起。

他就是当时赵国的国君赵雍, 人称“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既位时,赵国国力不强,受中原大国欺侮,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所以他立志要奋发图强。

在战场上,赵武灵王亲眼看到,北方林胡、娄烦等少数民族的骑兵,短衣小袖、骑着快马、来去如风。可是自己的赵军赶着战车、宽衣大袖,完全是步兵作战,机动性很差。

所以他问手下的大臣肥义,怎样能使赵国的军队更加強大。

肥义是白狄族人,也是游牧民族出身,他深知中原的战车难以和游牧民族来去如风的马队抗衡, 所以必须进行一次军事上的改革。

这需要赵国训练一支骑兵,为方便骑马射箭,也要改革国人的传统服装--宽衣大袖的申服,因为这样的衣服是无法骑马射箭的。

肥义告诉赵雍,胡服的目的是为了骑射,骑射是为了强军強国。

在大臣肥义的支持下,赵武灵王终于到了要改革的时候,问题却出现了。

我们知道,周王朝是个礼教之邦,身份等级制度非常严密。而服饰就是等级的标志、地位的象征,因为高冠大袖、飘逸潇洒的袍服可以让贵族阶级区别于小民,让他们在心理上有优越感。

《礼记•王制》中曾严厉的规定:“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 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所以,赵武灵王要大家穿胡服,要全国上下穿的都和胡人一样,这是改变整个民族的习俗,也等于抢去了贵族们的所谓尊严、抢去了贵族们的心肝宝贝命根子,那他们能答应吗?

所以,无数的反对者,守旧派出现了。

而且,这次的反对派的代表人物是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反对理由无非是些"祖宗世世代代都穿申服"之类。

赵武灵王苦思良久,决定亲自到叔叔公子成的府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对叔叔讲述了赵国周边的险恶形势,讲述了自己富国強兵的行动计划,公子成被感动了,决定支持侄子的改革行动。

叔叔的理解和支持,让赵国其它的反改革势力群龙无首。 于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在国内全面铺开,最终取得了胜利。

胡服运动依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赵武灵王不但赠送一些胡服给公子成他们,而且自己率先穿上胡服上朝。君王都穿上了,你们还等什么,都穿上吧。

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年)赵雍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是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

在变革的过程中,赵武灵王还把贵族私藏的、不在国家户籍的奴隶迁往九原(今内蒙古包头的麻池古城周边)这个赵国刚刚收复的边缘地带,把他们放在阴山脚下训练成精锐的骑兵。

赵雍还下令,对国内尚不听从国家号召改穿着胡服的,一律采取强制措施。

赵雍对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的改革,使赵国的战斗力日益强大,在战国各诸侯国中,赵国逐渐强盛。而后,他率領刚刚练成的骑兵部队,击败了北方的林胡、娄烦。

解除了赵国北部的边患之后,赵武灵王还有一个更为宏大的想法,就是占领整个阴山河套地区,以这里为战略基地,向南进攻秦国。

为了保卫新占领的地区,赵武灵王需要一个长长的“院墙”让自己的边境不受侵犯。所以,他开始在阴山筑赵长城以抵御胡人。

赵长城如果用古代地名表述,“东起于代(今河北省蔚县),经云中(郡治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九原(今包头)、向西折入阴山至高阙”,(今巴彦淖尔)全长一千三百里。

用现代地理概念表述:赵长城起于河北省蔚县,向西经尚义县南,进入内蒙古兴和县,又入集宁市北到卓资县沿大青山南麓西行至呼和浩特,进入包头市九原区,转入石拐山区,再从九原区向西出包头,由乌拉山折向至高阙。(今天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石兰计山口)

这便是赵长城的走向。

一个战国时代的诸侯国,有这样的魄力是难能可贵的。赵长城的修建,对加强赵国的边地安全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今天,包头境内的赵长城全长124公里。保留有战国时代的烽燧36座,障城13座,可见当年工程之浩大。

赵国胡服骑射改革的成功,很快使其成为战国七雄中的

强国之一。新修筑的赵长城,更使赵国向西北拓地千里,势力延伸的内蒙古西部。

占了这么多土地,需要有效的行政管理。

所以,他在新占领的今山西、内蒙古的黄河沿岸,建立了代、雁门、云中三个郡。(郡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城市)其中云中郡的郡治在今天内蒙古的托克托县。

云中郡下又设九原邑,(邑,相当于县级)九原邑的治所,就是今天的包头九原区的麻池古城。

不过,在战国时期它叫临沃。

这就麻池古城的诞生,时间在公元前三百零二年左右。

近几十年来,包头的文物考古部门在麻池古城及周边地区发掘了大量战国时期的刀币、布币,证明了两千四、五百年前,麻池地区与中原已经有了通过货币进行的经济文化交流。

三、古城故事之二

秦始皇与麻池古城的故事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

秦代是一个“天崩地裂”的大时代,雄视千古的始皇帝,不仅统一了山东六国。在北方边地的经营上,也大开大合,着实办了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麻池古城在秦代,成为大秦帝国北边的一个战略要地。

其实,在秦始皇登极之初,秦国的北方的"边患",即匈奴的入侵就时有发生。

在统一了"山东六国"之后,兵強马壮的大秦帝国可以腾出手来重点处理北边的匈奴问题了。

有人说秦始皇北征是因为听了方术之士卢生的话:“亡秦者胡也”的谶纬之语而开展的。

其实没有方术之士的鼓动,秦始皇也清楚北方的形势,那一份份来自北疆的竹简急报摆在案头,无论当时谁做皇帝,都会明白,这是一场巨大的生存危机。

秦始皇知道,面对北部匈奴骑兵的不停骚扰,大秦帝国

如果再因为没有准备,造成来犯之敌长驱直入,后果必然是江山社稷不保。

而自保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进攻。

为此,他作出决策,派出自己最信任的大将军蒙恬,在公元前二百一十四年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还把儿子公子扶苏派到前线去做监军。

打败匈奴之后,秦始皇做了三个重大的决定。

第一个决定是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其中阴山河套地区划为九原郡,郡治就设在麻池古城。

第二个决定是修建秦直道,直道的终点又是麻池古城。

第三个决定是修建秦长城,数十万民伕、刑徒和军队,都是从秦直道过麻池古城北上阴山修造长城,麻池古城是重要的中转站。

甚至秦始皇在去世之后,他的尸体还到九原转了一圈。 司马迁在《史记》里讲述了这个故事。

秦始皇恶言死,群臣都不敢谈论有关皇帝身体日渐衰弱的事情。

皇帝的病情越来越重,要把玉玺和传位诏书给公子扶苏并且嘱咐扶苏:「与丧会咸阳而葬」。

诏书已经封好,要中车府令赵高盖上玉玺大印交给公子扶苏。

但是,看到秦始皇已经奄奄一息,赵高没有把传位诏书交给使者。

公元前二百一十年,(秦始皇三十三年)七月丙寅,嬴政病死在沙丘平臺(今河北省邢台市平乡东北)。

中车府令赵高与丞相李斯密谋,认为秦始皇去世在外,恐怕公子扶苏及天下有变,决定秘不发丧。

棺材放在辒凉车中,由宦官坐在里面,照常送饭,听取百官奏事。

秦始皇的儿子胡亥、赵高及周围宦官五、六个人知皇帝已经死了。

赵高自幼教胡亥识字及狱律令法事,与胡亥关系密切。他和胡亥、李斯阴谋隐瞒秦始皇给公子扶苏的封书,假造丞相李斯受始皇遗诏,立子胡亥为太子。

并且以秦始皇的名义赐书公子扶苏、蒙恬,指责他们有罪,赐死二人。

结果是公子扶苏听到“圣旨”后自尽了,大将蒙恬不服,要见亲眼看见皇帝,问清楚自己到底犯了什么罪后,才能自杀。他被压上囚车,到咸阳后被害死。

秦始皇的上辒车到九原,在《史记·秦本纪》里,司马迁有明确的记载,“行,遂从井陉抵九原”。

那么,秦始皇的尸体真的来过麻池古城吗?

理论上讲,赵高和李斯必须带着载有秦始皇尸体的上辒车,行进到阴山河套地区,才能见到正在修筑长城的两位秦代重臣——蒙恬和公子扶苏,给他们下“圣旨”。

麻池古城是秦代九原郡治所在地,这里是最有可能的见面地点。

秦始皇的遗体是否来过麻池古城,成为了千古之谜,也,后代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秦始皇驾崩时,正逢天气炎热,他的尸体发臭,赵高让在皇帝的上辒车上载一石腐臭的鲍鱼,以乱尸体的臭味。

载着秦始皇尸体的车队,从秦直道返回咸阳后,才正式发丧。

四、古城故事之三

蒙恬、公子扶苏与麻池古城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姓姬,据说祖上与西周的建立者周文王有亲族关系。

他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以地为姓。是秦朝最著名的将领,他出身于名将世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的大将军。

蒙恬从小的时候,就深受家庭环境影响。

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他被皇帝封为将军,攻打齐国,这一战的大获全胜,让秦王嬴政得以完成了对“山东六国”最后统一。

所以立了大功的蒙恬被秦王拜为内史 ,他的弟弟蒙毅也位至上卿。

秦统一后,自称始皇帝的嬴政,对蒙氏兄弟深为的尊宠和信任。蒙恬担任外事,蒙毅作为内谋,当时兄弟二人号称

“忠信”。秦国的其他诸将,都不敢和他们在皇帝面前争宠。

就在蒙恬北征的同时,另一位历史人物也登上了阴山河套地区的历史舞台,他就是扶苏,人称公子扶苏,秦始皇的长子。

扶苏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秦始皇对这个儿子也给予厚望。但是,在秦统一后对秦始皇治理天下的做法有不同意见。他多次上书劝谏父皇,指出:“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而今陛下却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我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

由于扶苏的屡次劝谏,触怒了秦始皇,秦始皇便有意疏远扶苏,把扶苏打发到蒙恬的部队中,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并协助蒙恬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

其实,扶苏并没有深刻领会父亲的用意。秦始皇让他监军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想历练扶苏,以后可以继承自己的帝位。

秦军在阴山河套地区的行动开始了。

公元前二百一十四年,蒙恬率领的三十万主力部队,和公子扶苏一起离开上郡,在九原区境内的二狗湾渡河,(今昭君古渡)经麻池古城向北,进入阴山河套地区,寻找匈奴主力以求决战。

当时的匈奴人非常自信,因为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几百年来,华夏地区靠近与匈奴接壤的地方,从来没有敢于直接深入到草原与游牧民族作战的将领。

即使是赵国的绝世名将李牧,也是在诱导匈奴主动攻击

深入中原内地的情况下,才取得胜利。

这次匈奴军队的统军首领,是在草原上有崇高威望的头曼单于,他率领的三十万匈奴骑兵士气旺盛,希望对秦战争

一击而胜,在击败秦主力后剑指华夏。

年轻的头曼单于很骄傲,他认为击败秦军南下秦国内地掳掠的时刻似乎指日可待。

但是,当匈奴骑兵在九原郡境内的阴山河套地区和大秦帝国的军队接触的时候,匈奴人立刻领略了大秦帝国高科技先进武器的厉害。先进武器的厉害。

秦军的弩机弓箭即使在今天来看,也是可怕的武器。

秦弩射程远、使用便捷、杀伤力强。在三百米外就有惊

人的力量,在一百五十米之内配合弩机上的瞄准设备,几乎百发百中。

而匈奴人靠臂力拉弓射箭,和秦军根本不在一个层次水准上。

秦军的机弩设备是标准化生产,这也是世界上最早标准

化生产,遇到机弩损坏时,随时可以更换零件。

还要说说秦军使用的箭镞,都是极有穿透力的三菱形设计,这种箭头的轮廓设计和现代子弹几乎是一样的。现代的专家们对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箭头进行检测,抽取其中900多个数据比较,说明秦军箭头有近乎完美的流线型弧度,而且是按相同的技术标准制造。

再从金相学角度分析,这些金属箭头的金属配比十分合理,如果没有那个时代天才的工匠,不可能制造出如此完美又富有杀伤力的箭头。

再介绍秦军使用的另外一种战斗兵器——青铜剑。

我国自商代以来的青铜剑都比较短,原因是青铜的特点是脆,如果把剑做长了,在实战中刀剑碰撞容易折断。所以,秦以前的青铜剑都不超过六十厘米。即使是今天可以看到的越王勾践的绝世名剑,也只有五十六厘米。

秦剑的造型是一个宽、窄、宽、窄束腰的造型,前面是剑尖儿,呈阶段性的由厚、薄,加厚、薄到剑尖儿,阶段性递减,这种设计使秦剑受力部分得到加强,而又保持一定的弹性,同时剑身又不过于沉重。

青铜剑在技击格斗中,首要功能是刺杀敌人、穿透对方的铠甲,劈砍、划拉只是辅助功能而居于其次。比对手的剑长出近30厘米的秦剑,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这很可能是秦剑加长的主要原因。

但是,这毕竟是青铜剑,秦人用什么方法让长剑不易折断呢?

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剑硬,但容易折断。对秦剑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作为是青铜剑铸造工艺的最后巅峰,秦剑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攻击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

正是秦代的工匠解决了青铜剑易断的问题,他们创造出那个时代最佳的铜锡比例,秦军使用的青铜剑,足足有九十一厘米长,坚韧且不易折断。

还有秦军的长矛长达6.3米;秦戟达2.8米。

如果有匈奴骑兵冲过弩机的第一攻击波冲到秦军阵前的时候,6.3米长的长矛就成为可以防御匈奴骑兵弯刀的利器,长矛刺人或刺马都有长度优势;再靠近时展开肉搏战,2.8米的秦戟也可以在有效距离内防止匈奴骑兵靠近身体,并杀伤敌人。

在这些两千多年前的先进武器面前,匈奴人大吃苦头,打败仗是必然的。

所以,蒙恬不仅击败了匈奴主力,而且“却匈奴七百余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匈奴逃遁后,秦军进攻纵深达到今天的阴山河套以北,

戈壁以南。

就是说经过这一仗,蒙恬把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遥远荒

凉的沙漠地带。秦军收复了“河南地”。

“河南地”就是今天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包头市 、鄂尔多斯市。

秦始皇还“迁三万户黔首”,约十五万内地的刑徒和百姓到阴山河套一带屯垦戍边,以阻止匈奴人南进。

有了这些措施,秦始皇还不放心,因为“阴山河套安,则天下安”,这是秦王朝的天下大势。为防范匈奴来去如风、机动性很强的骑兵进扰,按照秦始皇的命令,蒙恬还要“因山筑城”、“因河筑塞”。就是沿阴山修筑长城,在黄河边修筑城堡。

麻池古城就是在这时的黄河岸边,修建了它今天斜吕字形古城北侧那个城——秦城。

秦始皇又把刚刚统一的“山东六国”和新开拓的周边疆

土分为三十六郡,在今天包括包头市阴山以南、巴彦淖尔市全境、包括鄂尔多斯市北部沿黄河一带的杭锦旗、达拉特旗在内的广大地域里,设九原郡。

郡治也设在包头市九原区境内的麻池古城。

这样,九原郡成了防范匈奴进攻的战略前哨,地位十分重要,可以不夸张的讲,九原郡治麻池古城成了秦帝国前线对匈奴作战的指挥部。同时也成为秦王朝庞大的、成体系的军事工程防御工事里的一环。

接下来蒙恬开始是修建秦的边墙——长城。

从公元前二百一十四年开始,到公元前二百零六年,历时八年。

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四十万民夫和刑徒,跋涉和劳作在漫长的阴山山脉上,无论是烈日酷暑还是风雪交加,他们还修筑、加固、连接了战国时期燕、赵等国的旧长城。

秦长城

这条大秦帝国的边墙,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被后人称为万里长城。

九原郡治(麻池古城)当时起到了为修筑长城输送人力和物资的中转站。

今天考古工作者在古城出土了不少秦代的半两钱和陶片,说明在秦代,麻池古城和周边地区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商品交换、货币买卖和市井生活,有学者考察认为,麻池古城作为古代军镇,城内和周边地区当时约有八万人口,从事戌边或与戌边有关的农事、商业活动。

秦直道是蒙恬修建的第二个大工程。

秦统一六国后,就在全国范围内修建道路。

秦的道路叫“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三十六个郡的郡治,都有道路通往咸阳。

但是,只有通往阴山河套地区的道路叫“直道”,这说明北边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对秦直道的最早记载、也是最权威的记载是司马迁。他在《史记》里讲“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今九原)出长城”。可惜这位太史公记录的太过简单,后世人们对直道的走向有很多的猜测。

直到近年来,随着考古发现和田野调查的深入,秦直道的走向逐渐清晰,靳之林教授对直道的走向有较为权威的论述,并且写了专门的论文。

综合靳之林先生文章的观点,可以比较清楚的说明秦直道的路径走向。

即秦人从咸阳边上的云阳县林光宫出发向北偏东,循子午岭主脉北行,然后经旬邑、黄陵、富县、甘泉、甘肃庆阳、榆林、神木、东胜,经黄河金津渡口(农民称二狗湾,即今天的昭君古渡)渡河,到九原郡治麻池西壕口一带至麻池北城。

这里也是秦直道的终点。

直道按秦制一千八百里,合成今天的计量单位为一千四百多里,即七百多公里。它的底部最宽六十米,顶部有三十到四十米宽,可以让四辆战车或八路纵队的秦军士兵快速通过,如果边关有烽火预警,秦军从咸阳出发,三到四天可以到达九原的麻池古城。

秦直道不仅是一条战略通道,在以后的近千年时间里,更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蒙恬修建直道,功不可没。

五、古城故事之四

汉武帝、卫青与麻池古城

秦末到西汉初期,麻池古城沉寂了大约七十余年。

在陈胜、吴广发起的农民战争中,秦王朝有二十万驻守北边的精锐部队---长城军团,包括麻池古城的守军从防守匈奴的前线撤下来,投入了镇压农民起义的行列中,麻池古城一度空寂下来。

古城再次热闹起来,是到了汉武帝刘彻时代。

从公元前一百三十八年开始,麻池古城再次成为两汉帝国的战略前哨。

汉武帝对匈奴用兵历时三、四十年之久,先后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战略反击,其中,河南、漠南之战,开始于公元前一百二十七年,大将卫青率领汉军出云中(今托克托县)沿黄河向西,收复了九原郡治麻池古城。

为了便于军事防御和行政管理,汉武帝在公元前一百一十年,(元封元年)对阴山河套地区进行了行政区划的重新划分,设五原郡 (郡治在包头市麻池古城)、云中郡 (郡治在托克托县)、朔方郡 (郡治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石计山口)、定襄郡 ,(郡治在呼和浩特南和林格尔县) 以保卫北疆安宁。

自此,秦王朝时期建立的九原郡,被汉武帝的五原郡代替。

卫青的汉军占领阴山河套地区后,五原郡(麻池古城)作为汉军扼守阴山中路,联系西边朔方和东边云中郡的战略防御线上重要的一环,依然是西汉王朝的战略要地。

公元前一百二十一年,(西汉武帝元封五年)汉武帝在泰山封禅之后下了一纸诏书,意思是皇帝要到边陲巡视,带领军队,设十二部将军,由我亲自带领大军出征。

在汉武帝的随从人员中,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也同行,他记录了汉武帝出征的盛况和路线。即从秦直道的起点云阳的甘泉宫出发,向北经过上郡、西河、五原郡,(今天陕西北部、鄂尔多斯高原、包头市麻池古城)再走九原区高油坊、前口子、昆都仑沟,出秦长城登单于台,“扬威北边”。(今天的达茂旗林场,(见《包头史料会要》李绍卿文)

司马迁在《史记·孝文纪》里也记载了这次“扬威北边”行动的盛况:“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千余里,威震匈奴”。

六、古城故事之五

呼韩耶单于与王昭君

汉宣帝五凤元年前后(公元前57年),大漠草原上发生了连年旱灾和蝗虫灾害,加上匈奴贵族间为争夺单于的位置,爆发内战,搞的民不聊生。

头曼单于的第八世孙呼韩邪单于与其兄郅至发生火并,匈奴部落也分为南北两部,呼韩邪单于毅然决定,归附汉中央政权。

延续一百五十年的汉匈两个族群的战争即将结束,是那个时代最大的喜事。

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未央宫中喜气洋洋,和天地之戾气,化干戈为玉帛。

西汉政府热烈地迎接这位深明大义的匈奴王。

皇帝下令:于五原、朔方、西河、上郡、北地等郡直到长安 ,(即今内蒙古包头市,乌拉特前旗、东胜市、陕西榆林、甘肃庆阳到西安) 沿途汉军列队欢迎呼韩邪进京。

九原郡治麻池古城的官民士兵,也依照皇帝的旨意张灯结彩,着礼服,列于道旁,以最高待客礼,护送呼韩邪进京。

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汉宣帝在未央宫接见呼韩邪单于,授其金印“匈奴单于玺”,汉帝还把匈奴王的地位高置于汉宗贵胄的各诸侯王之上。

至此,大漠草原地区,(今蒙古高原)作为一个地方政权,正式隶属于西汉中央政权。

于是,便有了美丽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宫女王嫱自感入宫数年,“不得面御”,乃“自请出掖庭 (后宫) 求行”。

汉元帝将她嫁给呼韩邪,并封其为“宁胡阏氏”。

昭君怀抱汉宫琵琶,在风雪之中跋涉千里,路经麻池古城,来到阴山以北汉光禄塞石门水畔 (今乌拉特前旗明安乡小召梁古城),“住穹庐,被毡裘,食畜肉,饮奶酪”。

昭君出塞

至今,麻池古城西南的黄河二狗湾还被称为“昭君古渡”也有学者认为,王昭君曾经在麻池古城居住过。

昭君下嫁后,当时汉朝的北疆地区“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和平宁静的麻池古城和整个边疆有六十余年的休养生息与发展。

七、古城故事之六

五原太守叫崔寔

包头(秦九原、汉代五原)农业起于战国时期,秦代和两汉都有发展,但是,这里农业成规模的发展却是在东汉晚期。

当时中央政府比较重视五原等边疆地区的开发,特别是崔寔任五原太守时,麻池古城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这与昭君出塞后六十多年北边无战事,边疆地区安宁的环境有关。

崔寔字子真,字元始。冀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一带)人。约东汉永元十五年(公元 一百零三年)生;建宁三年(公元一百七十年)去世。是东汉著名的政论家、农学家。

崔寔出身于名门高第,是汉代的世家弟子。

从崔寔的高祖崔朝起,几代人中,曾有多人任郡太守等二千石以上的官职。祖父崔骃,为东汉著名文学家,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父亲崔瑗,书法家,对天文历法和易、传等术数也有所研究。与扶风马融、南阳张衡“特相友好”。

崔瑗做河内汲县令7年间,颇有政绩。对农业生产较为重视,一次曾“为人开稻田数百顷”。

他为人喜欢广交朋友,处世不随流俗,俸禄收入全都花于招待宾客。所以家庭并不富裕,常常有“家无担石储”的囧境出现。史载他临终时对家人说:“人是禀天地之气以生活在世间,也将归于天地。青山处处埋忠骨。不一定非要回到故里”。

崔瑗的言行对崔寔有一定影响的。

崔寔青年时代爱读书,喜欢思考问题,成年后,纳于言而敏于行。在汉桓帝时期曾两次被朝廷召拜为议郎。曾经在皇家图书馆从事著述工作,和当时的博学鸿儒一起,修定孔子的“五经”。

他还被东汉政府外派为官,就是到边疆五原郡(麻池地区)担任过五原太守。

汉砖·出巡图

汉砖·太守出巡图

在麻池古城任太守期间,崔寔做了两件好事,第一件事是因为五原地方当时比较落后,虽然该地土壤适宜种植麻等纤维作物,但民间却不知纺织。老百姓冬天没有衣服穿就睡于草窝中,见地方官吏时则“衣草而出”,就是披着草衣出来见官。

崔寔到五原后,体察民情,从雁门、广武招来纺织方面的专家。为当地百姓教授纺、绩、织、纫的技术,让老百姓得以免除苦寒。

汉砖·纺车织布

另外就是发展农业,麻池古城周边有广阔的沃野,又是黄河和昆都仑河交汇的平原,有水利灌溉之利,适合种植麦、豆、黍、菜、麻等农业作物,崔寔找来农作物籽种,让百姓从事农业生产,解决了边疆地区兵民的粮食供给,百姓也过上了相对平安的生活。

崔寔后来回到洛阳做“京官”。(尚书)他根据自己管理五原地区掌握的农学经验,写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书《四民月令》,对农业每个月做什么,如何不违农时、精耕细作、水利灌溉、籽种培育、秋收冬藏,都有专门的论述。

《四民月令》图

《四民月令》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现在的《四民月令》大部遗失。仅存两千三百七十一字,虽然谈了士、农、工、商四个不同职业,但农业部分的论述,依然是中国古农书中“农家月令书”最早的代表作。

作为农书,它上承西汉《汜胜之书》。下继到北朝《齐民要术》,是一部填补了中国农业五百年空白的重要著作。

崔寔也在包头的农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八、古城故事之七

蔡邕和吕布

东汉时期,在五原出生和寓居的历史名人也有很多。

蔡邕是东汉晚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女诗人蔡文姬的父亲,曾经官拜中郎将,著有《东观汉记》,是汉代隶书的整合者,刻印熹平石经,他创立隶书的“八分书”,对中国文字的规范和统一是有重大贡献的。

蔡邕为人耿直,得罪了宦官集团,被流放到朔方。因宦官集团安排刺客准备在朔方刺杀蔡邕,他被迫改变流放地点到了五原郡。

这样,蔡邕在麻池古城一带过了一段流放生活。

在宦官集团被铲除之后,蔡邕得到特赦。

五原郡守王智恭贺蔡邕被皇帝特赦,在蔡邕准备回首都洛阳之前,还在麻池古城专门设宴为他送行。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包头市九原区)东汉末年名将,也有人认为他是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

东汉时期五原郡属并州,所以,吕布在与丁原、董卓合作失败之后,加入并州集团。这个集团的首脑人物是并州人王允,当时官拜大司徒。二人合谋除掉了为祸东汉中央政权、把持朝政的董卓。

吕布由此成为政治新星。

在短暂的投靠袁绍后,吕布攻占徐州,他与并州武人李肃、张辽、杨素(三人《三国志》有傳)等合作,成为自成一派的割据势力。

东汉建安十三年十二月癸酉,(公元一百九十九年二月七日)吕布在下邳兵败被捕,被曹操处死。

综上所述,五原在秦汉时期,虽然属于人口凋敝的边缘地区,但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将、人物,都与这里结下不解之缘。

九、麻池古城文物多

作为中国秦汉历史上的“北边”——阴山河套地区五百年的郡邑治所,麻池古城除了留下煌煌青史里记载的众多重大历史事件、诸多历史人物的脚印外,还留下过太多边地民间不为人知的往事,更见证了边疆地区民族融合、经济文化发展、意识形态变迁的大量史实。

行走在麻池乡的大地上,几乎处处可以看到历史遗迹,处处都有古老的故事外,众多出土的地下文物,也告诉了人们从战国到两汉时期北边官民的精神面貌和世俗生活。

在建国后的六十多年时间里,文物考古部门在古城及周边的召湾、张龙圪旦、上、下窝尔兔壕、观音庙、孟家梁、召潭、二零八墓地、阿嘎如泰等地,发现了大量的古墓,其中主要为战国到两汉时期的古墓,特别是两汉时期的古墓居多。同时出土了众多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有战国、秦、西汉的,更多是东汉及东汉晚期的文物。

这些文物也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麻池古城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氛围和兵民的生活情况和观念思想。

有学者考证,依据古城和周边墓葬群的分布的情况,推断出当时这里生活着八万多人口,在古代社会有这么多人口,应当是是秦汉时期少有的繁华之地。

所以麻池古城和周边墓葬群受到了国家、自治区、包头市各级文物保护部门的关注,古城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按时间顺序,挂一漏万地说说古城及周边地区出土的文物。

这是麻池古城出现于战国,出土的布币和刀币,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经营临沃古城时的遗物。

战国布币图·麻池古城出土

战国刀币图

秦半两钱

秦代的半两钱,则是秦始皇派蒙恬经营北边时,麻池古城的遗物。

从麻池古城和周边窝尔兔壕、二零八汉墓出土的钱币文物来看,基本上集中在战国、秦、两汉,截止于东汉晚期。麻池古城也正是从这个历史时期产生、发展到走向衰亡。

新莽时期的布币

汉代瓦当“单于天降”·九原麻池乡召湾出土

汉代瓦当“单于和亲”·九原麻池乡召湾出土

有学者认为,今包头麻池乡召湾地区出土的汉代瓦当“单于和亲”、“单于天降”,就是反映汉代时期呼韩耶单于内附汉朝,王昭君下嫁匈奴,胡汉和亲,互通关市,边疆和平繁荣六十余年的真实写照。

也有学者认为,王昭君本人就在麻池古城居住过。

总之,昭君出塞这段历史和管理阴山河套地区的九原、五原郡治麻池古城,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汉代瓦当“千秋万岁”·九原麻池召湾出土

汉代瓦当“四夷尽服”·九原麻池召湾出土

而“千秋万岁”、“四夷尽服”瓦当所反映出的恰恰是大汉王朝的主流意识形态,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封建思想。

另外,召湾地区出土的大量汉代殉葬品是生活器皿,也反映了两汉时期边疆人民生活和观念的实际情况。

汉代青铜三足双耳鼎·祭器·九原燕家梁出土

汉代青铜三足双耳鼎为祭器,反映了两汉时期中原内地自夏商周以来,汉族的祭祀文化传到了边疆地区麻池古城。

汉代青铜博山炉·九原麻池召湾

博山是汉代民间传说中的的海上仙山。(指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那时佛教还没有传到九原地区,道教也没有产生,麻池古城一带的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人在百年之后可以到海外仙山上去过神仙一样的生活,这就是两汉时期,普通百姓用博山炉做殉葬品的原因。

青铜托盘熏香炉·九原麻池召湾出土

手柄式青铜香炉·九原麻池召湾出土

汉代茧形陶器·九原召湾出土

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在边疆地区不多见,它和北边受匈奴文化风格影响的陶器器型不同,小口大肚是荆楚文化陶器器型的典型风格。这件汉代蚕茧形陶壶,应当与祖籍湖北的王昭君在九原地区的活动的影响有关。

汉代双耳陶盘·九原麻池召湾出土

汉代铜镜.九原召湾出土

铜镜为日常生活用品,多为妇女梳妆所用。

汉代漆器彩绘.九原麻池召湾出土

这件汉代漆器彩绘图案,不是阴山河套地区、有匈奴文化风格的作品,它与马王堆出土的漆器图案、即荆楚风格的的彩绘图案近似,有学者认为,当与王昭君在九原一带的活动有关。秦汉时期,边疆地区的漆器物件,全都来自中原内地,包头地区不产漆器。

张龙圪旦汉墓位于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乡西 1.5公里处,距麻池汉代古城约1公里,墓地有两个相距80米的高大封土堆。1995年,张龙圪旦被包头市文物管理处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出土大量文物,你生活器皿为主,反映了两汉时期,麻池古城及周边地区的市井生活,张龙圪旦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召湾汉墓数量众多,是目前为止麻池地区发现的最大文物出土地点。从一九五三年至今,包头市有关部门开展重点发掘多次,出土过大量重要的文物,特别是出土瓦当上的文字内容,佐证了史书里好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对研究麻池地区、九原区、包头市和整个阴山河套地区历史上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融合、民间生活和民俗百态文化有重要的价值

汉代陶俑 ·九原孟家梁汉墓出土

汉代彩陶房屋冥器·九原张龙圪旦汉墓出土

汉代黄釉陶灶冥器·九原孟家梁汉墓出土

汉代冥器彩陶井·九原召湾出土

汉代黄釉罐·九原麻池召湾出土

汉代双耳陶盘·九原张龙圪旦汉墓出土

汉代陶盘汤勺·九原张龙圪旦汉墓出土

汉代铜钫·九原麻池召湾出土

汉代瓦当·九原张龙圪旦出土

汉代瓦当·九原张龙圪旦出土

汉代陶器·包头地区出土

汉隶拓片·九原召湾出土(建宁三年为公元171年东汉灵帝刘恒年号)

在九原区麻池乡召湾出土的东汉晚期隶书碑文拓片,是一件珍贵的文物,也是在麻池地区发现的唯一汉代隶书作品。

该书法风格端庄、凝重、典雅、清秀,是一幅不可多得的汉隶书法作品。

汉代铜钫·九原麻池召湾出土

汉代铜钫为乘酒器皿,多为祭祀、宴饮或殉葬使用。

汉代黄釉瓶·九原麻池观音庙汉墓出土

黄釉陶瓶为边地百姓的生活用品和殉葬品。

汉代瓦当·九原观音庙汉墓出土

“富贵未央,子孙益昌”是汉代瓦当中常见的内容,代表一种祝福和愿望,希望自己富贵到永远,子孙后代也昌盛,这是汉瓦里常见的内容,寄托了汉代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原郡消失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那时东汉中央政权的实际控制者是曹操,当时的朝廷下令“省云中、定襄、朔方、五原郡。郡置一县領其民,合为新兴郡”。(引自《三国志·魏·武帝纪》)

麻池古城成为五原县治,而东汉灭亡以后,麻池古城也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结束语

麻池古城是包头九原区境内重要的历史遗存,它不仅见证了从战国到秦汉时期包头地区五百年的历史。(战国临沃、秦九原、汉五原)而且在后来历经近两千年的风风雨雨后,依然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城垣的基本轮廓,出土了一批重要的文物,佐证了九原区、包头市重大的历史事件。

作为中国北方边疆历史研究的活标本,麻池古城是历史研究、对青少年进行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乡土教育的好教材,更是应当保护利用的历史古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