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生物本樸素,生克旺衰有時節

周易包氏學之論五行生剋

五行生物本樸素,生克旺衰有時節

《尚書。洪範》“九疇”第一即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此五大元素一字並排,單獨觀看。

觀水,讓我們想到河水,可以飲用、洗滌、澆灌。水源是人類生存之首要元素。

觀火,讓我們想到森林大火、鑽木取火,可以燒烤食物,可以取暖,也可以用來防禦野獸。對火源的掌握,為人類征服自然界的第一利器。

觀木,讓我們想到木棍、木材,木材可以取火,木棍可以襲擊野獸。木棍可以視作人類發明的第一工具,有了工具,人類開始有了與野獸搏鬥的資本。

觀金,讓我們想到石器,石器為日常生活提供了許多的便利。我們知道,金屬與玉皆來自石頭,能夠作為石器使用的,往往是密度比較大的石頭。火山與森林大火的存在,使最為原始的金屬物質出現成為可能。對金的瞭解與使用,人類掌握了最為鋒利的工具。

觀土,讓我們想到土壤、土質,肥沃的土壤可以種植,適合的土質可以冶陶,或者作為堆砌石頭的最原始的粘接劑。對土的瞭解與運用,使人類擺脫了山地的限制,人類開始在廣袤的平原生根發芽。

將五大元素兩兩結合,會出現三個層次的九種組合。

第一層次,水火,水木,水金,水土。水火組合,讓我們想到滅火或者燒水;水木組合,讓我們想到舟槳漂流;水金組合,讓我們想到用箭射魚、用鼎煮水;水土結合,讓我們想到泥巴、澆灌。

第二層次,火木,火金,火土。火木組合,讓我們想到驅趕野獸,想到取暖燒烤;火金組合,讓我們想到火山噴發,想到金屬礦石融化;火土結合,讓我們想到刀耕火種,想到燒製陶器。

第三層次,木金,木土。木金結合,讓我們想到標槍,想到箭頭;這種強強聯合,將人類的攻擊能力釋放到人體之外,是人類開始主宰自然界的一大標誌。木土結合,讓我們想到房屋的建造,想到耕作的工具;這種結合,標誌著可以有更多的人類聚合在一起,可以形成最原始的社會。

五大元素的齊備,也標誌著原始社會的形成。五大元素交相雜融,各種發明創造由此出現。五大元素雜融的程度,標誌著原始社會進步的程度。五大元素是人類走向文明的象徵,而五大元素深入的發展則標誌著文化的開端。《三墳》記載,自有巢氏始君,神農氏大力發展農業,到黃帝一統華夏“治五氣”“藝五種”,標誌者分封建制社會制度的形成;此時五大元素由物質上升到氣的概念,對物質的認識由表面進入內在根源,這是跨越性的進步。

《尚書。洪範》“九疇”之“五行”,是對黃帝以來至戰國初期五行思想的總結,此時五行思想的特點是五者並行而周流。至於五行生剋是戰國中後期五行思想進一步發展的產物。

“九疇”之“五行”總結五行的精義,即:五性,五味,五事,五紀,五福,五兆,五象等。

五性。“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意思就是:水的性質為滋潤,向下流動;火的性質為燃燒,向上衝突;木的性質為生長,或直或曲;金的性質硬利,或者佩戴以作防衛,或者用來切割;土的性質為順從,可以用來種莊稼,也可以用來砌房屋。

五味。水向下則鹹,火向上則苦,木則酸,革則辛辣,稼穡則甘美。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五事為君主觀人或者為人處事的五種方法。貌為相貌,貌善則易善,貌惡則易惡。言為談吐,是逢迎還是悖逆,是理直氣壯還是忐忑不安等等。視為目視,眼光如何,如何觀察。聽為耳覺,是聽他說,還是聽人說,有什麼動靜。思為心思、思考,明辨是非。貌與言,是一個人的儀表和言語。視聽思,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觀察判斷。或者,貌、言、視、聽,是對一個人的觀察;思是對一個人的判斷。儀態要在恭謹,表現在嚴肅;語言要在順從,表現在躬身;觀看要在明辨,表現在折口;聽覺要在專注,表現在某言;思考要在睿智,表現在虛心。

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歷數。”紀字從絲從己,五紀就是為關乎自己的五種事物。一是歲,一歲就是一年;二是月,就是十二個月;三是日,就是三百六十五日;星辰為日月運行的停留點,歷數為推演曆法的方法。

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命終。”福字本義為乞求一口田,生命生存之依賴。五福就是生存生活中五種好的表現。一是壽,活的時間長;二是富,衣食豐足,錢財廣積;三是康寧,身體健康,生活安寧;四是所好德或者修好德,修德,好德,尊德;五是善終,長壽而且無疾而終,這也是一種大的福氣。

五兆。“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這就是“卜五”,也就是用龜求卜的五種徵兆。克則吉,驛則兇,蒙則悔,霽則吝,雨則無咎。克如天晴、為克復,故當吉。驛為驛站休息之所,如夜晚黑暗,兇險難以預料,故為兇。蒙為天如霧狀態不明朗,如兒童犯錯需要教育,故而為悔。霽為雨後天晴,雖然路滑,天畢竟晴了,為小的過失,故而為吝。雨洗涮碧空,清新空氣,故而無咎。吉則喜樂,兇則恐怒,悔則悲哀,吝則憂愁,無咎當思想。

五象。“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五象就是天或雨或晴或熱或寒或風的五種表現。此五者一個出現極端天氣,就是凶年;如果一種天氣不出現,也是大凶之兆。五種天氣對應五種好的事物:雨天時,人肅靜;晴天時,人躬耕;熱天時,人遮擋;天寒時,人謀劃;天風時,人躲避。同時,五種天氣也有五種不好的狀況“恆雨使人發狂,恆晴讓人謾罵,恆熱讓人難安,恆寒讓人擔憂,恆風讓人迷茫。”

五行與萬事萬物皆有對應,除了《尚書》所載,《漢書。五行志》、《黃帝內經》、《淮南子》諸書中都有許多記載。比較為人所熟知的,譬如五音宮商角徵羽,五臟心肝脾肺腎,五色黑青赤白黃等等。五音中土宮、西金商、東木角、南徵火、北水羽。五臟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腎水。五色水黑、木青、火赤、金白、土黃。

黃帝的五氣說在於:春如木氣長,夏如火氣旺,秋如金氣殺,冬如水氣育,而土氣居於四季之中如同潛藏。夏《連山》易對五行的定位是:金氣銳利如君,“物君金”;木氣曲直如臣,“物臣木”;土氣潛藏如民眾,“物民土”;水氣寒涼如陰月,“物陰水”;火氣暖熱如陽日,“物陽火”;如此,五行對於人們的影響,金第一,木第二,土第三,水第四,火第五,反應了時代的重大進步。

商之《歸藏》易將五氣說融合進了自己新的八氣說中,五行八卦合為一體。《周易》以陰陽八卦為主題,不論五行。《易經》又效法《歸藏》,將陰陽五行八卦融為一爐,是為後天八卦。

“繫辭傳”“天一地二”的一套說法,是在“洪範。九疇”五行的基礎上,以大小數相互輔助的思想,對陰陽五行相互結合的重要探索。“繫辭傳”的數字圖,被筆者稱為“十數圖”,《易緯》的八卦九宮圖,被筆者稱之為“九數圖”,不再議論誰是河圖,誰是洛書。如果說“十數圖”是陰陽五行相結合的探索,那麼“九數圖”就是陰陽五行的最終結合。

五行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四季之中為土。自東北方冬去春來,水生木,木生火;自西南方自夏徂秋,火化為土,土生金,金生水。順之則生。五行圈中,隔一相剋,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東方配甲乙,甲為陽木,乙為陰木;南方配丙丁,丙為陽火,丁為陰火;中央配戊己,戊為陽土,己為陰土;西方配庚辛,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北方配壬癸,壬為陽水,癸為陰水。

五行配八卦,乾兌為金,坤艮為土,震巽為木,離為火,坎為水。

五行除了生克之外,還講究旺衰。《淮南子。天文訓》“木壯,水老,火生,金囚,土死;火壯,木老,土生,水囚,金死;土壯,火老,金生,木囚,水死;金壯,土老,水生,火囚,木死;水壯,金老,木生,土囚,火死。”壯就是旺,老就是衰。五行一方當令則旺,生之者老,它生者生,克它者囚,它克者死。木居東方,春季時即為木當令,木氣最旺。其它,以此類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