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岁!江苏最老寿星的长寿秘诀:除了她,一家都是好脾气!

日前,江苏省民政厅发布消息,截止到 2017 年底,全省百岁老人有 6026 名,百岁老人数量居前三位的设区市分别是南通市、徐州市和苏州市。其中,家住徐州铜山,出生于1901 年 2 月的杜建英曾连续四年蝉联全省老寿星榜首。今年,杜建英老人离世,不过,今年全省寿星依然花落徐州,家住徐州沛县,出生于 1901 年 6 月的程蒋氏成了新科全省最长寿者。15日,记者来到了程蒋氏家,试图探寻老人长寿的秘密。

A 长寿的秘密

百岁老人的爱好:拉呱

魏庙镇位于沛县东南侧,东靠微山湖,与山东省微山县的高楼相望。因其境内曾有一座宏伟壮观的庙宇而得名,相传明末山西魏姓迁居于此,康熙年间,魏姓在庄西头建一玄帝庙,遂改名为魏庙。魏庙镇地处微山湖泛区,系黄河冲积平原,境内农业生产发达,尤以地产优质大米享誉苏北地区。

老寿星程蒋氏住在魏庙镇韩营村王辛庄,王辛庄是一个自然村,在镇区西侧,村内住户不多,但聚集而居,从环境看属于“闹中取静”。韩营村支部书记贾林海介绍,该村总人口3000多人,70岁以上老人有200多名,90岁以上老人有近10人,“村里很多人都知道有个长寿老人,王辛庄更是人人都认识程蒋氏。”

程蒋氏的家在村口第一户,这是一处两层小楼的院落,15日下午,记者来到院门口时,正遇上家人陪着老太太在院里休息。老人一身深红色中式外套,头发浓密,花白发色间夹杂了很多黑发。家人说,这些年,老人的黑发越来越多了。

117岁!江苏最老寿星的长寿秘诀:除了她,一家都是好脾气!

很多村民都认识程蒋氏,源于老人的“待不住”。儿媳李桂娥告诉记者,当天因是阴天有风,如果是平时,老人会自己拄着拐棍在村口溜达。“夏天的时候,她根本坐不住,宁愿自己走到村口的大树下乘凉,一待就是大半天”,李桂娥说,婆婆虽然已经100多岁,但是耳不聋,眼不花,还特别喜欢找人“拉呱”(聊天,徐州方言),“拉的都是东家长李家短,婆婆记性还特别好,村里很多事,过去了几十年她都能记得清。”

117岁!江苏最老寿星的长寿秘诀:除了她,一家都是好脾气!

程蒋氏是在最近10多年才能儿子居住的,她有四儿一女,大儿、二儿都已经去世,如今由三儿、四儿两家接到家里轮流照顾,半个月一换,除了老大因参军落户新疆外,三个儿子家庭都在韩营村,女儿嫁在邻村,相距不过3公里。老人在百岁以前,都是一人居住,平时由子女们轮流照护。“婆婆手脚很利落,一人住时,基本能自己料理自己生活”。

百岁老人的饮食:粗茶淡饭

作为省内最长寿的老人,程蒋氏的身份证显示,她的出生日为1901年6月10日。走过了一个多世纪,家人却很少留意到老人的年龄。在三儿子程启玉看来,母亲的身体一直很好,“都让人忘记了年龄”。程启玉今年73岁,跟母亲比起来,他的身体要差很多,近6年时间,他先后动过三次手术,71岁的妻子李桂娥说,“婆婆比他结实多了。”

程家一共四儿一女,儿女家又都分别有三个孩子,算上孙辈组成的家庭,整个家族直系亲属就有五六十人,是名副其实的五世同堂。除了老大家定居新疆外,逢年过节,老太太身边分外热闹,孙辈、从孙辈陆陆续续回家看望老太太,程启玉说,老人能清楚的说出孙辈的小名,当然从孙一辈已经让老人有些弄不清楚了。

老人喜欢热闹,平时在村里,总闲不住找人拉呱,家人也免不了被问到“长寿的秘密”。这个问题可难住了程启玉,在他看来,母亲的生活并无特别之处。“她一天三顿饭都是跟我们一起吃,有什么吃什么,从不单独开小灶”,程启玉说,老人的牙早就掉光了,也就是将饭菜做得烂一些。

117岁!江苏最老寿星的长寿秘诀:除了她,一家都是好脾气!

老人平时饮食钟爱粗粮叶菜,三顿饭很有规律,一顿半个馒头,能喝上一大碗菜汤,饺子、包子也是来之不拒。在跟记者交流时,老人说肚子有点饿,家人给她拿来一个成年男子拳头一般大的肉馅包子,老人就着白开水,6、7分钟就吃完了。吃完这顿“下午茶”后,老人自己拄着拐棍,在院子里来回溜达。儿媳李桂娥告诉记者,今年老人曾闪着腰,因此平时大部分时间坐轮椅,以前都是自己到处跑,也不用人搀扶。

百岁老人的生活:宁静

在村民们看来,老人长寿的秘密,来自于和睦的家庭关系。程启玉告诉记者,父亲早在50年前就因病去世,整个家庭都是母亲一个人操持着。除了大哥参军落户新疆外,其余兄妹都在母亲操劳下陆续成家。

值得一提的是,老人还是大家族唯一一个“暴脾气”,这一点儿媳李桂娥“最有体会”,“这个婆婆,我是怕了一辈子”。李桂娥告诉记者,婆婆心里从来不装事,有什么话都直接说出来,几个儿女都有些怕她,平时老人一发火,大家都不吭声了,作为儿媳妇,李桂娥经常婆婆生气之后,半个月都要小心翼翼。反而是老人的四儿一女家庭都是温和的性格,用村民的话说,“除了老太太,一大家都是好脾气”。

一百多年来,老人一直住在王辛庄,除了大儿外,其他儿女也都在当地成家立业。整个大家庭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波折,一直都过着平凡的生活,反而是这份宁静让人体会到“岁月静好”。记者了解到,老人虽然年龄逐步增大,儿女们也都不是富裕家庭,但是养老却从没有出现过矛盾。二儿子去世后,三儿、五儿自然的拿起了接力棒,半个月一轮换,将老人接到家中照顾,四女虽然也已经68岁,但平时只要有时间,都会回来看望母亲。

B 长寿背后的故事

孝媳

家中住着一名全省最长寿老人,对于三儿程启玉来说,他更多的感受是“愧疚”,他告诉记者,家庭的平顺都离不开妻子的里外操持。

117岁!江苏最老寿星的长寿秘诀:除了她,一家都是好脾气!

李桂娥在她22岁时嫁到了程家,先后生下了三个儿子,如今孩子们都已经成家立业。她和丈夫一辈子都靠着种地,费尽心力将三个儿子拉扯长大。在婆婆过了百岁之后,她和五弟媳家庭轮流照顾老人,6年前,丈夫程启玉遭遇大病,逐渐失去了劳动能力,整个家庭重担都落在了李桂娥一人身上。

“家里的重活都是她扛起来的”,程启玉告诉记者,他丧失劳动能力后,家里的三亩地几乎都是妻子打理。春耕秋收,李桂娥几乎都是一个人完成农活,实在干不动了,才打电话让儿子们前来帮忙。自从母亲搬到家里后,李桂娥就在婆婆床边搭了个铺位,每个晚上伺候婆婆入睡。老人今年不小心闪到了腰,有段时间长时间卧床,李桂娥就每天陪在婆婆身边,送汤热饭,端屎端尿。除此之外,李桂娥还要照看身体孱弱的丈夫,很多村民说,程家有这样的儿媳,“是上辈子修来的”。

对于村民的说法,李桂娥有些不好意思,她觉得“就是过日子呗”。李桂娥说,婆婆生下的儿女都是一个性格,各自组成的家庭也是一个性子,“照顾好家庭,孝顺老人是大家分内事”。李桂娥认为妯娌们多年来都是这么做的,她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韩营村支部书记贾林海向记者感慨,“这大概就是程家的家风吧。”

细致

作为一个五世同堂的家族,记者了解到他们从没有进行过大家庭聚会,甚至也没有为老人做过寿辰,他们将和睦生活都过在了平时的细节中。多年来,老人身边从来没有离人,儿女们轮流承担着照顾职责,天性好动的老人,并没有成为“空巢老人”,而在逢年过节期间,孙辈们都会陆续回家,带来了老人最喜欢的“热闹”。

在照看老人过程中,儿女辈的行为体现了“细致”。记者了解到,老人的二儿子去世后,让老人格外伤心,曾卧床一个多月,每天都会流泪。从此以后,家人不再让老人知道不好的消息。老人至今都不知道到远在新疆的大儿子已经去世,她时常过问大儿子的音讯,家人总是回答“打过电话了,过得很好,有时间回来看你”。老人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近些年身体都不大好,相继动过一些手术,他们也都在老人面前回避这样的信息。老人的头脑很好,经常询问家庭成员生活,家人总是拿出一些好消息给她“报喜”,“母亲为了儿女们操劳了一辈子,我们也应当让她有一个安稳的晚年”程启玉如是说。

扬子晚报记者 马志亚 通讯员 刘正国 文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