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盗墓贼为什么都不会拿走墓里陪葬的铜钱?

张晓家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矩,哪怕是盗墓贼也是不例外的,他们也有自己的规矩,比如在盗墓的时候看到墓里的铜钱是不拿的,当然凡事无绝对,谁也无法保证每个人都守规矩,肯定也会有盗墓贼违反规矩拿铜钱的,那么盗墓贼为什么不拿陪葬的铜钱呢?

首先第一个原因,铜钱并没有多值钱,盗墓在任何朝代都是重罪,一旦被捉到基本就只有死路一条,既然都冒着生命危险盗墓了,盗点铜钱明显是不值得的。第二个原因,每个朝代都会有每个朝代的铜钱,并不是通用的,拿出去也未必花的出去,因为盗墓基本都是盗前朝之墓,很少有人盗当朝的。

铜钱本身的价值不高,根本没有拿的必要。对于盗墓贼来说铜钱就是鸡肋,完全没有必要费心思拿这些玩意出去,不仅花不出去,弄不好还会被人注意到。铜钱作为死者的陪葬品,有一种说法是铜钱是买路钱,死者在阴间还要用,假如说盗墓贼把死者的买路钱拿走,那么死者在阴间不得回来找盗墓贼的麻烦。

古人都是非常迷信的,尤其盗墓这种行业更是如此。一般改朝换代的时候,前朝的铜钱都会被统一收走,很少会有大量的前朝钱币,突然拿这些东西上街被人看到,很容易就能被人看出这些是古墓中盗出来的。

盗墓贼盗墓是为了钱,目的非常的直接,古墓中那么多的金银玉器放着,他们怎么可能傻到去拿铜钱呢?根本原因还是铜钱不值钱,其次就是不拿铜钱是为了心安,不拿死者的买路钱,也希望死者不要找自己的麻烦。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其实,盗墓贼不是绝对都不拿铜钱,这要看「大盗」还是「小盗」!

比如:大盗曹操盗掘的西汉的芒砀山梁孝王陵墓,就将各种珍宝和百万计的铜钱一扫而空,片甲不留:

我们知道芒砀山是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家的地方,所以是刘汉的「龙脉之地」,一般是把最重要的家庭成员封在这里。

而梁孝王刘武也地位也非常显赫,刘邦的孙子,文帝的儿子,景帝的同胞兄弟,汉武帝的亲叔叔:

史书上记载窦太后经常赏赐梁孝王刘武,汉景帝开始也很喜欢这个弟弟,他分封地也汉代最富裕的梁国,所以,他的墓葬随葬品丰厚,是可想而知的一件事,曹操想必也是知道的。

《三国志》记载:曹操带兵入芒砀山挖了梁孝王的墓得到「金宝万斤」:

东汉建安七子之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

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陈琳在檄文中骂曹操的阉宦之后,后来曹操破袁绍,把陈琳活捉,质问陈琳你为何骂我祖先十八代?但是没有质问「摸金校尉」的事,可见这不是袁绍舆论上造谣污蔑。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史书记载的梁孝王陵偶然在河南芒砀山被发现,梁孝王陵果然是空空如也:

后来陆续在芒砀山中发现很多西汉崖墓,显示这个地方是一个西汉皇家陵园,下图中的柿园、保安山都发现过汉代王侯级别的墓葬。

现在学界一致认为与史书记载是十分可靠的,梁孝王陵确实被曹操盗掘一空。除了梁孝王的妻子李后墓中有少量的文物出土,地位显赫梁孝王墓别谈珍宝,一个铜钱都没有。

而芒砀山另一个汉代王侯级别的墓葬中,金玉满堂,还有成吨的铜钱:

引自:阎根齐. (2001). 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 文物出版社.页121、图版36

我们再来看,与梁孝王同级别的一些汉代王侯的墓葬,都发现了大量的铜钱。

如:河北满城陵山发现西汉早期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中的铜钱:

中国社会科学院. (1980). 满城汉墓发掘报告. 文物出版社.图版150

还有诸如汉代海昏侯刘贺墓葬中的钱币:


史书上记载曹操运输了几船随葬品,完全是搜刮一空。因为像曹操这种军阀,完全无需顾忌小盗墓贼要顾忌的风险。

铜钱是青铜做的,金属货币不是今天的信用货币,靠的是本身价值,曹操完全可以融毁以后再铸造当时通行的货币。

综上所述,大多数时候,盗墓贼不拿铜钱的原因很简单:

1、风险过大。

对一般的小盗墓贼说,盗取到前朝的货币,当朝又不能用,销毁铸钱,他们不具备这样的资源,或者说风险太大,不值得。所以不如直接拿流通性较好、价值较高、体积较小的金银物品。

而盗取当朝铜钱货币的概率是很小的,一般盗墓之风大规模盛行都是国家分裂、时局动荡,礼崩乐坏,权贵统治失效的时候,已经无法有效震慑,所以屁民才敢盗墓呀!雄主临朝,统治有效,有多少盗墓的?

中国盗墓成风的三个时代: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民国,都是大分裂失序时期,民不聊生,军阀混战,军阀明目张胆,有组织的盗墓。

对以祖先崇拜的汉民族来说,挖人祖坟是罪大恶极,祖坟被毁是奇耻大辱。

王羲之的《丧乱帖》就是得知自己的祖坟被北方蛮族挖了以后,极其悲愤心情写下的。

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

连满清鞑子都知道不毁明朝的陵墓,笼络汉人,民国的军阀可谓是没有底线。

2、古代没有收藏钱币之风,无需求市场。

有需求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价格。尽管中国从汉代开始就有好古收藏之风,皇室、达官贵人、文人雅士都收藏古物古器,主要收藏品是青铜器、陶瓷、字画、古玉等,并没有收藏钱币的风气,或者说极少人收藏。钱币收藏之风大概是近代才兴起的。

除了极少数涵载「历史信息」的铜钱可能有价值,一般价值都不大。古代收藏家学者,对铜钱考据和研究极少,就算铜钱中有很难独特的历史信息,知道的古人也很少。

3、物以稀为贵,铜钱数量太多,制造工艺简陋。

「物以稀为贵」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一般墓葬中铜钱都是大量的出土。中国使用铜钱当做货币,有数千年历史,也比较容易保存,一般存世量很大,制造工艺简单粗糙,非常容易仿造。

盗墓贼主要是为了求财,一句话管总:铜钱完全不值钱!

盗墓贼挖到铜钱,又不能使用,就算有能力和资源融毁重铸,风险是极大。古代铜钱又多又常见,毫无艺术和收藏价值,古玩市场也卖不出去,盗来干什么?完全和盗墓付出的成本不成比例。

我见到有答案说是「忌讳」,挖别人祖坟的人,盗墓为生的人,你认为会在乎这些「忌讳」??

好比:一个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暴徒,会因为没有扶老奶奶过马路而良心不安?

----------------------------------------------

果然是盗墓贼最了解盗墓贼。

史书记载:曹操生前倡导「薄葬」,遗书交代自己的儿子「瘠薄之地」,「平地深埋」「不封不树」「无藏金玉珍宝」,而他的儿子曹丕很清醒的认识到:未有不亡之国,亦无有不盗之墓。

曹氏父子知道:厚葬加上高大的陵墓,太招摇了,一到乱世就成了四方盗贼的「提款机」。

中国历史书果然逆天,考古学家找到曹操墓葬——安阳高陵,苏东坡惺惺相惜的那个「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一世之枭雄」,墓葬极为朴素,一件价值连城的东西都没有:

但曹操的历史地位,让每一件朴素的随葬品都价值连城,成为华夏民族无可估量的财富:


据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民盗掘电缆线成风,光纤普及以后,一些盗贼不知道光纤中只有玻璃,照偷不误,造成的损失巨大。我小时候经常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偷电缆光纤被枪毙的人。(当时《刑法》:破坏通讯设备罪》是有死刑的)。

当时又没有摄像头监控,而通讯设施跨越千山万水,很多在荒郊野岭,根本就无法有效监控,后来国家在这些通讯设施上写了八个字:「光缆无铜,偷盗无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偷光缆的行为。

这跟一代枭雄曹操「薄葬」的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汉字见大历史


自从曹操设立“摸金校尉”这一职之后,盗墓便开始官方化与公开化,在迷信的古人眼里,盗墓绝对是要遵守盗墓行规的,怎么盗墓,什么东西可以拿什么东西不可以拿,都是有说法的。

比如盗墓不能拿的东西包括:铜钱、玉器、龟甲、死人的棺材板等等。。。

那今天就来说说,为什么墓里陪葬的铜钱不能拿

1、铜钱作为死者的陪葬品,一般是贫苦百姓用的,传说铜钱是死人到阴间的买路钱,要是把铜钱拿了,死人去不了阴间,就会回来找你麻烦,为了不触霉头,一般都不会去动铜钱。

2、其实不去动铜钱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铜钱一般是上一个朝代的货币,在盗墓贼朝代并不能通行。冒着极大的风险盗墓,如果还取这些鸡肋,就显得不值当了。

现发现的楚王刘戊墓地,从考古遗迹来看,这个墓室被盗墓贼光顾了无数次了,但是在墓穴里面,保存最多的就是铜钱了,足足17万铜钱,被无数次光顾的墓穴,却没有一个盗墓贼动铜钱。可想而知,作为陪葬者的铜钱,在盗墓贼眼里是有多么忌讳了。


笑尝历史百态


在古代,墓地被称作阴宅,活人居住的房子被称作阳宅。因为各朝各代的铜钱象征着皇权,属性为金,不管是阴宅阳宅都能用于镇宅之用。

而古代盗墓贼为何不会拿走墓里陪葬的铜钱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些铜钱相比较于墓中的陪葬之物重量大不便携带而且价值还相对较低。有些亲王贵族的墓葬中随便一两件陪葬的器物的价值可能都抵得上墓中所有铜钱价值的总和了。

如果说盗墓贼挖掘到的是一个已经被盗过的墓穴或是普通平民的墓穴,墓中往往仅剩下铜钱,这时候盗墓贼为了较少一点损失也是会把墓中的铜钱带出来的。

我们要知道,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古铜钱几乎全是从坟墓中挖出来的,而绝大部分是来自于一些古代平民百姓的棺材之中。


麦大麦


对于这个问题,鄙人觉得很多答主会从多方面解释,追求全面深入,哪怕一眼便知真假的说法也写上。

追求一个解释唯一颠簸不破的原则应该是“多些设身处地的思考,少些文化主义。”



这就好比鲁迅先生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于是教育部命题组这么解释:这反应了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作者无聊烦闷的心情。

想必鲁迅先生若还在世,也是无言以对吧?这个问题只有鲁迅先生本人才能给出真正答案,也许就只是鲁迅先生想幽默一下,换个风格换种心情,也不无可能。当然也只是我的猜想。

对于上面的问题的解释,能有据可考的解释无非是两种:

1、铜钱作为货币在盗墓贼生活的那个时期已经不能流通使用了,每个皇帝在位时发行的通宝都是不一样的。难到那时候的盗墓贼冒着生命危险,只为背几斤废铜烂铁出来吗?


2、如若真的存在那种极端情况就是:进墓之后一无所获还是不拿铜钱作古董的话,又另当别说。可能摸金校尉、盗墓贼这个行业真的存在一些特定的职业操守和要求。

这也不一定是无厘头的,比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规定门徒一律不能走大路等等奇葩的要求。这也许就是各个行业对自己人的区分,让外人产生一种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神秘性尊重。



近几年,《盗墓笔记》、《鬼吹灯》等引起的盗墓文化大火,更是引起了很多穷屌丝们对盗墓这一职业无限的意淫与浮想联翩,向往着自己也能学得绝技去寻宝。——我就不说啥了,想法很好嘛。

“得挨多少顿打,才能成角?”


有时候问题本身很浅显,哪有那么多鬼说法?只是这个时代动辄就追求思想意义高大空的人,太多了。

希望大家在阅读时要带着自己的理性思维去思考与推敲,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因阅读而散发迷人气质的思考者。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也是身体力行。


前文思沿


最重要的还是不值钱,要是值钱了早就一扫而空。



愚笨老拙


回答这个问题我还是有些感慨的,因为我听我爷爷说他的姑姑还是那个亲戚(具体我也记不得了)下葬的时候里面放了两个花瓶,算是那时比较值钱的,下葬才几天就被盗了,花瓶也不见了,因为我爷爷是她姑姑带大的,所以当时很伤心,因此自己也有些伤感,后来因为这事我还特意去了解了盗墓贼的一些事情

先说说盗墓贼几个不成文的规定

1.一般盗墓贼都是亲戚搭档,怕普通搭档会心生歹念,有一段时间都是“父子档”,后来怕父子一起万一出事就留不了后代,所以舅舅侄子的居多

2.进墓地要带口罩,说里面空气质量不好,还有什么怕尸体诈尸啥的,其实按我说就是心理作用,怕被认出来,晚上去找你

3.说盗亦有道,不盗关公墓,不盗包公墓,还真不是什么有良知,而是业界内你做了这些会让人不耻

4.不盗墓地里的铜钱,龟壳。(哎呀终于说点子上了,前面就当大家了解下吧)

铜钱不盗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铜钱是给去世的人买路钱,买水钱,过桥钱,这些钱你拿了还真好意思。为什么放这些不值钱的铜钱,再穷的人家都会放,拿了这铜钱你还是人吗,本来挖人家坟就不道德了,人死了还不让人过好过,不怕他们找你吗?

就算在当代,有的人去世他们的后人都会在河边桥下挂几枚铜钱,路上烧点纸钱不也就是这个原因吗?所以盗墓贼是不会盗铜钱的,哪怕空手回去,其实还是不值钱,我觉得能挖人坟的根本就不在乎这个,就是铜钱不值钱,前朝的拿出来你也用不了。

既然说到龟壳,顺带说下为什么不能拿的原因,因为龟壳在古代都是占卜所用,上面全是甲骨文,怕泄露天机,自己看不懂,拿出来也费事。

还是那句话,要是有不同的或者新的答案可以评论区留言,喜欢就点个赞关注下,谢谢!


羽评郡主


题主问这个问题说明题主还没弄明白盗墓的目的在哪。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盗墓的最终目的就是赚钱。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付出的劳动得到最大化的回报呢?

答案肯定是找到最值钱的宝藏,而不是满大街最常见的铜钱。况且,能不能用还不一定。

但是金银珠宝就不同了,无论在哪个时代它都是可以直接变现的。所以对于盗墓者而言,既然已经冒着生命危险去盗墓,肯定是获取最大的财富为目的。

纯手工制作,思维有些混乱。多担待。


用户11723878325



手机用户52099700724


这种钱币有个几吨也换不来几个钱他们知道那个值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