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脏唐”的帽子,是唐代风流诗人们给戴上的吗?

揭秘:“脏唐”的帽子,是唐代风流诗人们给戴上的吗?

众所周知,唐代是空前开放的朝代。因不拘纲常礼法、无视人伦道德之事屡见不鲜,故有“脏唐”之说。自古才子多风流,唐时更是不知羞。在唐诗中,描写妓女的篇幅屡见不鲜。在当今人们看来,携妓淫乱之类都是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本该讳莫如深,更不用说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公诸于世的诗作中了!

先说说唐诗的代表人物。李白在《江上吟》中写道:“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在《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写道:“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而在《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中,写得更为大胆和露骨:“出舞两美人,飘摇若云仙。留欢不知疲,清晓方来旋。”左拥右抱,不知疲倦,不是李白的体格子很棒,就是他拼了老命了。

揭秘:“脏唐”的帽子,是唐代风流诗人们给戴上的吗?

杜甫在《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一诗中写道:“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连忧国忧民的老杜也好这口,何况旁人乎?哦,想起了李白当年,对越女白皙的小脚丫也迷恋得不行。

白居易自然不在话下,在家中储妓,最宠爱“樊素”和“小蛮”,故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之句,这也是“小蛮腰”的由来。此外,他还在《长安道》中写道:“花枝缺处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美人劝我急行乐,自古朱颜不再来。 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珍惜时光,及时行乐,白居易可谓十分“敬业”。

揭秘:“脏唐”的帽子,是唐代风流诗人们给戴上的吗?

再看看杜牧的《谴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哈,十年的纵情声色,在青楼中都出了名。都说他这首诗是对以往放纵的愧悔之作,其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应该理解为炫耀才比较真实吧……好了,唐代诗人类似的例子太多,就不一一例举了。

然而,“脏唐”名声的由来,主要是唐代诗人们行为不检造成的吗?其实答案远远没那么简单。例如,唐太宗将亡弟之妻霸为己有,李渊将从父兄子之妻纳入后宫;武则天、太平公主,韦后、安乐公主,两对母女包养男宠、淫乱宫闱;高阳公主与和尚私通,并赠侍女二人给丈夫,以及唐玄宗将儿媳杨玉环纳为贵妃等等,其淫乱之举骇人听闻。

揭秘:“脏唐”的帽子,是唐代风流诗人们给戴上的吗?

上行下效,于是朝野上下狎妓淫乐成风,官吏们可堂而皇之地蓄妓取乐,文人士子大都不拘礼法,频繁出没青楼妓馆,并以淫词艳曲记录宣扬。与此同时,男人不以婚前性行为为耻,反视为风流韵事,而女子也不重贞操、贞节;不仅离婚、丧偶再嫁不受谴责,女子婚前失身后嫁人也不过寻常之事。因此于当时的人们而言,也自然不会因行男女之事而有羞耻感和负罪感,更不用说背上道德的包袱。

综上所述,在“脏唐”的形成中,诗人们只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唐诗中,有关携妓纵欲之类的篇章是糟粕,需要我们在阅读时仔细甄别。写这些不是要否定唐代,而是客观地看待这段历史,拒绝一味地美化和粉饰。

揭秘:“脏唐”的帽子,是唐代风流诗人们给戴上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