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今日:1945年8月6日 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

1945年秋,日本敗局已定。美國總統杜魯門和美國政府想盡快迫使日本投降,也想以此抑制蘇聯,於是杜魯門決定在日本的廣島、長崎等四個城市中選擇一個目標投擲原子彈。在此之前,美國、英國和中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出於軍事和政治的原因,美國政府便按照原定計劃,對日本使用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早晨8時整,3架B-29美機又從高空進入廣島上空。這時很多廣島市民並未進入防空洞,而是在仰望美機。在此以前,B-29已連續數天飛臨日本領空進行訓練,但這一次的3架飛機中,有一架已經裝上了一顆5噸重的原子彈。此時正奉命來轟炸廣島。

9點14分17秒,那架裝載著原子彈的美機上的視準儀對準了廣島一座橋的正中時,自動裝置被打開了。60秒種後,原子彈從打開的艙門落入空中。這時飛機作了一個155°的轉彎,俯衝下來;一瞬間,飛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這樣做是為了儘量遠離爆炸地點。45秒種後,原子彈在離地600米空中爆炸,立即發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強烈的白色閃光,廣島市中心上空隨即發生震耳欲聾的大爆炸。頃刻之間,城市突然捲起巨大的蘑菇狀煙雲,接著便豎起幾百根火柱,廣島市馬上淪為焦熱的火海。

原子彈爆炸的強烈光波,使成千上萬人雙目失明;10億度的高溫,把一切都化為灰燼;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後20年中緩慢地走向死亡;衝擊波形成的狂風,又把所有的建築物摧毀殆盡。處在爆心極點影響下的人和物,象原子分離那樣分崩離析。離中心遠一點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霎那間被燒燬的男人和女人及兒童的殘骸。更遠一些的地方,有些人雖僥倖還活著,但不是被嚴重燒傷,就是雙目被燒成兩個窟窿。在16公里以外的地方,人們仍然可以感到悶熱的氣流。

當時廣島人口為34萬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當日死者計8.8萬餘人,負傷和失蹤的為5.1萬餘人;全市7.6萬幢建築物全被毀壞的有4.8萬幢,嚴重毀壞的有2.2萬幢。

但是,廣島的悲劇並未使日本立即同意接受波茨坦最後通牒,即無條件投降。他們竭力掩蓋廣島事實真象,把希望寄託在蘇聯的調停上。但8月8日,日本從蘇聯領導人那裡得到的回答是:日本仍在繼續進行戰爭,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因此,日本政府請求蘇聯調停的建議已失去一切根據。蘇聯政府遵守對聯合國的義務,接受聯合國的要求,宣佈從8月9日起對日宣戰。就在蘇聯出兵這天的上午11時30分,美國又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長崎全城27萬人,當日便死去6萬餘人。

歷史今日:1945年8月6日 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

日本長崎上空的原子彈菌狀雲

2007年8月6日,在日本廣島和平紀念公園舉行的悼念原子彈爆炸死難者和平集會上,人們排隊向廣島原子彈爆炸死難者紀念碑獻花。當天是廣島原子彈爆炸62週年紀念日,日本各界人士及40多個國家的駐日使節參加在廣島舉行的和平集會,悼念死難者,反對核武器,祈禱世界和平。

歷史今日:1945年8月6日 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