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表、闹钟出现之前,我国古代是如何计时和报时的

在钟表出现之前,我国古代的老百姓如何判断时间?早上起床除了鸡鸣还有没有别的“闹钟”呢?今天小编就跟你聊聊古代的计时工具。

第一类是映射类计时工具

映射类的主要是通过太阳周期运转规律来判断时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日晷仪,另一种是圭表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又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 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一刻(15分钟)。

在手表、闹钟出现之前,我国古代是如何计时和报时的

圭表是运用立竿见影的方法,通过影子的长短来判断时间。

在手表、闹钟出现之前,我国古代是如何计时和报时的

第二类是漏壶类计时工具

漏壶类计时工具主要也有两种,一种是水漏,又称“铜壶滴漏”,一种是沙漏

铜壶滴漏

所谓“滴漏”就是壶的底部侧面开一个孔,然后水通过逐级流注,最后通过水流到哪一级铜壶和铜壶的水量来判断时间。根据宋朝杨军的《六经图》(公元1155)转述:莲华漏由4个壶组成。天池壶、平水壶逐级向平水小壶供水。

在手表、闹钟出现之前,我国古代是如何计时和报时的

沙漏的原理和滴漏的原理基本是一样的只是内容物不一样而已,由于水在高温环境容易蒸发,在过低温又容易结冰,这样就会造成计时的不准,而沙漏则没有这个影响。

在手表、闹钟出现之前,我国古代是如何计时和报时的

第三类是燃烧类计时工具

燃烧类计时工具被称为“火钟”,火钟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灯钟、香钟和蜡钟等。

灯钟是通过燃烧剩余灯油显示的刻度来计时

香钟和蜡钟则直接在香和蜡烛上留下刻度,然后通过燃烧剩余直接计时。

在手表、闹钟出现之前,我国古代是如何计时和报时的

但是这些都没有办法起到报时的作用,因此很多古代的计时仪器在古代也应运而生。

例如东汉的的大发明家张衡,他就发明了一种水运浑天仪,《晋书·天文志》记载说在密室中用漏水驱动,仪器指示的星辰出没时间与天文观察的结果相符。后来这种水运浑天仪经过改进后,除了表现星宿的运动以外,还能表现日升月落,当然比张衡的水运浑象仪更加精巧、复杂了。

1090年,北宋宰相苏颂主持建造了一台水运仪象台,能报时打钟,它的结构已近似于钟表的结构,可称为钟表的鼻祖。

1276年,中国元代的郭守敬制成大明灯漏。它是利用水力驱动,通过齿轮系及相当复杂的凸轮机构,带动木偶进行"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

在手表、闹钟出现之前,我国古代是如何计时和报时的

当然这些“精密”的大型仪器显然普通百姓没法普及,那么,当时的老百姓如何做到闹钟的报时效果呢?老百姓其实还是很聪明的,在原本的香钟旁边系上一重物,当香火烧到一固定刻度时,上面挂的重物落下撞击金属器皿,发出响声,提醒此时办事的人,起到闹钟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