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新教育成立四年便登陆美股,沙云龙在管理运营上有何诀窍?

创客猫注:本文来源于由创业黑马&火柴盒主办的2018教育产业独角兽峰会上,朴新教育创始人沙云龙发表的“拥抱变化 创造未来”主题演讲。

朴新教育成立四年便登陆美股,沙云龙在管理运营上有何诀窍?

作为曾经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沙云龙在2014年离职后成立了朴新教育。3年并购48家学校的朴新教育成为了2018年继尚德机构、精锐教育后,第三家登陆美股的教育企业。短短4年便登陆美股市场,沙云龙在公司管理与运营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演讲中,沙云龙从战略、组织、人才等方面讲述了教育机构如何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应对公司发展道路上的挑战。

以下为沙云龙演讲实录:(经创客猫编辑有所删减)

要创新,就要设计好战略

今天我们讲一讲变化和未来。

我们在想,即使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长期的成功只有在我们时时心怀恐惧的时候才有可能,不要骄傲的回首让我们过去取得成功的战略,而是要明察什么将导致我们未来的没落,这样我们才能集中精力应对未来的挑战,让我们保持虚心的学习以及足够的灵活。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创业黑马,我们讲的并不仅仅是速度,也不仅仅是讲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未来。因为我们做教育培训一定要看到未来,否则到了明天我们还将生活在过去,怎样看到未来呢?

丘吉尔说:“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可以看到多远的未来。”比如说,我们要去看过去的若干年当中,在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教育培训的领域是如何发展的,在发展过程当中有哪些机遇。

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说到,随着人口老龄化,很多国家的增加逐渐减速,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它对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各个行业整个的收入、增长都会降下来,甚至会变到负增长。

但是他认为有4个领域不会这样:1、娱乐;2、教育培训;3、医疗;4、政府,当然政府是非盈利。刚才这3个牛总(牛文文)也都介绍到了,包括刚才提到了反周期这样的特点,讲得非常准确,判断得也非常有预见性。

我们要对形势有一个判断,形是过去的,势是未来的。如何把握未来的形势来做今天的决定?我们经常讲以终为始,怎么样把握未来,拥抱未来,可能我们要去创新。大部分人经常会讲创造力,实际上创造力和创新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创造力可能是从无到有,创新不一定,创造力是把我们的钱、投入的资源变成产品、服务,这个当然重要,但是创新有的时候是把产品和服务变成钱。

因为我们毕竟是做企业经营的,所以什么时候发挥我们的创造力,什么时候去创新,有的时候借鉴也是很好的创新,这一点无比重要。

而且创新判断、预测好了之后,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尤其是不能太慢,有的时候太慢,外面的创新也会让我们很难受。实际上,我们要创新的话,要设计我们的战略,我们希望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思考结构决定我们的投资结构,我们的投资结构会决定未来的产业结构,当然这步要跨越的话,是需要我们做出一个非常大的创造和创新,我们产业结构的改变会决定未来企业的收入结构和未来的利润结构。

怎么样去做到这一点,我们知道守住昨天靠增量,开拓明天靠投资,要想保持持续领先,就需要有很好的战略,战略就是要不断调整,持续去保证竞争优势,这点很重要。

比如说,我们作为黑马,我们作为独角兽,在一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优势,难免会有其他机构也来学习和借鉴,这都是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样去持续的创新,持续的领先,这个是战略的一个本质。

古人讲叫“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无财作力:当我们资源很少的时候,人也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比如说,钱和资源少的时候,做很多的体力上的投入。

少有斗智:就是当我们现在有一些资源的时候,我们就要去思考,我们参加这样重要的会议,参加这样的培训,包括去参加刚才开篇时候这样的非常好的黑马的戈壁徒步活动,表面上是一个徒步活动,事实上是几天大家深度的交流,都是相互的学习,这个叫少有斗智。当我们有一定资源,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出很多的力气,我们还要进行更多的思考。

既饶争时:就是当我们资源更多,当我们企业发展更好时,就要把握时机,意思就是保持持续领先。

我们怎么样去做呢?我认为大的结构思考就是最后这一行,如果我们在自己的赛道当中比较领先,我们要先做大再做强,很多人就在研究,我是先做强再做大,还是先做大再强,其实都有道理,取决于我们在什么赛道,取决于我们在什么位置。

一般领先企业先做大再做强,跟随型企业先做强再做大,当然在变更目标上,这个时候要先增长后效率,先结构后能力,这些都非常的重要。

朴新教育成立四年便登陆美股,沙云龙在管理运营上有何诀窍?

战略定了以后,组织如何定?

讲完了战略讲组织。我们知道很多情况下企业要增长,可能并不是管理问题,而是组织问题,我们讲叫战略决定组织,业务决定岗位,流程决定职责。

战略定了以后,组织如何去定?我们知道结构效益是大于运营效益,运营效益大于管理效益,那么这个结构就非常的重要。

结构在定的时候我们要去克服几个组织问题,比如说我们要去提高组织智商,我们要改善组织心智,我提高组织能力,当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很多的事情。

什么叫组织智商呢?就是我们如何去实现组织的大脑联网,如何去克服横向的部门强的问题,就是部门与部门之间是一个深井的状态,大家沟通的少,信息不流通,如何使他们横向进行大脑联网。纵向如何去解决智力结构和权力结构倒挂的问题,因为一线最基层的员工、老师、管理者,他的知识机构和智力结构是好的。我们上面的决策层,我们有权力结构,他们能不能有效的挂钩,上下要打通,横向要打通。

很多时候企业在发展,哪怕是一个创立时间不长的企业,我们要避免有组织防卫的情况,要去尽量杜绝组织怠惰,更要严格避免出现组织破坏。所谓的组织防卫就是大家对于整体机构的发展目标、策略没有形成共识,一直在观望也有顾虑,当然到了组织怠惰和破坏、对抗的话就更麻烦了,不能够上下一心,最后业务和业绩就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那么组织讲完了就是人才,有一句话叫“先有思,设小过,举贤才”,他的意思就是先要定组织结构,定好组织结构,让大家各司其职去做,当然组织结构刚才讲了,上下级、横级怎么样去避免信息流通不畅等等。

定好组织结构以后不要盯着大家,你这个也不要犯错,那个也不要犯错,犯错误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每个人每天每时每刻都会在做,关键就是把大的结构定好,然后去发现人才。

如何挑选人才?

我们在选人才的时候很重要,这是一个重要的组织问题,如果人才的水平不行,你吸引过来的人才肯定不行,大家觉得你就是这个标准。我们要确保自身开始,从核心团队开始,我们一级一级招募的人才都是优秀的人才。

因为我们知道任何企业永远都缺人,我们天天就要想,今天我们发“才”了没有,有没有发现人才,怎么样发现人才,怎么样识别人才。识人有眼,你要看出来谁是人才,有的时候会逆向淘汰,一定要选拔人才,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知道在信息非对称市场,经常会逆向淘汰,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买个二手车,同样的二手车,同一个品牌,有的要10万,有的9万,有的8.5万,有的7万,很可能7万的卖出去了,这个叫逆向淘汰。

在人才市场有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我们怎么样选择人才呢?如何让人才不去逆向淘汰,在上个世纪70年代,斯宾塞提出了一个理论叫信号理论,他认为如果去发信号,我们可以避免逆向淘汰,什么叫发信号。

比如说我们的二手车,你必须一层一层信号告诉行驶了多少历程,有没有遇到过事故,它的各项指标怎么样,只有准确地发信号,才能防止出现逆向淘汰。所以我们在选择人才的时候,就要掌握住信号,这一点很重要。

斯宾塞是通过量化推导出来如何推导人才,他认为主要看受教育的情况,请注意,包括他是不是名校毕业,是不是读了硕士、博士,当然他定性的结论是这样,但他是通过定量的推导。因此我们未来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怎么样去识别信号,我认为有三个信号:

1、看他受教育的情况。

2、看他过往业绩。因为有的人可能机缘巧合,受教育情况不是最理想的,所以要看他的过往业绩。如果他的过往业绩很好,也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这一点很关键。

这里面有几个注意事项,看他过往的业绩一定是看他的个人绩效,有的人说你看我以前在某某某,我一年能做5000万,那我们要看这5000万是不是他个人的绩效。有可能是市场绩效,什么叫市场绩效?因为那个地方市场很好,如果别人去做可能都做2个亿了,做5000万其实并不好。

还有可能是历史沉淀绩效,他做了5000万是因为上任打下的基础好,任何人来做都至少做5000万,8000万,1个亿,2个亿。

还有一种情况叫战略绩效,还有一种情况是组织绩效,这五个绩效当中我们只看最后一个,就是他个人绩效怎么样,如果他个人绩效很好,这是一个信号。

3、看他的投入程度。投入程度非常重要,就是在他的职责范围内能花多少时间,一般如果他能够每周大概花80小时以上,我们认为这是符合我们的要求,尤其是我们招募高管和核心团队的事,就是这样的要求。

最后一条,一定要关注业绩曲线和学习曲线的关系。我来说明一下,我们在做创业黑马,做创业公司的时候,很多情况下也会遇到人和岗位不匹配的情况,我相信大家都遇到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很多时候你会耐心地去做他的工作,一次又一次地给机会,但我想说,十次呼吁不如一次问责,十次问责不如一次调整,该调整还要及时的调整。

请记住,人尤其是我们教育培训行业最重要的资产,但同时,如果资产不断的在贬值,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负担,这个时候要及时做动作。

比如说9月份发现不行,而且我们有一个多年总结,这个不行的人他往往会持续的不行,我们很少有见过不行的人忽然就行了,这个比较少。不能说没有,但是是小概率。我们更多看到的是行的人不行了,或者不投入了,或者能力跟不上了,这个是大概率情况。

所以,从组织角度来讲,发现不行,及时调整,这是对组织负责,对组织的绩效负责。

但我为什么又补充了一句要关注业绩曲线和学习曲线的关系呢?因为有的人现在业绩是不行,但是你感觉到他马上就要爆发了,如果确实有这样的情况,你不要搞错了,可能再需要一个月两个月他就体现出来了,这个时候如果调整,对于个体、组织都是不好的。

当然这种概率是比较小的,因为我们一次次都是期望有这种概率出现,所以一等等到第二年的9月份,他耽误的不是一年,肯定是一年多。因为你到第二年9月份再来的人当年业绩肯定没有了,而且他要适应,再调整,再做下一年的预算和计划。

朴新教育成立四年便登陆美股,沙云龙在管理运营上有何诀窍?

企业从决策层到基层,拧成一股绳是最重要的

最后反正就是几句话。第一,我们一定要落实好与战略实施相关的决策、变革和激励,这三个关系要安排好。

第二,解决持续经营优势构建,要持续优势构建,业务演化路径的选择以及竞争合作的互动关系。

第三,要协调坚固这几件事:1、方向正确;2、运作高效;3、心情舒畅。

高层的身体力行是前提,中层有效传递是关键,但是基层的高度参与是根本,企业的最大成本之一是取得共识,所以企业从决策层到基层,最终大家要拧成一股绳,这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们要保持基层员工的饥饿感,巩固中层员工的危机感,激发高层管理者的紧迫感,因为我们在有的企业发现,员工上班的时候都在做手工,织毛衣,如果是一个教育培训企业,这可能跟我们的主营业务不是特别的相关。还有上班的时候看电影,有的时候是在网上看,导致大家的网速都受影响,有的时候就出去旁边看电影。后来为什么知道了呢?因为几个人看电影互相看见了,还挺不好意思的。这就是没有紧迫感、参与感,我们希望告别这样的情况。

(以上为创客猫现场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