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收官:几家欢喜几家愁

“兵家必争之地”的暑期档(6-8月)落下帷幕,电影、剧集、综艺结束了每年收视竞争主阵地的收割。这个暑期档,有创新历史最高纪录,也有打破卫视最低纪录,反转与戏剧性十足。

暑期档收官:几家欢喜几家愁

我不是药神

电影票房创新记录 高质量是关键词之一

2018年暑期档的电影票房最终落点:174亿,较去年同比增长7%,创造了暑期档总票房新纪录;观影总人次达到5亿,同比增长6%;上映影片数量高达137部,同比增长1%。总而言之,这是近年最好的一个暑期档。

在暑期档电影票房排行榜上,137部上映影片中有24部过亿,其中5部影片超过10亿:《我不是药神》30.98亿、《西虹市首富》25.19亿元、《侏罗纪世界2》16.85亿元、《一出好戏》13.22亿元、《巨齿鲨》10.2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暑期档的最后一天,《碟中谍6》上映15小时票房破亿,内地首日票房1.67亿,拿下单日票房冠军,豆瓣评分8.3,优于96%的动作片,可谓口碑票房齐飞,再次展示了优秀IP强劲的爆发力。

相比去年《战狼2》狂揽56亿票房一枝独秀的局面,今年暑期档爆款电影都贡献了不同程度的票房。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表示,5亿元、10亿元以上票房影片数量的增加,说明中国电影的发展更加均衡,不单汇集于一个影片、一个导演,而是分散在众多导演及背后的公司上,也反映了中国电影正在走向成熟。

确实,国内新导演的表现可圈可点。在暑期档票房前五名当中,“新人导演”作品有3部,这三部影片票房合计高达69.41亿,约占暑期档总票房40%。

从默默无闻的歌手到“七十亿影帝”,再到如今的电影导演,黄渤第一次执导就已经稳妥晋级十亿票房行列,而《一出好戏》将会上映至10月7日,最终票房值得期待。

《我不是药神》导演文牧野是"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签约导演,他的野心让这部影片从最初的文艺片变成了后来的商业片。徐峥评价他,“他是天生要做导演的人,中国电影需要这样的新导演。”

《西虹市首富》则是导演闫非、彭大魔继《夏洛特烦恼》后的第二部长片,这对最受期待的青年导演组合在观众笑点的把控,以及演员的起用上都非常成功和出色,同时也拥有讲述好故事的能力。

从整体的内容来看,现实主义题材的喜剧电影最受欢迎,《我不是药神》、《一出好戏》、《西虹市首富》都是此类型,并且在制作上不算高成本,最终都是以高质量内容取胜。此外,也不乏《快把我哥带走》此类因为口碑一路走高,出乎意料成为黑马的影片。

当然,今年暑假档的马太效应与过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根据猫眼研究院暑期档分析报告显示,暑期档TOP10影片分走大盘73%的票房,其中过5亿影片占比达到76.3%;另外一边,票房1000万以下的影片占比达到68%,可见头部内容丰富、质量上升的同时,尾部内容的市场淘汰率也在加剧。

暑期档同时也是国产电影保护月,不过今年暑期档进口片数量达到近年新高,2016年16部,2017年15部,今年23部,不过,进口影片票房占比却一直在下降,从2016年的32.5%到2017年的29.7%,再到今年的24.4%,可见国产片市场竞争力不断在加强。可以看出,优质内容的全面崛起,可以助推市场持续繁荣,让中国电影往高层次高水平发展。

虽然景象一片向好,但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忧愁。《动物世界》撞上《我不是药神》,口碑虽好但票房不如预期;《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遇上《西虹市首富》,尽管视觉效果令人赞叹,但老IP却输给了开心麻花的品牌效应。此外,国产动画电影无明显增长,暑期档对动画电影的增益小于市场供给,差距进一步拉大,动画电影在国内面临着发展缓慢的尴尬境地。

暑期档收官:几家欢喜几家愁

延禧攻略

卫视无爆款,网剧《延禧攻略》燃爆全网

暑期档的剧集方面,不管是播出渠道或者内容本身,反转效果比电影来得更甚。

根据骨朵数据显示,连续剧总播榜前十的都是暑期档上映的,其中播放量超过50亿的有5部,分别是《延禧攻略》、《扶摇》、《香蜜沉沉烬如霜》、《甜蜜暴击》、《流星花园》。

古装剧在暑期档向来都是拉动流量的一把手。但在各大卫视今年的古装剧,不仅没有爆款产出,而且还一不小心创下了收视新低的纪录。根据北京日报报道,今年在江苏卫视黄金档播出的古装玄幻IP剧《香蜜沉沉烬如霜》,虽然收视率连续几周排在同时段第一名,但始终徘徊在1.4%上下;此前曾被寄予厚望的《天盛长歌》,收视率则在0.5%上下浮动,甚至在8月24晚的收视率只有0.16%,创下湖南卫视近10年黄金档最低收视纪录。

而真正成为暑期档爆款的《延禧攻略》和极具话题性的《如懿传》,都选择了网络首播,视频网站在影视剧方面正在一步步蚕食电视台观众,网台博弈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扶摇》揭开了暑期档古装剧的序幕,最终138亿播放量收官。不过,从7月19日《延禧攻略》开始播出,全网古装剧的话题就已经都被它承包了,《扶摇》到后面已经基本没有消息了,难以复制《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盛况。

先来看看大黑马剧王《延禧攻略》的数据。它是今年总播放量最高、全网最快破百亿的网剧,也是今年全网电视剧单日播放量最高的剧集,高达7亿;它以135亿播放量完美收官,至今已有160亿总播放量,后劲依旧;在热度方面,其微博话题讨论量、百度搜索指数最高值、微信媒体讨论量,甚至豆瓣讨论人数都位居今年第一。除了在国内“称霸一方”,《延禧攻略》海外播出数据也一样抢眼,在海外超过70个国家正在或即将播出,在YouTube上的单集点击量也已破百万,拿下了今年华语剧最好成绩。

在追捧IP、流量为王的影视圈,《延禧攻略》一无流量号召力、二无IP基础,却在播出后完美逆袭,更是几乎捧红了所有的主创人员,也让于正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除了演员精湛的演技、故事紧凑不老套,《延禧攻略》的爆红还有一个原因,完美地呈现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剧组不惜花大量时间去坊间寻找、拜访那些非遗匠人,邀来非遗传承人参照史实对场景、服饰、道具等进行设计创作,为剧作赋予了更扎实的历史真实感。一定程度上,《延禧攻略》给古装宫廷剧带来了新发展方向。

另一部话题性极佳的《如懿传》,虽然播出后效果不如预期,但由于跟《延禧攻略》的可比性,以及演员的演技水平超水准,都让这部戏话题不断,在现阶段,其口碑也在逐步上升。

除了这两部吸睛十足的古装剧,其他大制作古装剧大多存在收视与口碑倒挂的现象。比如《武动乾坤》的特效得到了肯定,告别了五毛特效,但总体豆瓣评分只有4.9分,播放量也不高。《天盛长歌》豆瓣评分7.7,剧情烧脑、画面精美,但上文已经提到,收视率惨淡。除了跟爆款撞档外,不合大部分关注口味也是原因之一。

此外,奇幻悬疑方面,《沙海》、《镇魂》的口碑与播放量均不错。但现代剧方面就口碑不佳,《甜蜜暴击》和《流星花园》的豆瓣评分只有2.9和3.2。

所以,整体的暑期档剧集显示,大IP、流量小生已经不再是万能的,沉心打磨的精良剧本和高超的演技才能真正抓住观众。同时,由于网络视频播放渠道开始由被动转为主动,剧集风格更为年轻化、新奇,卫视在剧集上将接受很大的挑战。

暑期档收官:几家欢喜几家愁

中国好声音

监管趋紧 综艺变现平平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观看综艺已经成为大部分人每天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暑期档,更是如此。

但今年的暑期档,综艺的表现在影视三大板块中稍为逊色,没有出现可以像去年一样引爆全民话题的作品。由于政策监管趋紧,暑期档最受欢迎的亲子类节目今年没有发挥“流量大牛”的作用,延档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艺板块的整体表现。

电视综艺方面,《中国好声音》作为7年老牌音乐节目代表,虽平均收视是1.5%的水准,但仍旧坐稳收视头号交椅,但口碑明显没有之前好。《中餐厅2》赵薇和苏有朋“合体”,又搬来了舒淇和王俊凯,收视表现不如第一季抢眼,不过从口碑、话题度来看,仍占据了头部位置。

《幻乐之城》作为新综艺,一开播便受到众多关注,但这个有创新力的全新物种并没有持续受欢迎,在节奏和内容上备受诟病,目前呈现高开低走的局面。另一新节目,明星独居生活观察秀节目《我家那小子》,每期邀请明星妈妈们(或其他亲戚长辈)在棚内观察明星私下生活的模样,进行代际沟通,模式的新颖在网络上引起了众多讨论。

此外,《新舞林大会》是为数不多达到顶级制作规模的综艺,在周日档首期开播拿到了实时收视率1.151%的成绩,虽然话题性不如其他一线综艺,但这个成绩在同期综艺中实属不错。

在网综方面,从播放量和话题热度来看,《中国新说唱》、《明日之子2》、《幸福三重奏》、《这就是灌篮》《周六夜现场》、《妻子的浪漫旅行》等构成了暑期档网综的第一阵营。

《中国新说唱》、《明日之子2》在去年属于现象级综艺,拥有品牌和粉丝基础,是暑期档关注度和期待值最高的节目。《中国新说唱》在政策的监管下失去了去年的精彩之处,《明日之子2》没有产出第二个毛不易。所以总体今年的表现不如去年,虽然还是处于头部网综的位置,但话题指数不如预期。

优酷的《这就是对唱》和《这就是灌篮》豆瓣评分达到7分和8.3分,说明小众化、垂直化的综艺已经得到观众认可,虽然还不是爆款综艺,但具有很好的发展趋势。

根据传媒独家的观点,综艺总体上表现为:第一,任重道远的综艺原创生产力,现象级节目暂时“缺位”;第二,“台网同一”标准逐步落实,网综渐入规范化发展轨道,与电视综艺并列为格局的两极;第三,五大卫视平台进入综艺创新大战中,竞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第四,头部网综持续发力,但整体影响力和推星能力稍有减弱;第五,慢综艺、音乐类、垂直类等成重点节目类型,总体表现突出。

暑期档已经过去,所有的成绩已成为历史,影视领域接下来的竞争还将继续,下一个“战场”有何看点,期待吧。

(以上部分资料来自北京商报、猫眼研究院暑期档分析报告、电影界、骨朵传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