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的字体如何区分?

别让想象毁了自己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总是有人分不清他们的书法。但是在谈论它们区别点之前,我想说一下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似之处,以此来加深理解。

一、生活年代和人生经历

这几位书法家各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中,他们遇到的事情、遭遇也不一样。欧阳询算是最早的一味位,甚至可以追溯到前朝隋代的时候。他是唐朝初年杰出的楷书书法家,历经了隋朝和唐朝初年。

接下来是颜真卿,颜真卿的命运其实和杜甫有点像。他们都是唐王朝盛世的见证者,也是唐朝“安史之乱”衰败期的士大夫,是盛唐向中唐转变时期杰出的书法家。

柳公权是生活在中晚唐时代,此时唐朝已经走向了下坡路,柳公权在朝廷中刚正不阿,甚至留下了“笔谏”的美谈。

前面说到的三位书法家都是唐代书法家的代表,但是唯独赵孟頫不是,他是宋元之交的书法家。作为皇室贵胄的赵孟頫,在宋朝灭亡后,转而成为元朝大臣,这让后世很多腐儒诟病。

二、擅长书体

这四位书法家所擅长的书体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同书体上的成就是不同的。这期其中欧阳询毫无疑问擅长的是楷书,而且他楷书传世作品很少,就四个——《化度寺》、《九成宫》《虞恭公》、《皇甫诞》。欧阳询的行书其实不怎么样,结体拘谨不宽放,显得很拥挤。而草书几乎罕有人知。

颜真卿是楷书、行书、草书皆善的书法家。但是历代对于他书法成就的评价是:

楷不及行,行不及草,草不及稿。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楷书不及行书的成就高,行书不及草书的成就高,草书又不如他的《祭侄稿》水平高。

柳公权大体上和欧阳询一样,以楷书著称,但是偶然见到其行草书也颇具韵味,只可惜传到后世的书法太少,基本上无法判断总体水准。

赵孟頫的书法水平无需置疑,是楷行草皆善,尤其是行书,后世称之为“直追羲献”,足可见其成就之高。但是赵孟頫行书和楷书很相似,这一点我们会在书体风格中详细解释。

三、书体特点和书体风格

这一点是我们识别他们书法的关键。但是这一点非常不容易把握,需要努力识别。总体上而言,欧阳询、柳公权和赵孟頫是属于王羲之一脉的,是典型的二王体系的书法家。但是颜真卿就显得有些不同了。颜真卿的书法更多的是独辟蹊径,于帖学之外另立面目。因此后世称其书法是“突破二王铁骑唯一者”。

具体的来讲,欧阳询的书法,主要是其楷书,带有很多隋朝书法的印记,更多的是反应隋唐两代南北书风的融合,因此其中秀美和阳刚的一面可以很好的协调和谐。因此其书法更加严谨而且瘦硬,刚柔相济。

柳公权和颜真卿后世称之为“颜筋柳骨”,可见其书风雄劲之气。但是这两者书法面貌并不相似。颜真卿的身份更多的显得肥硕丰腴,柳公权更加瘦硬奇崛。正如前面“颜筋柳骨”总结的那样,柳公权之所以瘦硬,是因为他将书法的“骨”外露,而颜真卿之所以丰腴是因为他把书法的“筋”外露。

而赵孟頫书法最显著的一点是楷书和行书界限的模糊,往往他的书法带有行书的印记,介于两者之间,因此有人说他的楷书“无真楷”。


松风阁书法日讲


欧颜柳赵并称四大楷体,风格迥异,特征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无论你怎么用语言表达,都是意像而非具象,最好是对比一下。

下面第一张是欧阳询写的,第二张是颜真卿的,第三张是柳公权的,第四张是赵孟頫的,相比之下欧体温润如玉含而不露是秀美,颜体宽博雄强是壮美,柳体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是一种爽利之美,赵体则介乎于楷行之间,追求一种行云流水的连绵之美,四个大师级别的人物的不同碑或帖风格都有一些变化,但明眼人一见便知。






老百姓书法课堂


如果用四个字表达,分别是——挺拔俊秀,清新劲健,豪迈雄强,苍劲秀逸。





宝蕴斋万题方


中国古代的书法家,按各个朝代、时期,以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四个人名或姓,来概括当时的书法风格。
(亚圣王献之中秋帖)


(楷祖钟繇小楷)
(草圣张芝冠军帖)

(书圣王羲之奉橘帖)

魏晋时期的代表:钟张羲献。分别是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此四人三个称圣,一人称祖,是中国书法史上渊源最深,影响最广泛的四个人。三个圣人分别是,草圣张芝,书圣王羲之,亚圣王献之。而钟繇,则是楷祖。

唐代的书法代表四大家,欧虞褚薛。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这是初唐时期的四个代表人物。另外还有颠张狂素,张旭,怀素两位草书大家。颜筋柳骨,颜真卿,柳公权两位以筋丰骨健而著称于世的书法家。唐代是中国书法的又一个高峰时期,名家辈出,四个人很难概括完,所以就分别以初唐四杰的欧虞褚薛,草书天才颠张狂素,及中后期的颜筋柳骨来概括。


(怀素草书)
(张旭古诗四首)


宋代的苏黄米蔡,称为宋四家,分别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另外,有欧颜柳赵四大家。人们以这四家书法作为初学的基础入门教材。分别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此四家的书法风格比较易于初学者学习。欧阳询的峻拔秀健。颜真卿的雍容朴实。柳公权的端正工整。赵孟頫的妍丽多姿。
(赵孟頫小楷)


(柳公权神策军碑)
(颜真卿告身帖)
(欧阳询皇甫君碑)


在大众的认识中,把欧颜柳赵合称为楷书四大家。有的人认为此四人是中国书法水平最高的四人。其实不是。他们的书法只是最利于初学入门的。中国书法史渊远流长,上面所例举的,只是冰山一角。四人怎能够概括完全!


子衿tjk


想深度解读唐楷,必须了解”唐笔”是怎样的。


(战国毛笔 包山楚墓出土 )汉时,流行“有心”毛笔,逐渐取代战国时期的“无心”毛笔,而到了魏晋至唐时,缠纸法开始流行起来。张鷟《朝野佥载》载: “欧阳通,询之子,善书,瘦怯于父。常自矜能书,必以象牙犀角为笔管,狸毛为心,覆以秋兔毫。”



毛笔的制作工艺从~有心→到无心→唐代的再有心→然后的再无心。

以下皆为唐笔,请留意制作工艺








看后发现问题了吗,这种毛笔最适合书写中小楷,而且也非常适合二三指抓笔书写(写铅笔字方法)从无心→到有心→再到无心。字体从篆隶演变出行草(无心),随着唐笔的产生(有心),最终形成了唐楷(楷~规范)。也难怪唐代楷书高手如云,因为有了唐笔这个利器!

看了唐笔的制造工艺,感觉颜真卿用这种笔写出胖字,就实在是不符合常理了。

颜真卿一定是作弊啦(改良笔或是无心笔)!


吕永亮


四大书法家分别是——

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赵孟俯。

他们的书法风格用一个字表达,分别是——俊,冷,粗,秀。

如果用两个字表达,分别是——峻拔,清劲,宽博,秀逸。

如果用四个字表达,分别是——挺拔俊秀,清新劲健,豪迈雄强,苍劲秀逸。

中国的汉字词语太丰富了,我的描述不知道你理解了吗?


京东千里行书法


颜:雄强,筋劲,丰膄,粗细对比强烈;

柳:严谨,骨刚,劲挺,字寓瘦回宫格;

赵:妍古,秀美,融通,二王智永笔意;

欧:清瘦,纤丽,谨正,笔划匀称均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