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开车要时刻注意这个东西,比交警还可怕!

路上开车要时刻注意这个东西,比交警还可怕!

提到满大街的“电子眼”,很多司机朋友都“谈分色变”。不仅罚款还扣分,尽管很多车主使用电子导航、电子狗等设备来预防,还是无法逃过一张明晃晃的罚单···有时候大家都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电子眼在哪里,违了什么规?然后分和钱就这样没了没了

路上开车要时刻注意这个东西,比交警还可怕!

路上开车要时刻注意这个东西,比交警还可怕!

那么我们在日常行车的过程中

如何尽量避免违章呢

一起来看看电子眼的工作原理吧

路上开车要时刻注意这个东西,比交警还可怕!

目前全国各城市使用的电子警察抓拍系统,有视频、地感线圈、地磁、雷达、激光及组合型等方式。很多城市主要使用的都是电子警察抓拍系统,也就是视频抓拍系统,在停车线周边没有任何硬件设施,依靠设备对视频的自动分析和处理,针对闯红灯、逆行、压黄线、压分道线、禁左、禁右、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十余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

路上开车要时刻注意这个东西,比交警还可怕!

这种抓拍系统,具有稳定可靠、号牌识别准确、检测精度高、具有复合型功能等多种优点,为执法的公平、公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电子眼拍闯红灯的原理:当信号灯黄闪时,抓拍系统开始启动;红灯亮起,抓拍系统开始拍照。

1.车辆车头如果越过停止线

2.整个机动车车身越过停止线且在相应红灯的位置

3.整车过停止线仍未停止,驶入路口或转向时(左转、右转或直行)。

路上开车要时刻注意这个东西,比交警还可怕!

由这样的3张证据图片,才最终组成车辆的交通违法证据,3张图片缺一不可。一张是瞬间违章图片,一张是号牌识别图片,一张是全景图片。

不论哪种方式,都是24小时开机拍摄,图片保留时间一般是一周。 警察蜀黍就是凭借这3张照片,来给你开出闯红灯的罚单。

路上开车要时刻注意这个东西,比交警还可怕!

因此根据电子眼的工作原理,只要我们开车经过有电子眼的路口时不要被拍摄3张照片,我们就不会被认为闯红灯。

二、后期处理

当图像被下载传输指挥中心以后,就需要对图像进行登记、编号、公告,再传输到中心计算机数据库,以备各种机关调用。

三、电子眼系统特点

车辆捕获率 -----100%(不包括二轮摩托车等)。

识别时间-----约1秒(肯定比你的反应要快的多)。

车牌识别率-----白天95%以上,晚上90%以上(比较高啊)。

适用车速 ------5-180Km/h

四、违章处理过程

指挥中心收到图片,会调出车辆信息,然后由信息处理人员录入,使违章车主能够进行查询。

五、信息损失问题

只有车牌图片清晰的情况下,信息录入人员才能将违章车辆输入数据库进行处理。

六、拍摄范围

一个摄像机通常只拍一个车道,少数可拍两个车道,一般都是设在从左向右数的第一和第二条车道上。数码相机的拍摄范围较宽,所以在城区内大多数都能够拍到同向所有的车道。

友情提醒:现在电子眼基本上都做了升级,多了个全景摄像,大家看看很多路口都是装2-3个或者以上电子眼,其中有一个是抬着头的,那个就是全景摄像。)

七、测速点设置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出台的《关于规范查处机动车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使用移动测速取证设备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来车方向距离测速点500米以外应当有明显的限速标志

(二)在来车方向距离测速点200米以外应当设置“前方测速”或者“进入测速路段”等交通标志。上述交通标志至测速点之间有交叉路口的,应当在交叉路口增设相应的交通标志。使用移动便携式交通标志的,应当符合显著、清晰、明确的视认要求;

(三)移动测速取证设备应当放置于路侧明显位置,不得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不得无故遮挡或者掩盖;

(四)现场查处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测速点与查处点之间的距离不少于两公里。在高速公路上现场查处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点应当设置在收费站、服务区等场所;

(五)使用移动测速设备测速的,应当由交通警察操作;使用车载移动测速设备的,应当使用制式警车。

看了以上电子眼抓拍的原理,可见网络流传的那些所谓“躲避电子眼秘笈”确实不怎么靠谱,很多的方式是让驾驶员冒着生命危险去做的,在小编看来完全是得不偿失。毕竟依法守规的安全驾驶才最重要!

路上开车要时刻注意这个东西,比交警还可怕!

总结

通常,道路的限速要求主要是根据道路所处环境和交通流量需求设定的。即便同一条高速公路,不同的路段,限速要求也不相同。尤其在急弯、坡路、隧道、桥梁、匝道、施工路段等地方,限速值会有所调整,而且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大家在通过这些路段时,一定要注意车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