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小麦产业发展报告(201810)

卢昱嘉 韩一军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


一、2018年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产量、质量呈“三降”态势

2018年国内冬小麦播种面积、产量、质量总体呈“三降”态势。其中,播种面积约3.33亿亩,同比减248万亩,减幅0.74%;产量约1923亿斤,同比减347亿斤,减幅15.28%。主要原因一是受降雨影响,冬小麦播种推迟,对亩穗数有一定影响;二是清明前后遭遇低温冻害导致黄淮一线小麦不出穗或半穗;三是5月中下旬小麦灌浆以来,小麦产区由南至北多次出现强降雨和冰雹等不利天气,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重大影响。由于今年冬小麦产量大幅下降,加之春小麦因新疆地区又调减280万亩预期产量,根据中华粮网预测,2018年我国小麦总产量或大幅下降,约2036亿斤,同比减370亿斤,减幅15.38%。

2018年9月27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分析今年秋冬种生产形势:今年秋冬种保持小麦播种面积基本稳定,适当调减地下水超采区、条锈病菌源区、赤霉病重发区小麦面积,力争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5亿亩。当前国内主产区处于秋收秋种阶段,部分粮库、粮食贸易商加大秋粮收购力度。考虑到国内主产区稻谷最低收购价大幅下调以及政策加大粮食市场化推进力度,主产区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下调的概率较大。

二、国内小麦市场购销清淡,普麦价略涨,优麦价略跌

国家粮油交易中心8月底发布消息,自2018年9月3日起下调跨省移库小麦和进口小麦销售底价。为了促进市场化收购,临储和托市小麦拍卖自6月停拍至今尚未重新启动,预计集中收购期结束后或将重新投拍,并且不排除拍卖底价再次下调的可能。三季度因主产区新麦产质量下降、托市收购量同比大降、收购资金紧张以及用粮主体消化能力有限等因素制约,且适逢国庆节假日,新麦收购进度缓慢,国内麦市购销较为清淡,市场主体对即将出台的2019年度国内主产区小麦最低收购价关注度较高,麦市贸易观望心态较为强烈,面粉加工企业小麦采购力度放缓,主产区新麦收购进度持续缓慢使得流通市场粮源供给总量较为充裕,不同品质小麦价格呈现宽幅度运行态势,储备麦价格最高,饲料麦及其他质差麦价格最低。

供应方面,市场整体供需仍显宽松,但质优粮源已经不多。由于今年夏收小麦收购进度缓慢,收购总量大幅低于上年,大量的粮源滞留于流通领域,再加上政策性小麦库存仍然很大,国内小麦市场整体供需仍显宽松。但同时,今年主产区小麦减产受灾现象较为普遍,高质量小麦数量较上年减少明显,再加之集中收购进行了四个多月的时间,目前滞留于市场的高质量小麦已经不多,后期根据品质不同,小麦市场行情也将继续保持差异化走势。需求方面,四季度是每年面粉消费的相对旺季,再加之后期元旦、春节消费的增加,市场需求将会抑制小麦价格下跌。9月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普通小麦价格为2388.01元/吨,环比上涨0.33%,同比跌1.82%;优质麦价格为2668元/吨,环比下跌1%,同比跌1.79%。

三、8月份我国小麦进口量同比减少

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中国进口小麦数量14万吨,同比下降51.6%;1-8月累计进口数量223万吨,同比下降30%。中华粮网预计2017/18年度国内小麦(面粉按0.7:1折成小麦)进口量约73亿斤;受中美贸易战形势加剧影响,预计2018/19年度我国小麦进口量将继续调减,约60亿斤,同比减13亿斤,主要进口优质强筋小麦等作为市场品种调剂;预计2018/19年度我国小麦出口约3亿斤,同比持平。

四、国际机构上调2018/19年度全球小麦供应量预期

美国农业部9月全球小麦供需报告中预测全球2018/19年度小麦供应量为7.33亿吨,上调237万吨,消费量7.46亿吨,期末库存2.61亿吨。国际粮农组织10月4日全球小麦市场报告预测全球2018/19年度小麦供应量为7.23亿吨,上调60万吨,消费量为7.41亿吨,与上期持平,年终库存量为2.56亿吨,较上期预测增加320万吨。

五、国际小麦价格先涨后跌,国内外价差扩大

三季度国际麦价走势整体呈现先扬后抑态势,主要受供需格局、天气、出口政策及中美贸易战等因素交错影响。9月,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平均离岸价为242.75美元/吨,直接折人民币价格为1661元/吨,比优质麦产区批发价低1660元/吨;到岸税后价格约2341元/吨,比同期国内优质麦销区价低577元/吨,价差较上月扩大100元/吨;堪萨斯期货交易所硬红冬麦平均期货价187.51美元/吨,环比跌7.69%,同比涨16.36%。

总体来看,进入四季度,面粉终端消费已经进入传统的需求旺季,制粉企业开工率也将逐渐回升,对小麦原粮的采购需求增大,预计市场上质量好的小麦价格仍将呈稳中趋涨态势,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特征也将表现明显。但受2014-2016年产托市小麦提前开拍、以及10月份正值政策调整的关键期等影响,预计小麦价格上涨幅度将会有限,需求结构的分化将促使新麦区域间以及品质间市场行情走势分化。国际方面,受主产国小麦产量下调、天气及出口政策等因素影响,全球小麦产量及质量将会受到明显影响,主要出口国小麦出口能力受到制约,后期价格仍将上行。

国内外小麦产业发展报告(201810)
国内外小麦产业发展报告(2018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