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谋略直逼诸葛亮,堪称三国最毒两头蛇?曹操马超曾吃尽苦头!

众所周知,《水浒》中的两头蛇解珍与双尾蝎解宝,是一对亲兄弟。本篇,我们一起聊聊三国版的两头蛇。

《水浒》中的两头蛇解珍,为登州猎户出身,生得七尺以上身材,紫棠色面皮,腰细膀阔。解氏兄弟奉登州官府之命,于山上捕杀害人的猛虎,不想老虎中箭受伤落入山下地主恶霸毛太公家中。老贼与其子毛仲义不仅冒功领赏,还设下圈套陷害解家兄弟。幸得表嫂母大虫顾大嫂义气深重,得知此事后,联合丈夫小尉迟孙新、大伯病尉迟孙立、孙立妻舅铁叫子乐和,并登云山好汉出林龙邹渊、独角龙邹润,劫了登州大牢,兄弟二人得以脱难。后兄弟二人随同孙立等人联结梁山,里应外合打破祝家庄,立下大功。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时,解珍位列天罡星第34位,星号天暴星。征讨方腊时,解珍解宝登乌龙岭探路,中敌军埋伏双双为国捐躯。

解珍的绰号“两头蛇”,多见于元杂剧之中,与“双尾蝎”成对出现,用以形容心肠歹毒、奸佞之人。而解珍的赞词《临江仙》中也提到:浑铁钢叉无敌手,纵横谁敢拦遮。怒时肝胆尽横斜。解珍心性恶,人号两头蛇。据此而论,解珍也不见得是什么善男信女,常年打猎与猛兽搏斗,估计脾气也比较火爆。

也有观点认为,解珍解宝的绰号来自他们的武器——混铁点钢叉。以蛇头、蝎尾比喻钢叉的双尖。同时也说明兄弟二人武艺高强,下手狠辣。

三国版的双尾蝎,笔者给了董卓手下的首席智囊李儒。而三国版的两头蛇,笔者同样给了曾经效力于董卓阵营的另一位传奇谋士——贾诩。

为何称贾诩为两头蛇?一则因贾诩智计绝伦,奇谋百出,在同时代的所有智谋之士中亦可谓出类拔萃。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贾诩一度备受推崇。易中天先生在他的《品三国》栏目中,甚至称贾诩为“三国第一聪明人”。蛇在古代中西文化中,都以聪慧而又狡诈诡谲的形象出现。“两头蛇”生有双头,脑力自然比同类更加出色,故笔者取其意向进行附会。其二,蛇为中国民间盛传五毒之一,也是自然界中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剧毒杀手之一。而贾诩亦有“毒士”之名流传千古,盖因其每次用计,都能够掀起腥风血雨,此特点又与蛇相吻合。接下来,笔者将按照以上思路,带大家共同回顾贾诩的生平。

提到贾诩智计绝伦,首先体现在贾诩对人对事敏锐的判断力与洞察力,如同蛇捕猎之时。蛇的视力虽然并不出色,但通过对热量、气味等信息敏锐的感官,蛇能够精准地把握猎物的一举一动。贾诩几次识人评人的判断,都可谓一针见血。

此人谋略直逼诸葛亮,堪称三国最毒两头蛇?曹操马超曾吃尽苦头!

正史具体的表现共有三次。

1. 李郭之乱,贾诩助献帝逃离虎穴后飘然而去,先投同郡人段煨。然而段煨表面对贾诩礼遇,同时却暗暗提防贾诩。贾诩察觉之后当机立断决定离开,去投奔另一位同郡人张绣。有人劝贾诩说:“段将军对先生如此厚遇,何故要走?”贾诩答道:“段将军表面上尊敬我,但因我在西凉人中名望高过他,他怕我取而代之。我若走,一则解除他的担忧,二则张绣手下缺少谋士,得到我必然欢喜重用,我的才能亦得以施展。三则段将军既无肘腋之患,又希望我外结强援,反而会善待我的家人。”后来事情的发展果不出贾诩所料。

2. 贾诩到达南阳张绣处后,张绣对其礼遇有加,执子孙之礼。贾诩建议张绣连接刘表,亲自出使。贾诩归来后,张绣问起刘表是何等人物,贾诩答道:“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贾诩认为,刘表的才能在治世可位列三公;然而身处乱世,不通机变,为人多疑又无决断,难成大事。后来刘表的结局再次证明了贾诩的判断。

3. 官渡之战,曹袁剑拔弩张,相继派遣使臣拉拢张绣。在投靠何人的问题上,张绣打算答应袁绍,贾诩却从帷幕之后缓缓走出,一番言语赶走了袁绍使臣,力主降曹。贾诩提出降曹理由有三:“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后来曹袁相拒于官渡,贾诩也提出了自己版本的四胜论:“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曹操听罢称善。

以上就是贾诩在识人方面的一些表现。贾诩的判断一针见血,分析入木三分。易中天先生夸赞贾诩,说他洞悉人性,洞察人心。笔者深以为然。贾诩不仅善于识人,同时也有自知之明。在帮助李郭反攻长安成功后,李傕想要封贾诩列侯,还想让贾诩做尚书仆射。但均被贾诩婉言推辞:”反攻长安是保命之计,何功之有!尚书仆射是百官之长,非德高望重之人不能担当。就算我贾诩爱慕荣华富贵,厚着脸皮做了这个官,也无法让国人和朝臣信服!”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贾诩既有知人之智,又有自知之明,是当之无愧的明智之人。


此人谋略直逼诸葛亮,堪称三国最毒两头蛇?曹操马超曾吃尽苦头!


在军事策略方面,贾诩的判断力依然出色。其中最有名的当是贾诩与张绣对于兵势虚实的论述:

诩说绣与刘表连和。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於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

另外,潼关之战贾诩看出马超韩遂有嫌隙,提出离间之计,与曹操不谋而合。曹丕伐吴前,贾诩劝谏曹丕东吴尚有明君能臣,应当先夯实基础,不要操之过急。这些都是贾诩判断力、洞察力的表现。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贾诩还有更多精彩表现。马腾起兵讨伐李郭之时,贾诩建议李傕深沟高垒,以逸待劳。马腾远来,粮草难以久持,不久自然退兵。“贾文和料敌决胜”一回,贾诩观察曹军动向,一语道破曹操佯攻西北,意在东南。布下伏兵杀得曹操大败亏输,损兵五万。可见贾诩熟知兵法,深谙韬略,不愧为顶尖的军事谋略家。贾诩著有《钞孙子兵法》,其文收录于《隋书·经籍志》中;并曾为《吴起兵法》作注,其文见于《隋志》。当然了,隋唐时期有不少贾老先生的骨灰粉,这些作品也不排除有粉丝托名之作的可能。言归正传,如果说贾诩是一条毒蛇,那么他的敌人就是贾诩眼中的猎物,而贾诩的计谋就是他嗜血的毒牙,一旦亮出,几乎没有猎物可以幸免。


此人谋略直逼诸葛亮,堪称三国最毒两头蛇?曹操马超曾吃尽苦头!


既然一再提到毒,接下来必然要聊聊贾诩之“毒”。这是贾诩身上绕不开的话题,也是他与蛇最吻合的特点之一。蛇是自然界最擅长打伏击战的顶级猎手之一,它们一般潜伏于草丛之内,伺机而动,一旦有猎物靠近便一击毙命。而蛇攻击人类多因感受到威胁,或保护领地。而贾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之一就是明哲保身,如同蛇类潜伏于草窠。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贾诩一旦用计,对手即便不丧身殒命,也会感受到切骨之痛。助李郭攻陷长安,吕布败走,王允殉国,天下震动,彻底拉开乱世的序幕;助张绣夜袭曹操,曹操痛失爱子曹昂、大将典韦,侄子曹安民与名马绝影也殒命沙场。归曹之后,他又蛰伏下来,偶尔亮出毒牙,助曹操击溃马韩联军,扶曹丕登上世子宝座。

贾诩的毒,与李儒不同。贾诩的毒,不在于主动谋害他人,而在于让对手难以招架,不寒而栗,闻风丧胆。贾诩的计谋也更侧重于见招拆招,抓住要害,一发入魂。相比于李儒,贾诩也更有底线,虽被称为“毒士”,但他帮助献帝脱离李郭魔掌的所作所为,足见其良心未泯。很多毒计亦是形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正如毒蛇为保护领地而发出的致命一击。

贾诩精通兵法,洞察世事;奇谋百出,料敌如神;阅人言事,无有不中;出谋划策,切中要害。正因如此,笔者认为,称贾诩为三国版两头蛇,名副其实。

最后聊聊笔者个人对贾诩的看法。从笔者行文叙事不难看出,笔者是贾诩的忠实粉丝之一。贾诩之所以在现代受到推崇,与厚黑学大行其道不无关系。一方面贾诩善于明哲保身,另一方面,他明知张绣与曹操结仇,仍要强拉张绣共同降曹,根据某些史料记载,张绣最终被曹氏寻仇,编排罪名处死。贾诩一开始以汉室忠臣自居,却帮助曹丕夺权篡位,最后在曹魏朝堂上位列三公。这些事迹确实可以迎合厚黑学的很多观点。但贾诩本人身上的某些经历,笔者可以从中品味到人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贾诩在那个时代是草根出身,从一开始的理想主义——匡扶汉室、帮助西凉集团重新夺得朝廷中的话语权;到后来的实用主义——死道友不死贫道、精致利己。很多人也会经历从追逐理想到认清现实、接受现实、安与现实的过程。贾诩的人生中,数次面临何去何从的抉择,而每一次贾诩几乎都选择了对他而言最正确的选项。现代社会的生活中、职场上,我们也会不时面临一些选择。我想,这些经历是贾诩身上能够让现代人们产生共鸣的地方。然而很多人将贾诩吹嘘成比诸葛亮、荀彧等人还更聪明的人,笔者也不敢苟同。诚然,贾诩的选择或许无可厚非,但也正因为现实中,太多像贾诩这样现实,或者实用主义的人,才使得诸葛亮、荀彧这样,敢于坚持理想,甚至为至高理想殉道的理想主义者,显得更加难能可贵。这是思想境界的不同。喜欢贾诩的故事,欣赏他在乱世中生存博弈的智慧,与敬仰诸葛亮、荀彧的崇高理想及高尚品格,其实并不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