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輕女,怎樣傷害著女性?

重男輕女,怎樣傷害著女性?

“重男輕女”作為一個爭議許久的話題,即便眾所周知這是一種被人所摒棄的無知思想,還是沒有辦法阻擋部分人骨子裡根深蒂固的重男思想。

重男輕女對女性的傷害,遠遠超出普通人的認知,說泯滅人性毫不為過。

01

初一那年,班裡一個矮矮的瘦小女生,突然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來上課,後來也再沒有出現過,也是第一次從那個向來溫柔的班主任臉上看到凝重。後來從她同鄉口中才知,女孩生病去世了。家裡孩子眾多,一直以來,重男輕女的父親都待她不好,在她離世後,直接用草蓆包卷遺體,埋在荒無人煙的野外。

13、4歲的豆蔻少女,幾天前還能像正常人一樣坐在教室和同齡人一起上課,幾天之後便永遠消失在人世間,生命有多脆弱,人性又有多不堪。甚至不禁讓人猜想一條生命說沒了就沒了,她所生的病有多重?或者說,這個家庭有沒有為她的病為她爭取幾分活下去的權利,還是任由一條鮮活的性命如草莽,就像最後只剩幾抔黃土作陪,在人間的最後也沒有感受到一絲來自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敬重。

遺憾的是,她父親最後對遺體的處理方式,在這個大環境裡,能夠得到包括我在內的人們的一絲理解。因為族規裡規定只有年滿十八的男性或已成婚的男性在逝世後才有資格在祠堂裡立牌位。遑論家境貧寒,深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的父母,怎麼可能會得體的處理女孩的身後事?怎麼可能懂得對一個生命應有的敬重?又有誰知道活著的時候,女孩又經受過多少苦難?可悲又可嘆。

這只是千千萬萬個因為重男輕女思想而受傷害的可悲的故事之一。我見過,為了得一子嗣而不停生育的家庭,即便家中已經有幾個女孩子,這種愚昧行為,最後把本不富裕的家庭落入貧困狀態。我見過,讀書優異的女孩,因為父母想把培養孩子的物力留給幼小的弟弟,最後讓女孩輟學送進工廠當童工。我見過,女孩辛苦賺錢還被父母一昧地要求贍養已經成家立業、完全有勞動能力的兒子,兒子也心安理得的啃老。我見過,因為無法生育出男孩,被婆婆強硬拆散的的婚姻。我見過,把女孩以“賣”的方式嫁出去,只為換取足夠聘金為家中兒子娶親。(其實重男輕女最為可悲的是,女性自身對女性的歧視)

我見過太多太多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以各種各樣方式傷害著女性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多麼轟轟烈烈涉及生命安危的事情,都能對一個女孩的一生造成無法抹滅的傷害,可能是小時候只有弟弟能獨享零食,可能是爸爸要去拜訪某親戚家,從來只帶哥哥同行。

而這些“冠冕堂皇”的行為,這些赤裸裸的性別歧視,有沒有人曾經質問這群“犯罪者”,是誰賦予你這種權利去傷害另一個生命?就憑她性別是女?就憑她是你的女兒?就憑她是你的後輩?

答案是沒有。

02

任何一種思想能在一方水土裡長久的存在,能確定的是這種思想符合了整個群體的主要利益需求。否則物競天擇,在長久的社會發展中,早被遺棄。

可以說,重男輕女思想的出現,是一種社會選擇。同樣的,這種思想能夠延續,也是社會選擇。在社會生產低下的時代裡,強壯的勞動力代表著生產力,意味著一個家庭能夠在勞動中獲取更多的生存物資,而相對男性而言羸弱的女性在社會生產中處於劣勢,這也決定了家庭中女性地位低下,不受重視。但即便具備一定存在的合理性,也並不代表著絕對的正確。

人們的認知中普遍仍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子嗣是一個家庭極為重要的事情,沒有子嗣意味著無法傳宗接代,意味著家族不能興旺。而女孩終有一日會結婚嫁人,只會成為夫家的人,對孃家不會有太實際的幫助。兩者的比較加劇了已有的矛盾。

慶幸的是,當時代的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減緩了這種矛盾,雖然落後地區仍普遍存在。

經濟和教育的發展,減少了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一個是生產力的解放,體力勞動已經是最為廉價的勞動力,價值更高的腦力勞動,使女性的初始點和男性一樣(現今仍存在著職場性別歧視等,在此不議),相比從前,女性能夠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由此社會地位提高。另一個是教育的發展,女性具備更多機會接受知識,瞭解世界,一定程度上減少原生環境對其的束縛。

“男女平等”成為時代的主流觀點,陳舊思想在一點一滴的被剝落。但也容易出現另外一種狀況,“重女輕男”的出現。中學時候,時常會從老師口中聽到,男孩子要怎樣幫助女生。班級裡的重活,累活基本由男生包攬。雖然男生天生比女生具備體力優勢,但一味的由男生負責最辛苦的任務,一味的告誡男生謙讓女生。逃脫不掉的是另一種性別歧視,對男生的歧視。

男女平等應該是建立在兩者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

03

很遺憾,當這些可悲的故事發生在身邊之時,我無能為力去改變什麼,只能任由它發生。如今所能做的,就是把這些故事寫出來,有一些女性,她們因為重男輕女,因為他人的醜陋無知而經受多少本不應該承受的苦難和折磨。

如果,如果命運的轉盤能讓她們一開始就誕生在一個沒有這些醜陋思想的家庭,她們會不會就是被捧在手心裡呵護的小公主,享受著長輩、父母的疼愛,有個美好的童年和有期盼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