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降了 开发商也焦虑了 但有比房子更好的保值渠道么?

告诉你一个比今天上班还让人操心的消息:十一期间,品牌开发商楼盘几乎全线降价。加了"几乎",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发商加入降价促销阵营;但仍有个别楼盘、个别开发商按兵不动。

房价降了 开发商也焦虑了 但有比房子更好的保值渠道么?

10月7日,央行宣布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释放7500亿资金,但并没有对冲国际股市下跌负面消息,A股8日开盘大跌3.72%;地产板块更是大跌4.55%。

黄佬邪得到内部消息:不仅很多楼盘已经降价,尚未开盘的,也正密谋低价入市。这股降价浪潮,至少将持续三个月,即第四季度,至年底。与此同时,市场走向分化。少部分市中心、高端楼盘,因开发商无现金流压力,巍然不动,甚至可能涨价。

传统的金九银十,金肯定木有了,银也大概率木有。一开始,开发商还只拿位置与楼层不好的房源打折促销,试探市场反应,虽然销售有所增加,但与开发商需要的现金流比起来,仍然杯水车薪,于是降价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始漫延至更多房源。10月底、11月初,去年第四季度与今年上半年拿地的项目,都将先后进入开盘销售期,开发商内部已经开始不断调低预期销售价格,甚至本来利润只有10%的项目,也将进一步夺缩利润空间,降低销售价格。

房价降了 开发商也焦虑了 但有比房子更好的保值渠道么?

正如郁亮所言:活下去。有还债压力的开发商,正在试图以价换量,挺过这个冬天。

开发商忙着储备现金还债过冬,搞得市场心态极其负面。上半年,购房者焦虑;下半年,轮到开发商焦虑。购房者虽然不继续焦虑,但观望情绪开始抬头。

一位职业经理人说:观望情绪是成交最大杀手。沈阳这一轮房价下降,从8.8沈阳全城限购开始出现苗头,几乎与一线二线城市同步,没有任何滞后。9月底十一期间,达到第一个高潮。上层"遏制房价上涨"表态、严厉调控政策、开发商进入还债高峰现金流压力迅速增大,是这一轮降价主因。

沈阳楼市,今年金九银十表现惨淡,但黄佬邪并不悲观。底气来自于售楼处到访量与沈阳楼市发展进入全面改善节点,改善需求依然强劲;还有,人民币又贬值了。10月5日开始,黄佬邪走访浑南、和平、沈河、铁西几个品牌开发商售楼处,含准备首次开盘与正在销售项目。现场感受,客户并不少。

一个位置并不好的中高端改善型项目,相熟的售楼员告诉黄佬邪:9月接待新客户400余组,平均每日十余组。这个数字,以项目定位而言,属于正常范畴,似乎并未受限购与其它项目降价影响。而且,这个项目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不再有销售压力。另有两个预计10月底开盘的楼盘,尚未有详细的项目信息,登门客户仍然络绎不绝。

房价降了 开发商也焦虑了 但有比房子更好的保值渠道么?

与股市一个道理:就怕缩量阴跌,没个头;只要有成交量在,说明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另一方面,沈阳楼市发展落后南方二线城市至少一个身位;原来房价低,开发商以没有利润为由,盖不出好房子。但经过去年房价大幅上涨后,开发商主动开始做改善产品,引导市民进入了居住改善周期。

从沈阳楼市发展阶段看,沈阳人刚刚进入第一轮改善周期。虽然沈阳人口流入少,经济仍处于恢复阶段,大部分人都已经有房。但改善周期来临后,意味着所有收入增长与有经济条件的人群,都将进入改善购买大军。所以,和平、沈河几个高端项目,因为稀缺,价格依然坚挺。这个道理,与深圳上半年频频爆出抢购高端房产的新闻一样:中产阶级与刚需开始观望,但土豪仍然在出手买房。

当然,目前,房地产从业者普遍不乐观,不止一人对黄佬邪表示困难日子将持续一段时间,有说至少一年。黄佬邪想再次对购房者重申:开发商不能完全代表市场,他们日子难过,是因为负债过重,只得割肉换现金。除了预测到年底前,降价是主旋律外;对明年楼市判断,现在依然难度较大。

房价降了 开发商也焦虑了 但有比房子更好的保值渠道么?

楼市是典型的政策市,我们预判不了政策。沈阳上半年风风火火,一个4.17三区限购令就降温一半,全城限购让开发商凉凉。足见政策对楼市影响力、杀伤力之大。行政政策与金融政策,是影响房价最直接的两个利器。看上层如何表态,在调控精神没有松动之前,楼市行情将继续萎靡。

不过,厦门等地已经开始放宽落户政策,被视为一种变相救市。除政策外,影响房价走势的因素很多,金融、土地、人口、国际形势等等。而沈阳房价,根本与全国楼市不同步。最后请问各位土豪:你有比房子更能抵御通胀的投资渠道么?都不用增值,只要保值即可。如果有,请告诉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