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恨水不成冰”,一个笔名引发的八卦

张恨水是民国时期著名通俗文学大家,他倾其一生,洋洋洒洒写下了三千万言,涉猎小说,散文,诗词歌赋……代表作品有《啼笑姻缘》、《金粉世家》、《春明外史》、《八十一梦》等。他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地带上构筑了一座“金字塔”,在中国传统小说向现代白话小说的过渡中,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是一位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孑孑而行的独行侠。

张恨水:“恨水不成冰”,一个笔名引发的八卦

他因“恨水”之名而名声远扬,却又因“恨水”之名被人们搅得一头雾水。

不知何时,在一些好事者的口中,就有了“恨水不成冰”的说法,将他与冰心扯上了关系。民国的文坛上,冰心是一位才气与名气兼备的女作家,在文化界也有很高的地位。人们在联想到“恨水”的笔名,就有了张恨水爱慕冰心,追逐不成,故而“恨水不成冰”,遂取笔名“恨水”的说法。

张恨水:“恨水不成冰”,一个笔名引发的八卦

这种说法虽然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但因为牵扯到了名人,隐私,爱情,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于是乎就像现在的明星八卦一样,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播。导致张本人也不得不出来辟谣,他说:“那是完全的牵强附会。你想想,那时我一天要写五六千字的小说,还要给报纸发通讯,哪有功夫想到这上面去?再说,谢女士也读过书,人家是名门闺秀,我是百无一用卖文为生的人,压根就没有攀龙附凤之心。”

张恨水:“恨水不成冰”,一个笔名引发的八卦

至于“恨水”笔名的来历,他曾经也解释到过:那时来自于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乌啼夜》。张恨水早年家境优越,衣食无忧。17岁时,家庭陡遭变故,在外做官的父亲病逝了。在父亲弥留之际,他泣不成声的跪在父亲面前,保证要挑起家庭的重担。从此,他的生活就再也没有轻松过,他要拿起笔来写作,供养一家人的生活。面对纸笔,他百结愁肠,想到了南唐李后主的词“林花谢了春,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于是就起了“愁花恨水生”的笔名。后来,他干脆就截取其中的“恨水”二字为笔名,以告诫自己要珍惜时间。

张恨水:“恨水不成冰”,一个笔名引发的八卦

人们总有一颗八卦之心。即“恨水不成冰”这样的说法已经被张恨水本人所否定,纯属子虚乌有。但现在依然有人津津乐道的谈论这段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