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有力 水質潔淨 逐年向好——丹江口水庫發現大面積桃花水母


保護有力 水質潔淨 逐年向好——丹江口水庫發現大面積桃花水母

從丹江口水庫採取的桃花水母活體標本 特約記者 石雪帆 攝

據新華社武漢10月13日電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日前發現被列為極度瀕危的物種桃花水母,群聚面積達1500平方米,而且研究人員採集到了活體樣本。這是丹江口水庫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現桃花水母活體標本。專家認為,這是丹江口水庫水質繼續向好的有力證明。

據發現桃花水母的長江科學院水環境所介紹,桃花水母比恐龍還古老,它的生存年代可追溯到數億年前,是地球上一種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腔腸動物,被喻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

該所副所長黃茁說,由於這種生物對環境的敏感性以及其生存環境的破壞,使其被列為‘極度瀕危’的物種,“它對水環境的要求極高,只能生存於無毒無害、潔淨的水域”。

發現桃花水母的該所研究人員貢丹丹介紹,上個月到丹江口水庫核心區採樣時,她“透過樣本里清澈的水體,看到有一片過去未曾見到的水生生物,它們如精靈般,在水中一張一合,又似蒲公英一樣上下飄蕩”。她當即意識到那可能就是曾經在丹江口出現過的、她只在文獻中見到過的桃花水母。

這一發現迅速引起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相關機構的重視,相關專家對樣本研究後發現,這些體態晶瑩、姿態優美、宛若桃花的生物確實是罕見生物桃花水母。

通過進一步的科學考察,研究人員發現,這片桃花水母群聚於水庫庫中心約1500平方米的水域。黃茁說,這是丹江口水庫有史以來,發現的桃花水母群聚面積最大的一次,也是首次現場採集到桃花水母的活體標本。

丹江口水庫是重要的國家級水源地,水庫水質常年達到II類以上。早在1999年丹江口水庫發現桃花水母的報道首次出現,後來類似報道又出現過兩次,但都只是媒體報道且均未有發現桃花水母的活體標本。“這次大面積發現活體標本,是對整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保護體系有力的肯定。”黃茁說。

來自長江水利委員會的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水庫水質整體良好,且逐年向好,2018年8月至9月庫區水質明顯好於2016年和2017年同期水質,15個庫內斷面水質為I類至II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