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车丨51.2%!“语言暴力”可能会毁了孩子一生

法律专车丨51.2%!“语言暴力”可能会毁了孩子一生

又是一个忙碌的九月,随着学生们开学,早晚高峰如期而至,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都要经过几所学校,门口停着小轿车、三轮车、电动车等各种车辆,道路拥挤不堪,除了嘈杂的喇叭和对话声,每次经过令人印象深刻还有不少训斥、责骂声,这些声响并不是成年人之间的争吵,而是来自家长对孩子的所谓“教育”。

法律专车丨51.2%!“语言暴力”可能会毁了孩子一生

“传家话”成为“口头禅”

北京12355注意到,类似“你快点!干嘛呢!不想上学别上!”“再考不好你等着!回家不打死你!”“你怎么这么笨!和人家学学!”等等,诸如此类的“口头禅”,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甚至我们小时候也常被家长这样“碎碎念”、“威胁”、“恐吓”。以至于已经走过童年的我们,现在还能依稀的记得。很多时候,这些记忆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成长,语言的力量是无形的,而且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强大。

理由:“我这都是对他好!”

生活中,很多家长无意识地使用着这些辱骂挖苦的字眼,他们认为,这样做是不得已的教育方式。或许很多家长都理直气壮的说“我这都是对他好!”可却连当时自己说了什么都忘了,那一刻,家长只是单纯的宣泄了自己情绪。早在去年,法国曾拍摄过一个名为《伤人的话》的视频,这是法国第一个反对语言暴力的公开宣传,目的是让父母了解自己的言辞对孩子的影响。如今,有一种暴力,不会在你身上留下伤痕,却能在心上投下永不散去的阴影,甚至毁掉一个人的一生。那便是“语言暴力”。这种暴力比起外表的伤痕来说更为严重和可怕。

过半数父母选择“语言暴力”

所谓“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而低龄语言暴力,就是限定了施暴者或受暴者是青少年。很多情况下,语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关系,受害者通常缺乏自卫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语言暴力就属于这一类。

“语言暴力”最常发生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上,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51.2%的父母,曾用恐吓的方式管教孩子。当父母情绪不佳时,儿童最容易成为迁怒的对象。但我们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语言暴力并非故意伤害孩子,只是想威慑、教育,但这种方式往往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并在更长的时间内都无法恢复。这种以爱为名的教育,是不可取的。

孩子不堪回首的“童年印记”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kids也曾发过一组有关“语言暴力”对孩子产生多大伤害的海报。不少人觉得画面的内容直击内心深处,令自己瞬间回到童年那段“恐惧”的时刻。有多少人曾想起小时候因为不小心摔破碗而被父母大喊“你还能干点什么!”又有多少人能想起当分数低的时候被家长怒吼“废物!没出息”“别说我是你妈!”,想必,很多人即便在时隔多年,想起那些情景和话语内心依然会隐隐作痛。

为何会说那样伤害孩子的话?

中国人有一种传统的观念,叫“棍棒之下出孝子”,但今非昔比。社会在发展,观念在转变,殴打、喊叫、侮辱不再是管教孩子的“必要”手段。抚养孩子的确不容易,但作为父母,即使再生气,也要在孩子的立场上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在外面不会对其他成年人说、不会对你老板说,甚至看别人的孩子都好,对别人就很有耐心?然而,你为什么会对自己的孩子说那样伤害他的话?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问题不在情绪本身,而在于其表达方法是否适当”,当孩子觉得不舒服、内心不安时,就会降低记忆和发现知识、获得习得乐趣的能力,有一些孩子会对他人充满敌意或产生畏缩。要改善亲子关系、提升教养质量,父母首先要学会调整情绪语言。

*法律小贴士:

从法律上讲,我国在语言暴力这一界定上还存在空白,现有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要么只有原则性规定,要么只对以有行为实施的家庭暴力予以界定,而对以无行为实施的家庭暴力即类似言语暴力这样的冷暴力没有明确的界定。

希望“成龙成凤”是“祸根”

造成“语言暴力”普遍存在的内因,是教师们所承受的应试教育巨大压力以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态,但即便家长和老师们用了“狠招”,依旧不能阻止孩子们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因为打骂、威吓、侮辱本身并没有对其错误行为及危害进行剖析,孩子们对自己的行为难以形成正确认识,所以成年人认为自己实施的“有效手段”效果极其有限。近些年,不少地方的教育界已经认识到语言暴力带来的不良后果,相继出台教师禁语等相关规定。但对家庭中家长的有效约束还很难实现。

法律专车丨51.2%!“语言暴力”可能会毁了孩子一生

孩子内心一生永不散去的阴影

不论是家庭暴力或是冷暴力,这都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私事,这是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法律问题。家暴中的精神暴力,比如语言暴力和冷暴力不容易引起外界关注和救助,却能在受害的孩子内心蒙上永不散去的阴影,甚至影响一生。可我们相信,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往往爱之深,责之切。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如果意识到自己已经开始情绪失控或语言粗暴,请用成年人的自控克制自己,尽力减少伤害的发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世界,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进行沟通,好好说话很重要,家长要成为孩子温暖的陪伴者。

就像有的人说的那样: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却永无弥补。

面对顽皮又犯错的孩子,想想自己曾经的童年,或许你就会平静下来,同“自己”“平等的”聊一聊。(撰文/陈洁)

(作者系北京市12355青少年心理与法律服务热线特约撰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