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道上的引路人——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光前侧记

■常德晚报记者 刘凌 通讯员 唐义 王再稳 文/图

教育大道上的引路人——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光前侧记

刘光前和学生们在一起。

1998年破格晋升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全省首轮实施高中英语新课程“实验带头人”,首届省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省优秀外语教师,省市优秀通讯员,市级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骨干教师;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省中学外语专业委员会会员,市中学外语专业委员会理事,县中小学外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作为一名普通老师,诸多的光环聚于一身,无不彰显着一名教育人多年来辛勤的付出和至高无上的荣耀,他——就是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英语教师刘光前。

1984年,刘光前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30多年来,他从汉寿县第二中学的一名普通英语教师逐渐成长为汉寿县第一中学教科室副主任,全县的英语教学骨干。

关爱每一名学生,无私奉献爱心,是一名育人能手

刘光前从教34年,当了多年班主任,真可谓育人无数,桃李满天下。

他秉承“做人以立品为先,读书以潜心为要,教育以严爱结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上”的教育理念,坚持平等善待每一名学生,特别是对于后进生,他更是倾尽心血,将他们一步步转化成才。“有一个所谓的差班让我印象最深,曾庆学、黄新宇、吕慧芬3名同学其实头脑非常灵活,只是有时精力没集中。”刘光前说,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与化学老师发现这3名同学在理科特别是化学方面颇有天赋,便尝试着和他们多次沟通,跟他们阐述学习和做人的道理。在刘光前的耐心教导下,这3名同学发誓要努力学习。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曾庆学、黄新宇、吕慧芬3人的学习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特别是在化学学科中表现尤为突出。高三时,3人一起参加了省级化学奥赛,均获得了三等奖。“这几个学生以前是不爱化学的,可刘光前看出了他们的潜质。在他与化学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这些孩子终于走上了阳光坦途!”刘光前的同事们谈起这几个孩子,至今仍然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对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刘光前更是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找回学习的动力和成长的尊严。“这些学生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心理上比较脆弱、敏感,如何帮助他们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是我考虑得最多的问题。”刘光前说,对于这些特殊的学生,一方面要用温暖的话语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另一方面又要在不伤害其自尊心的前提下,采用各种方法来帮助他们。

刘光前至今还记得,1995年,有一名同学,考入汉寿县第一中学时年仅13岁。刚入校不久,其多病的父亲就去世了,这个孩子面临失学的危险。了解情况后,刘光前积极带头给他捐款,并四处求助,解决了这名学生的后顾之忧。经济问题解决之后,刘光前又多次找他谈心:父亲去世了,自己便是家里的顶梁柱。刘光前告诫他,只有把学习搞上去,将来考上好大学,才对得起病逝的父亲!

这名同学经历短暂的痛苦之后,重新振作起来,经过3年的努力,最终考入了心仪的名校。

基本功扎实,教学风格独特,是一名教学专家

“学生不是机器,切忌死读书、读死书!”这是刘光前从教以来始终坚持的座右铭。

从开始从事教育工作起,刘光前就狠抓活动与互动,狠抓英语趣味作文、英语听力与能力的培养,并将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总结成论文《英语活动课的组织形式》,发表在了《湖南教育》杂志上。

教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刘光前讲课风趣幽默、生动形象,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5P教学模式”是他最擅长的手段,“5P”即Preparation(准备、热身)、Presentation(呈现、感知)、Practice(操练、提炼)、Production(运用、生成)、Progress(巩固、提高)。他教的无论是肄业班还是毕业班,英语考试成绩都名列学校、县、市前列,高考成绩骄人。多年来,他所教学生中有曾志强、刘志阳、黄靖清、龚敏、黄新宇、吴志力等考入清华、北大。

科研引领,勇于教改,是一名学者型教师

除了日常教学,刘光前还注重将自己的经验总结成论文,与所有老师们一起分享。30多年教学生涯中,他撰写了了100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核心期刊发表,其中如《提高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效率的体会》便发表在权威期刊《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上。

2010年,《湖南教育》更是大篇幅刊发他所写的经验论文《高中阶段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当年的湖南省首届“湖湘教育论坛”上,他作为特邀代表出席。

从2012年起,刘光前连续6年应约为省教育考试院《教育测量与评价》和《高中生》(高考指导)杂志撰稿,指导全省高三学生复习迎考。他参与编写的新课程基础训练《学法大视野》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省新华书店发行。

尽心尽力,辅导能力强,是一名良师益友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桃李不言,下自为蹊”。由于取得了一定成绩,1991年,学校任命刘光前为外语教研组组长。他想这是一个好平台,教书是一群人的事业,不是一个人的高峰,值得努力。

他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备课组的工作重点之一,坚持每年都带1至2名徒弟,并与青年教师签订帮学协议书。

他直接带的徒弟有20多名。徒弟曾照友现在已经是学校的教研组长,徒弟黄琼和曾菊珍迅速成长为县英语教研员,朱艳、王琳、杨美丽、李维宪等10多名青年教师也都成为了教学骨干。

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中青年教师朱艳、杨美丽、王琳、郑静、周娅上的展评课在市中学英语教学研讨会暨优秀高中单元教学展评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李国珍、杨碧华在市初中英语教学比武中获一等奖……

2015年至2017年,刘光前连续3年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教育是一份高尚的事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必须要摒弃以前的荣誉,和青年教师、可爱的同学们一起成长,才能永葆青春!”采访结束时,刘光前谦逊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