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南向物流大通道,打造区域经济大走廊

当前,我国物流业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口期。物流业已经从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逐步向引领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转变。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联动日益紧密,物流集聚支撑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发展,物流业在区域经济中的集聚辐射和支撑带动作用日益增强,枢纽经济日益显现。枢纽经济需要多种运输方式和物流服务模式紧密衔接和联动发展,对区域物流一体化提出更高要求。与物流条件相对成熟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物流条件相对落后。中西部地区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亟待建设与其相配套的物流大通道,打通内陆对外开放的现实障碍,制定互联互通的标准规则,形成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大走廊。

建设南向物流大通道,打造区域经济大走廊

集装箱卡车,船舶在港口及货运货机在交通


一是建设南向物流大通道。要强化北部湾枢纽规划建设,整合多种运输方式和各类节点设施,建设综合型枢纽园区,充分发挥枢纽经济辐射带动作用。要合理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布局,补足铁路线路、水路码头等基础设施短板,发挥铁路、水路长距离运输优势,大力发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

二是推进区域物流大融合。要强化区域物流协调机制建设,通过协商协作,打通区域物流互联互通的制度瓶颈,便利区域物流监管一体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优势,推行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监管等便民方式,进一步开放政府公共信息,搭建区域物流公共服务平台。

三是促进口岸物流大通关。要强化区域一体化通关机制建设,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站式作业,缩短通关时间。对接国际通关先进规则和制度,创新国际中转、保税流转、跨境直通车等监管措施,优化监管手段,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

建设南向物流大通道,打造区域经济大走廊

装运


四是融入国际物流大市场。要强化内引外联市场开拓机制,一方面,通过成本和时效优势吸引国内企业通过南向通道出口海外,另一方面,主动“走出去”进入国际市场,打造南向通道品牌,让更多的国际企业了解南向通道、使用南向通道、宣传南向通道,形成内引外联的良性循环。

五是形成区域经济大走廊。要强化中外经济合作互惠机制,加强与新加坡、东盟国家的协商合作,以南向通道沿线国家为核心,吸引国外投资,加大对外投资,共建开发物流集聚区域和经济开发区域,深化互利合作共赢,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