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餅果子也有了技術規範,你做對了嗎?

近日,天津市餐飲行業協會批准了《天津市地方傳統名吃 製作加工技術規範 天津煎餅餜子》。這一規範從5月26日起實施。

煎餅果子也有了技術規範,你做對了嗎?

這份標準規定了天津煎餅餜子的術語與定義、原、輔料要求、製作場所及設備要求、加工過程衛生及人員要求、製作工藝要求、標識、包裝、運輸與貯存等內容。

我們來看看這份標準都做了哪些規定:

煎餅果子也有了技術規範,你做對了嗎?

❶ 天津煎餅餜子的原料是綠豆麵、小米麵、雞蛋、麵粉等;

❷ 輔料包括麵醬、蔥末、辣醬、腐乳(醬豆腐)、芝麻;

❸ 餜子又稱油條;餜箅兒是油炸面制食品,薄、脆,形狀方形;

❹ 刷子攤成的薄餅直徑應在38~45cm;

❺ 成品建議兩小時內食用

這套標準引來不少網友的調侃……

煎餅果子也有了技術規範,你做對了嗎?

煎餅果子也有了技術規範,你做對了嗎?

煎餅餜子分會秘書長宋冠鳴在接受中國日報採訪時就網友的質疑作出了回應:

宋冠鳴說,“我們的這一舉措引發了大量討論,網友質疑是否有必要為煎餅制定統一的製作標準。”

宋冠鳴介紹稱,煎餅餜子作為中國知名小吃在天津有600年的歷史,而且已經成為世界各地都喜愛的一種美食。

煎餅果子也有了技術規範,你做對了嗎?

“但我們的目的並不是把煎餅做成肯德基這樣的標準化快餐。我們只是希望更好地規範這一歷史悠久的天津名吃的加工過程、製作工藝和食品衛生。”

宋冠鳴稱,制定團體標準的初衷,是為了讓天津煎餅餜子在傳統化、統一化、標準化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煎餅餜子分會表示,他們不會限定作料的用量和麵醬的味道,也不會要求每個煎餅攤做出同一個口味的煎餅。

但協會將致力於保護傳統煎餅製作工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