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营销-互联网转型之互联网思维

近些年都在谈论“互联网+”,那具体如何实现“互联网+”?为何许多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失败?那向互联网转型的关键是什么?互联网思维什么意思?如何将互联网思维落地?我会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最近几年生意难做,甚至前几年被称为传统门店的“关店年”“倒闭年”,一些数据让我们唏嘘不已。2012年至2014年,李宁、安踏、特步、361°、匹克、中国动向等运动品牌关闭3000多家门店。还有服装行业的七匹狼、佐丹奴、班尼路等关闭2200家门店。零售行业沃尔玛、乐购、万达等一共将近500家。许多传统行业也面临着产品款式同质化,互联网让产品底价透明化,客户压账期,80后90后都不甘于现状,不想安稳打工,都制约着传统企业发展。

这是什么原因呢?问题出在哪里呢?有很多人说是互联网冲击,有人说是大环境不景气,有人说竞争太激烈。我觉得其实是陈旧的商业思维,今日以不同往日了,消费者习惯变了,如果你还把客户当成行走的钱包,那你的末日就快到了。

企业向互联网转型是企业破局的必经之路,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在网上购物。2015年淘宝“双11”交易额912.17亿元,家乐福2014年全年销售额也就457.22亿元多。2017年淘宝京东“双11”销售额加起来接近3000亿元,在期中我也有所贡献。

老思想+新模式解决不了新问题

很多企业认为在淘宝天猫店开个网店,建个网站,或者是建一个微信平台然后在做做网络推广就叫转型了,就以为与时俱进,其实这根本不叫转型,企业的本质一点没有改变。传统企业典型的模式是:开一个工厂或商铺,然后通过打广告,业务员拉业务,招商加盟建渠道。传统企业慢慢开始觉得线下生意难做,开始触网,在网上建一个平台,网上商城把企业的产品信息放到网上,再通过各种网络推广做宣传。其二者本质变了吗?其实没有变化,只是表现形式变了而已。这些企业只是把互联网当成一个新的销售渠道、营销渠道,这是典型的老思想加新模式。

互联网不是这么玩的,如果把它当成一个新的销售渠道或者发小广告的渠道,那就大错特错。如苏宁,几年前,它对互联网的理解是对线下的补充,错失了转型电商的黄金时期。

互联网淘汰掉了很多行业,同时一些行业被颠覆和改变,形成新的模式。所以说若想真正转型,不是渠道的问题,而是要结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互交融,形成新的商业模式,这才是关键。要做到以上这些,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要在互联网上做生意,做好生意就是换思维,很多传统企业转型最大的门槛就是思维。在自己的脑子里装上互联网思维,这是转型的第一步。

那么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呢?其实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思维模式、思考方式。因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被互联网所改变。消费者的习惯改变了,商家的做生意的方式和思路自然也需要跟着改变。商家需要更好的理解个运用互联网,在互联网上转型,创业。

先说一下传统企业的思维是如何做生意的。传统企业的生意流程是:产品—营销—用户。大部分工作是围绕产品进行。从生产产品到推广到吸引客户前来购买。

而互联网思维正好相反,主要的流程是用户—营销—产品。大部分工作是围绕用户进行。想办法圈用户,和用户之间建立关系和粘性,在有了用户之后,再去营销产品。这就是所谓的“先圈用户在圈钱”。在盈利模式上,不简单是考虑如何通过产品赚钱,甚至可以产品不赚钱、免费,因为产品用来圈用户的一个工具,有了用户后,围绕用户建设属于企业自己的生态圈,在利用生态圈来赚钱。

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就是在玩生态圈,先建立B2B的阿里,然后是C2C的淘宝,然后是B2C的天猫,此外还有支付宝,另外还有物流。无论是买还是卖,是零售还是批发,需要支付还是物流,在它的生态圈都能解决。

以前大家做企业的思路是如何卖产品,而在互联网时代,你考虑的不是卖什么产品,卖什么无所谓。你的产品只是和用户建立联系的一个媒介、一个纽带。你卖产品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和用户建立联系,然后再通过这个纽带与用户进行深层次的接触,建立信任关系,甚至成为粉丝。当你有了一定的用户群之后,再进行生态圈建设和布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