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栈道,解绳跳崖的那一刻

对于很多人来说,死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但是人一旦绝望,就不再畏惧死亡。可能死亡会让他们停止痛苦,或许在他们看来是一件比活着更轻松的事。

网上一段流传甚广的视频:在华山栈道上,游客们系着安全绳沿着狭窄的栈道颤颤競競行走,此时一名中年男子,在走到栈道中间时,突然解开了自己的安全绳跳下了山崖。

在这段过程中,男子的表现异常镇静,他解开安全绳,单手拽住崖壁上的铁链,面向深渊,然后扭头看了一眼旁边的游客,仿佛惊鸿一瞥,継而松开手,张开双臂一跃而下,一句话也没留下。栈道上的游客吃惊地下意识俯身向下探望时,哪里还有人的身影?

华山栈道,解绳跳崖的那一刻

反复看了多遍,我沉默良久,那纵身一跃,该需要多大的勇气,他的心中该是承担了怎样的不能放下的重负!

一个生命就这样消逝了,如同风中枯叶,从树上跌落时打了个转,飘然而坠,是风的诱惑还是树的不婉留,我们不得而知,徒留下一段视频令观者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到底有什么过不去,让他放弃了对生的留恋?贫穷或是孤独、挫折抑或坎坷,看不到希望,得不到温暖,还是失去价值感?凡此种种,我们同样不得而知。

华山栈道,解绳跳崖的那一刻

我们知道的是,成年人的生活向来残酷,看似光鲜的背后总有种种的不堪,一旦剥开璀璨的外衣,哪个人不是伤痕累累,心在滴血?

是啊,蝼蚁尝且贪生,何况人呢。“好死不如赖活着”,再苦再累再煎熬,至少你还活着,至少你还有机会等来改变。想起多年以前,当我读余华的《活着》时,也有今天类似的触动,我惊悚于主人公福贵的令人窒息的命运,那如钝刀割肉般的冰冷讲述,带给我强烈的神经震颤,故事讲述了眼泪的广阔与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小说通过出乎意料的死亡重复,更加彰显了活着的意义和难能可贵。

正如余华所说,其实有的时候,活着只是生命中的一种静止的状态,生命本身并没有幸福或是不幸,生命只是活着,静静的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凄凉……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

现实生活中,其实有多少为活着而活着的"双面人",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可其实在某些时刻,情绪已经临近崩溃的边缘。他们总是逼着自己强忍情绪,独自消化苦痛。在某个场合大醉一场,在某次户外活动的山顶上嘶吼,在夜深人静一个人时躲在车里抽烟,背着家人蒙在被子里不发出声音的流泪。哭过,吼过,醉过醒来,还是得带上虚假的面具,假装幸福快乐的继续生活。

有人说,人生多彩多姿、绚丽动人;亦有人说,人生处处皆是痛苦,苦才是人生;还有人说,人生无所谓苦乐、好恶,亦不必浪费精力去思索所谓人生的真谛。其实,角度不同的见仁见智,说的都有道理,正如佛经所言,芸芸众生,生亦何欢,死亦何苦,觉悟人生是无常、无我、苦、空,堪破了,你就会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斯人己逝,我无意妄加评论,也无意褒贬,一个连死亡都不怕的人,还有什么值得畏惧呢?我只是在想,在华山栈道,跳崖者在解绳跳崖的那一刻,那生命最后的惊鸿一瞥,真真切切地告诉了世人生命的脆弱和活着的难能可贵。

华山栈道,解绳跳崖的那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