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大字典TW004-錐麓古道:峯高崒屹境幽深,穿谷清溪奏悅音

古道大字典TW004-錐麓古道:峰高崒屹境幽深,穿谷清溪奏悅音

編號

TW004

錐麓古道

立霧溪左、燕子口至慈母橋間,即著名的錐麓大斷崖。斷崖最高處達1666公尺,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插入溪谷,光潔的崖壁上鑿有一條小徑供人通行,即合歡越嶺古道的錐麓段,一般稱為錐麓古道。

古道大字典

地理位置

古道大字典TW004-錐麓古道:峰高崒屹境幽深,穿谷清溪奏悅音

人文歷史

古道大字典TW004-錐麓古道:峰高崒屹境幽深,穿谷清溪奏悅音

錐麓古道全長約16公里,其兩端分別在巴達岡和合流口(慈母橋)附近,攀登時多從靳珩橋附近下切至谷底,強渡立霧溪,上抵巴達岡的入口,並由此展開驚險的橫斷之路。由近800公尺的高處俯瞰深峽,渺如細線的中橫公路斷續穿系在立霧溪谷間,帶來莫大的視覺震撼。由於大理石不易受風化的特質,便得古道在斷崖的部分保持得相當好,但由於出入口處崩塌嚴重,路徑又分歧,一般遊客甚難抵達,僅能從靳珩橋到流芳橋間的公路上,仰望古道一線橫空,並體會“虎口線天”的懾人氣勢。

從流芳橋起步向前遙望,只見隧道連綿相接,路面曲折迴轉,公路嵌在巨巖峭壁之中,彎延迂迴;谷底時傳濤聲。黃傑上將曾於此地題詩句雲:「如腸之回,如河之曲,人定勝天,開此奇局!」字大徑尺,刻於石壁之上。在此原路之一旁已新開雙線隧道,原舊有道路設為景觀道路,並設解說牌、停車場等設施,使遊客可信步遊賞此區壯麗之大理岩峽谷景觀。

錐麓大斷崖

古道大字典TW004-錐麓古道:峰高崒屹境幽深,穿谷清溪奏悅音

古道大字典TW004-錐麓古道:峰高崒屹境幽深,穿谷清溪奏悅音

古道大字典TW004-錐麓古道:峰高崒屹境幽深,穿谷清溪奏悅音

白楊瀑布

古道大字典TW004-錐麓古道:峰高崒屹境幽深,穿谷清溪奏悅音

白楊瀑布位於三棧溪切入塔次基裡溪(立霧溪)的河口處,由於塔次基裡溪侵蝕度遠遠大過三棧溪,河床間形成明顯落差,才造就瞭如此壯觀的大瀑布。這裡原名“達歐拉斯”,意即高聳的斷崖。在塔次基裡溪的劇烈侵蝕下,形成了深峻的地勢,地質學家以“掘鑿曲流”稱之,更有人把這個景緻美麗的地方,賦予“外太魯閣幽峽”的稱號,白楊瀑布便是當中可及性最高的一處勝景。穿過旋轉門,幽長的隧道暗示著精彩可期的白楊之旅正要開始。步道鑿開堅硬的山壁,一路伴著溪谷而行,崩崖、深峽的景觀不斷交錯出現,隧道更是一個接著一個,其中第二處和第五處隧道並有太陽能照明裝置,遊客只需在隧道入口按下按鈕,便能啟動隧道內的照明設施。

不待過完第六隧座道,轟隆的水聲便已震撼登場,洞口外,白楊瀑布自高大崖壁上分段瀉下,由遠而近,最後傾入塔次基裡溪中。“太管處”在此建有一座吊橋,讓遊客登上賞景平臺。由此不但可以看到白楊瀑布懸掛的身影,更能體會塔次基裡溪滔滔怒流的威力。

由入口至白楊瀑布約需40分鐘,若再前行,約5分鐘即可再抵一處隧道,豐沛的泉水從隧道頂挹注而下,形成水簾洞的奇景。

由花蓮太魯閣或臺中東勢走8號省道(中橫公路),水濂洞入口即位在天祥西側不遠處,需停車於路旁,再由隧道入口處入。

九曲洞

古道大字典TW004-錐麓古道:峰高崒屹境幽深,穿谷清溪奏悅音

九曲洞並不是只有九個彎,而是有數不盡的迴廊,這些都是當年開鑿中橫公路的人們一斧一錘鑿出來的。這裡處處山洞,步步斷崖。九曲洞上有奇巖峭立,下為深谷急流;暴雨過後,逕流形成無數“時雨瀑”,自峽谷轟然落下,蔚為奇觀。此路段已實施人車分流,遊客至此莫不捨車就步,一路讚歎大自然劈山的威力,併為當年開路的艱辛而驚悚。

如碧清泉,水瀑紛飛,一條大魚正在溪水中奮力上溯,這是立霧溪支流科蘭溪侵蝕大理岩而形成的特殊地形——魚躍龍門。

立霧溪左、燕子口至慈母橋間,即著名的錐麓大斷崖。斷崖最高處達1666公尺,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插入溪谷,光潔的崖壁上鑿有一條小徑供人通行,即合歡越嶺古道的錐麓段,一般稱為錐麓古道。

古道全長約16公里,其兩端分別在巴達岡和合流口(慈母橋)附近, 攀登時多從靳珩橋附近下切至谷底,強渡立霧溪,上抵巴達岡的入口,並由此展開驚險的橫斷之路。由近800公尺的高處俯瞰深峽,渺如細線的中橫公路斷續穿系在立霧溪谷間,帶來莫大的視覺震撼。由於大理石不易受風化的特質,便得古道在斷崖的部分保持得相當好,但由於出入口處崩塌嚴重,路徑又分歧,一般遊客甚難抵達,僅能從靳珩橋到流芳橋間的公路上,仰望古道一線橫空,並體會“虎口線天”的懾人氣勢。

從流芳橋起步向前遙望,只見隧道連綿相接,路面曲折迴轉,公路嵌在巨巖峭壁之中,彎延迂迴;谷底時傳濤聲。黃傑上將曾於此地題詩句雲:“如腸之回,如河之曲,人定勝天,開此奇局!”字大徑尺,刻於石壁之上。在此原路之一旁已新開雙線隧道,原舊有道路設為景觀道路,並設解說牌、停車場等設施,使遊客可信步遊賞此區壯麗之大理岩峽谷景觀。

特色

花蓮石雕

古道大字典TW004-錐麓古道:峰高崒屹境幽深,穿谷清溪奏悅音

花蓮石雕除了有大山大水的雄奇外,更是眾多奇石美玉的原鄉。由於花蓮地層經歷多次造山運動、地殼板塊活躍,而孕育出種類繁多的石頭,各種山石經大小溪流搬運、琢磨,而堆積在河床上、海岸邊,成為大大小小、色彩斑斕的美石。

石材經開採、加工處理後,大者可作為美化環境的建材、傢俱,小巧者則適合握在手中把玩;豐富的石材為花蓮贏得了“石頭之鄉”的美譽,也為花蓮打造出不一樣的城市景觀。

花蓮櫻桃

古道大字典TW004-錐麓古道:峰高崒屹境幽深,穿谷清溪奏悅音

櫻桃屬於薔薇科落葉喬木果樹。櫻桃成熟時顏色鮮紅,玲瓏剔透,味美形嬌,營養豐富,醫療保健價值頗高,又有“含桃”的別稱。 我國作為果樹栽培的櫻桃有中國櫻桃、甜櫻桃、酸櫻桃和毛櫻桃。櫻桃成熟期早,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譽。我國櫻桃產量為3500萬kg,人均只有29g,相當於每人有大櫻桃3個或中國櫻桃15--17個。可見櫻桃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我國栽培的甜櫻桃品種主要為歐美品種,在我國北方地區表現很好,由於歐洲甜櫻桃一般需7.2°C以下低溫900~1400小時方可完成冬季休眠,限制了在我國南方的大面積栽培。因而,在我國南方省區仍以中國櫻桃為主栽品種,同時,中國櫻桃的優良品種極少,栽培品種中普遍表現出果小、味酸、採前裂果、落果等諸多缺點。而中國櫻桃優良品種一黑珍珠的選育,成功的彌補了這些缺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