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力平:从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头

提起赵力平,熟悉他的人都会说,“做事有耐心,做人有担当”。从阁山法庭到执行局,从一般干警到中层领导,不论是审判业务还是执行业务,他都安心本职工作。

工作时间长了,难免会有熟人托关系找到他,每次他都笑着说:“我可是人民的法官。”

赵力平:从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头

赵力平,现任绥棱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先后多次获得法院优秀书记员、调解能手、优秀公务员。2012年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被省高院授予全省法院调解能手。2015年、2016年、2017年被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优秀法官、办案标兵等荣誉称号。今年以来,共审结、执结各类民商事案件226件,无超审限案件、无更审改判案件、无信访案件发生。

2008年,赵力平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到阁山法庭工作。“基层法庭人少案多,他常常一个人承担着几个人的工作量,忙到连饭都吃不上。”赵力平的同事回忆当时的工作时这样说。

赵力平:从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头

2017年,赵力平调回法院执行局工作,面对执行难执行压力大的局面,他经常与干警共同研究制定执行方案,奔赴省内外实施执行,加班加点地处理案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圆满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赵力平总会到老乡们的田间地头进行送达及开庭,不厌其烦的释法解疑,以自己的耐心和真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赵力平:从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头

2018年春忙时节,一位离家多年的被执行人张某回乡要地。当年,张某背负债务背井离乡,土地撂荒,无人耕种。执行人员将张某的土地作价每公顷5000元的价格交由申请人耕种,因申请人无能力耕种又将土地交由第三人耕种。

此时正逢农忙时节,耕种土地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都已准备完毕,甚至有的已经播种完毕。张某在此时要回土地,赵力平也替大家“心急”,当即带人驱车70多公里山路赶到林兴村做执行和解工作,但是经过一天的努力,三方依然争议较大,没能达成继续耕种的和解协议。

农时不等人,他开始找村里、找亲属协助和解;又反复做申请人工作。虽然双方在给付欠款本金、利息数额以及诉讼费、保全费承担上反复了几次,但最终还是达成了和解协议。

本以为案子终于结束了,胜利的喜悦还没享受,新的波澜又出现了。原来第三人将承包的土地进行了抢种,二话不说,赵力平马上组织新一轮和解,这一次,和解工作又因农资的价格、品种、质量等问题再次陷入僵局。

赵力平:从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头

赵力平觉得,事情一定有转机,他又开始做被执行人的工作。原来,被执行人要求耕种土地并不是其真实目的,只因有合作社要进行连片种植,需要占用其地块,并且粮食补贴归被执行人张某所有。利益的驱使,被执行人才坚决要回土地,但被执行人并不想真的耕种土地,才提出各种苛刻的条件不接收各种农资。

了解到真实情况后,赵力平找到了合作社的经营者,经过耐心的工作,经营者同意接收已经耕种的且和其经营品种不一致的土地,给付了第三人的农资等各项费用。案子终于结束了,时间已是晚间10点多了,大家这才想起晚饭还没有吃,回到县里已是次日凌晨。

赵力平:从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头

2018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决战之年,在赵力平的带领下,绥棱县法院执行局全体干警以雷霆万钧之势开展了为期半年的“雷霆行动”,赵力平更是身体力行,统筹部署,带领执行局全体干警加班加点,忘我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化解每一起执行案件。

想起手中那一叠叠厚厚的卷宗和一起起尚未执结完毕的案件,赵力平说:“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我作为一名法官的毕生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