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撤離中國!31億元「變賣家產」後,殘局誰來收場?

全面撤離中國!31億元“變賣家產”後,殘局誰來收場?

狂甩店鋪、業務癱瘓、勒令停業。一片罵聲中,樂天瑪特徹底告別中國市場的日子終於到來。

10月14日,多家媒體曝出,在此前樂天集團旗下零售超市樂天瑪特在華93家門店宣佈向利群股份、物美集團出售的基礎上,餘下未能出售的12家店鋪,也擬在年內徹底關店,這意味著樂天瑪特就此將徹底告別中國市場。

15日,家住在朝陽區酒仙橋附近的張女士對投中網說道,“出於好奇,我去門口的樂天看了下,一樓的店家熬不住紛紛關了門,連燈都沒開幾盞,整個商場如同爛尾樓。”

據環球網調查,樂天瑪特已連續兩年高居“最不受中國消費者喜愛的外資連鎖超市品牌”榜首。

“自食其果。”張女士如是評價。

明日黃花

樂天瑪特在中國的出場很是風光。

樂天瑪特是韓國樂天集團旗下專營大型超市的子公司。後者作為韓國五大集團之一,僅次於三星、現代汽車、LG、SK,當時在世界500強排名第28位。2008年,樂天瑪特吞下北京8家萬客隆,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那時,樂天官網上赫然寫道,要成為“亞洲零售業之最”。

然而,因為國內商超市場競爭激烈、大賣場業態蕭條,2012年起樂天瑪特不斷關店,2015年收縮戰線退出山東等市場。2016年底,樂天瑪特在中國內地市場的74家門店因違反消防安全條例被勒令停業。

“作為一家韓資企業,樂天瑪特有著很濃的家長制氛圍。踏足中國市場後,公司行政、財務、人事均由韓方派員任職。這些韓方高管平時在公司內部說一不二,一旦下達任務就必須完成,否則就會受到重罰。可在部分中低層本土員工看來,韓方高管的指令往往與市場和中國的實際情況相脫離。”樂天瑪特前員工曾在媒體採訪中深入剖析企業內部的“腐化矛盾”。在他看來,是這樣近乎畸形的企業文化將樂天瑪特一步步推入深淵。

此後,儘管樂天集團先後對中國樂天瑪特進行兩輪注資,但已無法挽回頹勢。

2017年,“薩德事件”爆發,韓國樂天集團曾公開聲稱“絕不放棄中國業務”。可僅僅一個多月後,樂天集團在華112家門店已關閉87家,剩餘賣場銷售額也減少八成以上。樂天集團表示,截至2017年8月,樂天瑪特因“薩德”風波在中國已損失5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億元)。

彼時,位於朝陽區酒仙橋路的樂天瑪特因為仍在營業,又是其華北總部,便理所當然成為了討薪的入口。

“4月末的時候,樓下的樂天瑪特曾連續多日被百餘人圍堵,正門口還被貼上了‘樂天還我公道!!!還我血汗錢’的海報。”張女士回憶稱,中午時分,樂天瑪特超市就已大門緊鎖,門外抱怨聲鼎沸。

這些圍堵的人群大部分穿著樂天瑪特的工作服,他們曾經都是樂天瑪特的工作人員,因為被欠薪,決定來討回公道。

“當時和他們聊過,這些人都因為樂天事件受到了很大的波及,聽著心裡怪難受的。抵制樂天總的來說是讓人解氣的,但是也有我們的同胞遭受了無妄之災,希望以後的國際糾紛最好還是能在談判桌上解決。”

“賣身”求生

“絕不放棄中國業務”的承諾很快成為了一個笑話。

2018年起,樂天瑪特迫切地將“出售中國業務”提上日程。4月26日,樂天瑪特以248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4.72億元)向物美出售中國六家超市運營商中的一家,包含北京21家門店。

“值得玩味的是,2009年10月,剛進入中國市場一年的樂天瑪特擊敗物美,以48.7億港元全盤併購了江蘇時代零售。如今,曾擁有雄厚資金的樂天瑪特逐漸衰敗,最終將北京市場讓給物美。”零售業內人士告訴投中網。

樂天尋找“接盤俠”的腳步還在繼續。

5月12日,山東區域零售商利群股份發佈公告稱,擬以16.65億元人民幣收購樂天購物(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包括豐捷有限公司、康豐有限公司、南通美林置業有限公司等12家公司,直接或間接控制15 處房產和72家門店。

加上當次利群交易的華東門店,樂天瑪特一個月內賣出93家門店。

與物美的“低調接管”不同,利群集團8月於上海、揚州、南通、淮安、連雲港同步開出5家“利群時代廣場”。原樂天賣場內外都已整改完畢,並調整了商品品類,新增了300多家供應商。利群集團表示,截至今年10月,將有30多家原樂天瑪特門店經利群改造後陸續開業。

“公司剛剛上市一年急需擴張,恰在這時樂天瑪特正欲撤離中國。”利群股份董秘張兵說,此次兼併收購計劃完成後,公司門店數量將翻倍增長,經營規模也將持續擴大,區域發展範圍不斷擴張,從山東新進入上海、浙江、安徽三個區域市場,進而實現在全國區域迅速擴張。

然而,破敗殘缺的樂天當真撐得起這樣雄偉的野心嗎?

脫身之後

業內人士指出,利群股份在盡職調查中發現,韓國樂天集團正式宣佈退出中國市場後,各種遺留問題逐步顯現。

經營停滯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造成100多萬平米的物業閒置和數萬員工失業,設備設施折舊損耗嚴重,員工生活來源失去穩定保障,拖欠門店各類供應商大量貨款,大量租賃物業欠租,併產生一系列法律糾紛等。

“相繼出現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後遺症’,把各種社會矛盾交織於一起停業越久,積蓄的矛盾、併購的代價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而從業務本身來講,超市賣場業務最重要的是顧客和流量。然而,樂天在中國早已“臭名昭著”,消費者的抵制行為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若要真正“接盤”還需要做好輿論導向,因為“接盤”就意味著給樂天退路,這不免會引起群眾的激憤。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樂天瑪特在華的業績衰敗不只是由於政治因素,而是折射了整個大賣場業態的不景氣。

“目前大賣場業態普遍在走下坡路,物美接手後也要面對較高的運營成本,需要做很多調整轉型的工作,盤活效果還有待時間考驗。繼續走樂天瑪特的大賣場路線肯定前途未卜,難說不會重蹈覆轍。或可對樂天瑪特原有的物業資源進行轉型,改造成零售與休閒、娛樂等業態融合的生活方式中心。”他在媒體採訪中表示。

寫在最後

“二樓的樂天瑪特還開著門,門口一個門衛無聊地玩著手機,售貨員也比之前少了很多,只有三三兩兩在聊天,看到我似乎很驚訝。走進去後,我看到貨架上東西零零散散,一副要清倉的樣子,大多是一些洗衣粉、洗衣液、被子、涼蓆之類的東西,可能是不容易處理掉吧。”

張女士又走近看了看價格,卻發現並沒有實質性的優惠,基本就是原價。“這樣看來似乎又不像是誠心清倉。誰知道呢。”

這樣的矛盾,就像是樂天瑪特自身的一番隱喻。一切都是如此令人唏噓,卻無不暗藏於情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