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甘肃农民报创刊65周年精准扶贫用实招 精准脱贫见实效 ——华池县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热烈祝贺甘肃农民报创刊65周年精准扶贫用实招 精准脱贫见实效 ——华池县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热烈祝贺甘肃农民报创刊65周年精准扶贫用实招 精准脱贫见实效 ——华池县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华池县委书记张万福在华池“一建三迁”项目实地督促工程进展。

♨热烈祝贺甘肃农民报创刊65周年精准扶贫用实招 精准脱贫见实效 ——华池县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华池县长辛少波了解农户饮水情况。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领导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创建了以华池县南梁地区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该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延安途中的落脚点和八路军北上抗日的出发点。这块无数革命先烈鲜血浸染的革命老区,承载着历史荣光的同时,也胸怀着未来的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老区的贫困群众。今年春节前,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与时任华池县委书记赵昌军亲切交谈。总书记指出,要抓好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因地理条件限制,华池县山大沟深,人口居住分散,道路通畅率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利用率低,生产力原始落后,是六盘山片区国扶贫困县,也是国家最早确认的甘肃省十八个干旱困难县之一,全县13.59万人,农业人口占到11.51万人,其中贫困村56个,占111个行政村的50.5%,有贫困人口7283户2.78万人,贫困面达24.2%。

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焦点对准了四个字——扶贫攻坚。扶贫攻坚,也成为华池县全县党员干部肩上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以精准对象促进精准设计

将更多的资源向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倾斜,按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缺什么补什么,差多少填多少,全力提升弱项、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一年以来,华池县系统谋划和综合推进,走出了一条符合华池实际的扶贫开发新路,这条路涵盖了富民产业、教育扶贫、医疗卫生、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方案具体细致、周到严密,在精准设计规划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精准落实,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驻村工作队,入住到贫困户,把他们的致富特长和脱贫思路,带到那里去,慢慢植入到贫困村、特困户里,就像点点薪火,连片助燃精准扶贫脱贫”,华池县委、县政府在调研了全县15个乡镇的贫困村的情况后,首先提出了让扶贫干部进入贫困户,亲身感受贫困,落实好扶贫脱贫的决策。

按照一个单位至少联系一个贫困村,一名干部至少联系2户贫困户的帮扶机制,华池县3000多名干部背起铺盖卷进村入户,与5344户贫困户形成对接帮扶,并成立驻村工作队长期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和双联干部直接住进贫困户,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干部每年住户220个工作日以上,由“走读”转变为“常住”,真心成为贫困户家庭中的一员,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面对面解困、点对点帮扶。

通过进村入户,华池县对贫困人口进行了详细摸底、登记造册,对贫困村基本做到了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帮扶单位、有脱贫时限。通过对贫困对象进行动态管理、精确识别,做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贫困户的底数和基本情况全部录入了系统中,实现了“一网清”“一点通”的网格化管理目标。建立了贫困详细情况“大数据”,精准扶贫有了“靶心”。

入住贫困户的各级帮联干部都积极担起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责”,着力在转变致富产业滞后、家容户貌不整诸方面上下功夫做文章,坚持“因户施法”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谋划,选好种植、养殖、劳务等增收致富项目基点,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持续增加群众收入。截至目前,各级共派驻干部2.9万人次,办理事项1.94万余件,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了双联工作长流水、不断线。

以精准设计推进精准落实

制约发展的因素很多,在全面掌握了贫困村、户的基本现状、致贫原因和项目需求的基础上,华池县针对贫困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紧紧围绕“1+17”精准扶贫方案,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三个方面下功夫。着力解决村道硬化、安全饮水、农电保障、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生态保护等最现实最基本的问题;在发展富民产业方面,瞄准特色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劳务经济、红色旅游等优势产业精准发力;在强化公共服务方面,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扶贫等提出具体目标要求。

按照把鳏寡残障贫困人口通过社会保障“养起来”、把长期务工贫困人口通过土地出让“转起来”、把缺乏资金贫困人口通过贷款支撑“扶起来”、把叠加致穷贫困人口通过因户施策“帮起来”、把居住分散贫困人口通过易地安置“搬出来”五条路子,华池县以人为本,积极为群众谋福利。

截至目前,全县争取各个方面支持,整合投入各类资金13.84亿元,新修通村通组道路134条891.2公里,道路绿化281条2112公里,通畅率达到100%;新修标准化梯田5.9万亩,实施小电井5145眼、“一场两窖”852处,1.95万户群众吃上了“放心水”;实施危旧房(窑)改造2132户、易地扶贫搬迁1672户,8200多名贫困群众圆了“安居梦”;2805户贫困群众用上了卫生厕所;实施农电改造工程30个,自然村通动力电覆盖率达到98%;为4243户贫困户统一购置发放了“户户通”;45个脱贫村全部接上了互联网;改新建村“两委”办公场所32个、村卫生室30个、文化活动室49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9个、乡村舞台38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改造薄弱学校33所,发放各类贷款2.76亿元。实现了22个贫困村,4550户1.7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面由30.1%降低到14.8%。

此外,在总结多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华池县依托红色资源,打造新的增长极,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更多机遇。目前,全县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红色旅游资源为龙头,生态、人文、民俗资源为补充的旅游格局。形成了以南梁景区为龙头,辐射带动沿线乡镇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格局,实现了以红色旅游助农增收的特色扶贫开发路子。

以精准落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精准扶贫过程中,华池县委、县政府要求始终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度和满意度作为重要方面。

在从严治党方面,华池县将“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与双联行动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党员干部的管理,着力解决理想信念动摇、忽视群众利益、党性修养缺失,以及滥用权力、不作为不担当等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县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办千件事,只进一个门”,坚持权力下沉,为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服务;乡镇政务中心实行集中坐班,包村干部常驻村便民服务中心,直接为群众服务。同时严厉整治不敢担当、不在状态、消极懈怠等“为官不为”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在其位谋其政,干干净净为人民干事。

在村级组织中,华池县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党务村务重点工作和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及时全面公开。要求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按照党组织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程序组织实施。进一步扩大了基层民主,落实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同时,要求党员干部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减贫计划,明确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时序,制定“任务书、时间表、施工图”,倒排工期、挂图公开作业,能否按时完成,充分接受群众监督。

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华池县大力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工作,强化制度机制和平台建设,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在制度公开化建设方面,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在建立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的同时,建立扶贫清单;同时,积极推进政务服务网建设,突出阳光政务、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三大主题,打造网上办事的并联审批平台、快捷务实的便民服务平台、信息公开的阳光政务平台。

如今,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全县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进入了减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群众增收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热烈祝贺甘肃农民报创刊65周年精准扶贫用实招 精准脱贫见实效 ——华池县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